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 西吉县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固原日报

发布时间:2021-07-01

字号: 打印: 分享到:

举办党史知识竞赛活动

现场观摩“互联网+医疗健康”推进情况

全县乡村两级医务工作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

西吉县人民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室(DSA)启动

开展健康西吉建设健步走活动

西吉县人民医院兴隆分院全貌

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土地总面积31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4万亩。辖4镇15乡295个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49.6万人,是宁夏人口第一大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卫生健康工作,西吉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举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这一主题,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思路,以深化医改为主线,以落实卫生健康惠民政策为关键,不断加强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全面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三统一”政策、“先诊疗后付费”等惠民利民政策的有效落实,基本医疗、“互联网+医疗健康”、疾病预防控制、医政医管等卫生健康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初步发展阶段(1957年—1978年)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西吉县认真贯彻“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卫生工作得到较快发展。1958年,西吉县大办“农庄医院”,共办“农庄医院”38处,设病床208张。至1960年全县卫生医疗机构达到56个,医务人员340名(含赤脚医生)。1958年至1960年间,党中央、国务院为支持西吉卫生事业的发展,北京、上海等地大中医院的10余名医务人员来到西吉,投身于发展西吉卫生事业中。1965年毛泽东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西吉县卫生局及各卫生单位迅速采取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县人民医院分期分批组织医疗队到农村巡回医疗,防病治病,培训半农半医卫生人员,充实和发展了农村卫生队伍,加强农村卫生建设。1970年,农村掀起了大办合作医疗高潮,大量培养赤脚医生,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站,1975年达到高潮,西吉县295个大队建立了合作医疗站,赤脚医生人数发展到400余人。

改革深化时期(1978年—2002年)

满足百姓基本健康需求

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西吉县不断深化卫生改革,积极争取和有效利用外援资金,翻建和新建25所乡镇卫生院和3所县级医疗机构,大大提高了基层卫生组织服务功能,实现了县级有综合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所,乡镇有卫生院,村有卫生室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使全县90%的农民享有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服务。1992年,初级卫生保健项目在全县启动,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逐步实现。开展国际、国内卫生项目,实现项目带动战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自治区相关厅局及西吉县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开展国际、国内卫生项目合作与技术交流,1985年接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控制贷款项目;1995年接受中国—澳大利亚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合作项目;1996年先后接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高妇幼卫生综合服务能力项目、世界银行贷款秦巴项目、母亲安全项目、初级卫生保健项目等卫生项目的援助。有力推动了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了防病治病的能力和水平,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提供了大量医疗设备。

全面提升时期(2002年—2012年)

政策和法律为发展护航

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得到强化。2006年成立西吉县卫生监督所以来,治理整顿医疗医药市场,强化药品管理,严格查处销售使用伪劣药品违法案件,医疗和医药市场秩序好转,全县卫生管理从行政干预逐步走上法治化管理轨道。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发展。在全县开展了以创建卫生单位和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为重点、带动农村改水改厕、动员广大群众开展灭鼠灭蝇活动,重视整体规划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治理“脏、乱、差”效果显著。预防保健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十二苗防十四病”工作,加强冷链系统建设,保证疫苗运送、储存、使用有效,实现了儿童计划免疫三个85%目标,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遏制。地方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西吉县坚持以灭鼠和监测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有效预防鼠疫病患,降低了疫区主要宿主密度,减少了动物间疫情的发生。采取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措施,控制了布鲁氏菌病的发生。采用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防治碘缺乏,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较好成绩。西吉县在培训和提高队伍素质的同时,积极推广新法接生,开展妇女病查治,逐步由点到面开展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开展了全程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母婴保健法》实施以来,妇幼卫生工作纳入法治化管理。自开展“少生快富”工程以来,从行政处罚转向利益导向机制,在一项项民生新政的推动下,优生优育等现代生育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得到有效控制,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高,西吉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呈现出可喜局面。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医疗需求得到极大保障,2007年启动实施全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2011年启动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工作,城乡居民按三档缴费和按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的医疗保障机制全面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制度四项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有序实行,群众的医疗保障需求得到了极大保障,有效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快速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

以实践为根基 以为民为初心

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西吉县总投资1.5亿元先后完成了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兴隆院区和偏城乡卫生院迁建,新建县人民医院妇儿综合大楼、妇幼保健院住院部大楼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等22所,对15所乡镇卫生院门诊和住院部实施了改扩建,购买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45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更新添置大型医疗诊疗设备14台,配齐常用治疗设备和预防接种冷链设备,基层医疗单位基本医疗设备、救护车等基本满足当前工作需求,群众就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综合医改取得突破性进展。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完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与全县28家基层医疗卫健单位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基本形成了以县直两院为枢纽、乡镇卫生院为补充的东西部县乡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充分运用“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精心打造以信息系统为支撑、业务流程为导向、数据共享为核心的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县人民医院建设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远程会诊平台、掌上医院APP支付平台和互联网门诊,打通了与区内外三级医院联合诊治的渠道。同时,县域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远程诊断体系,实现居民就诊信息、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管理数据在县域内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达到群众医疗健康信息“只录一次”的目标,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健康环境基本形成,初步实现了综合医改预期目标,2020年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县乡村三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疫情预报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全县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累计建档率达到114.3%,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率达到98%以上,结核病发病率控制在52/10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86.19%、88.33%,重性精神病和包虫病等地方性疾病管理率分别达到100%、97.9%,各项重点指标均已达标。妇幼计生全面优化,全面两孩政策平稳实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深入开展,生育登记全面实现网上办理,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84‰,妇幼卫生工作不断提升,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8.85%,高危产妇管理率达到100%,产前检查率达到99.32%,住院分娩率达到99.96%。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7.2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7.79%。健康扶贫扎实有效开展,医疗机构“三个一”、医务人员“三合格”和服务能力“三条线”的医疗保障标准全部达标,“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的健康扶贫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大病和重病实现“应治尽治”,报销比例达到92.46%,创新电子化签约和“1+1+1”签约服务新模式,提升签约服务质量,实现贫困人口慢性病“应签尽签”。健康西吉建设有序推进,建立健康教育机构,健全完善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以及多部门联动、常态化协作等工作机制。全县健康西吉、爱国卫生、慢性病防治工作推进顺利,成效明显。累计创建健康促进社区(村)、家庭、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等健康细胞197个,创建健康广场等健康支持性环境1处,创建“无烟单位”20家,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断攀升。西吉县医疗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038人,人才输入同比增长了13%,实现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5.2张、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注册护士数达到2.98人。不断拓展培训形式和范围,不断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和培育力度,2016年以来,赴外培训人员116名,引进专家58名,培养全科及定向医学生75名。依托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累计培训管理人员37名,乡镇卫生院临床骨干医师11名,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33名,乡村医生322名。设立“名医工作室”1个,培养自治区名老中医1名,以“师带徒”形式培养专业人才9名。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西吉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特别是自治区党委“五个凡是”、“三个全面”、“三防三控”、“四个实行”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十条措施”等要求,紧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个环节,建立“642”工作机制和“345”工作措施,全面落实“严防严控、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等具体措施,初步实现了全县无确诊和疑似病例目标。

“十四五”期间,西吉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已明确,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紧盯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明确的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健康细胞创建工程、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工程等“十大工程”和30项重点措施,在投入保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力争到2025年,全县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水平明显提升,重大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治,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30%,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群众满意度达到93%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