《固原市新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送审稿)》编制说明

信息来源:固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4-08

字号: 打印: 分享到:

一、规划编制过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2021年9月中旬,市发改委成立工作组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在充分学习、调研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于202111月编制完成了《规划(初稿)》。11月中下旬,我委书面征求了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意见,并召开座谈会进行了研究讨论,对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吸收采纳,形成了《规划(论证稿)》。2021年12月15日,冼国义同志主持召开《规划》汇报会,我委根据会议意见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并会同编制单位赴各县(区)进行了现场踏勘2022年1月底,再次向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3月4日和15日,新能源产业专班先后2次召开会议,组织再次征求各县(区)部门意见建议,形成了今天提请会议研究审定的《规划(送审稿)》。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包括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共五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主要从产业布局、能源保障、能源结构、节能减排等方面梳理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我市新能源发展取得的成效和不足,系统分析了“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并对我市风光水资源禀赋和开发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按照“生态融合、绿色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技术引领、创新发展,多能互补,综合发展”的基本原则,明确提出了高质量、规模化、融合化、一体化的“一高三化”总体发展思路,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市新能源的发展目标。

第三部分总体布局,提出了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选址原则,在科学分析新能源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明确了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的规划布局。

第四部分重点任务,从风电、光伏发电、储能建设、支撑电网、培育产业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任务。一是提出了集中式风电和分散式风电的开发规模、区域分布和开发模式,促进风旅融合。二是提出了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的开发规模、区域分布和开发模式,促进农光互补。三是按照风光水储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配套储能建设。四是提出新能源接入电网布局,结合新能源发展需求优化支撑电网,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五是抢抓自治区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政策机遇,积极培育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运维服务、新能源+等产业链条。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招商力度、争取政策支持和优化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最后是《规划》附件,主要包括新能源“十四五”总体布局图和项目清单,对具体项目的容量、投资进行了测算。

三、重要问题说明

(一)关于新能源开发选址。《规划》对新能源开发区域的选址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开发价值较高,选址应具备良好的太阳能、风能、水能资源条件,具备可行的电网接入和送出能力。二是严守“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按照管控要求尽可能不占用生态保护重点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文物保护区域等敏感区域。三是确保集中连片,开发地块尽量集中、紧凑,优先选择适宜成片集中开发的区域,降低开发成本。

(二)关于新能源规划容量。2025年,全市规划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239 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规模突破300万千瓦,较“十三五”末翻2番。一是新增风电 125.6 万千瓦,其中原州、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分别为60.8万千瓦、21.2万千瓦、14.8万千瓦、8.8万千瓦、20万千瓦。二是新增光伏发电 113.4 万千瓦,其中原州、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分别为32.6万千瓦、44.5万千瓦、15.3万千瓦、5.8万千瓦、15.2万千瓦。三是配套建设风光储能 239兆瓦/478兆瓦时,在原州、西吉、隆德建设抽水蓄能电站180万千瓦。

(三)关于新能源产业链培育。不断引进培育新能源企业主体,壮大产业链条。一是围绕新能源开发,择优选择新能源企业加快风光水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新能源+”融合业态。二是延长产业链条,围绕光伏、风电生产制造、项目运维、设备检修等环节持续开展精准招商。三是撬动煤火能源生产,抢抓“宁电入湘”机遇,推动六盘山电厂扩建2×100万千瓦项目作为新能源调峰项目开工建设,推动王洼南湾、炭山煤矿开发利用,促进煤电一体化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