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固原经验—“渝河经验”绘就诗画美景

信息来源:固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11-10

字号: 打印: 分享到:

没有哪一个季节像现在这样,湛蓝的天空,柔软的白云,硕果累累,充满诗意。眼下的渝河,正如一条丝带,缠绕在这满城秋色中,与蓝天白云相映,与青山民居相伴。

“隆德县通过系列‘组合拳’,坚持部门联合联动,对渝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才有了今天诗画般的渝河。”隆德县水务局高级工程师杨志义说。

杨志义不仅是守护渝河的参与者,更亲眼见证了渝河的变化。2015年之前,渝河是脏、乱、差的代表,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等直接排入河流,对河水造成破坏,河水又黑又臭,让人难以忍受,尤其夏天高温,沿岸居民苦不堪言。2015年,为彻底解决渝河跨界水污染问题,保护好母亲河,隆德县启动渝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在治理过程中采取了“高位推动”与“全民护河”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精准治污”相结合,“河道疏浚”与“水质净化”相结合,“生态修复”与“绿化美化”相结合,“全面治水”与“系统用水”相结合5项措施,让昔日的渝河旧貌换新颜。

渝河治理初期,周边群众翘首以盼,期待着治理效果。隆德县从邀请专业团队制定一河一策方案开始,落实河(湖)长制,创新举措,统筹上下游,协调左右岸,对渝河沿线的直排口进行封堵,取缔马铃薯淀粉加工污染企业、河道非法采砂场共27家,整合资金,新建第二污水处理厂,实施县城雨污分流改造,在流域内的3个乡镇建成污水处理站,配套集污管网,鼓励3245户农户改造新建水冲式卫生厕所,沿线所有生活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实施清淤工程,清理三里店水库淤泥80万立方米,并通过平整河床、实施生态护坡、建设巡检道路、加固河堤等工程措施全段疏浚整治,有效增加了砾石河床自然曝气面积。

“工程启动以来,渝河的样子一天一个变化。”杨志义说。实施渝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项目,铺设输水管线35公里,使渝河12座蓄滞净化池及南片庄浪河、甘渭河和中片渝河3大流域的16座库坝实现互联互通,将隆德南片庄浪河等富余水资源调引到严重缺水的渝河,建立起“库坝连通、丰枯补给”的供水保障体系,既保证了渝河生态基流,也有效解决了流域5万亩基本农田灌溉问题。杨志义告诉记者,治理过程中还建成大型蓄水池10座,铺设70公里输水管道,将渝河12座蓄滞净化池水资源引至北塬,解决了2.2万亩高标准农田及2.7万亩林地灌溉问题,使贫瘠的山台地变成了水浇地,生态造林成活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80%,真正实现了渝河治理、水资源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治水之余,增绿同样刻不容缓。隆德县林业和草原发展中心主任李继武说,隆德县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注重生态保护的整体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谋划、整体推进、系统治理,以六盘山国家生态功能区建设为抓手,实施渝河生态绿化和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两岸43公里绿化带建设,建成沿河环城生态景观水系,栽植各类绿化苗木,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沿河生态景观长廊,成为群众水上娱乐、休闲旅游的新基地,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渝河中下游建设人工湿地550亩,在河道种植香蒲、芦苇、菖蒲、水葱等水生植物,使水流时间从原来的8小时延长到现在的168小时,通过自然曝气和植物吸附降解,达到脱氮除磷、净化水质的效果。

在完成渝河全段绿化的同时,隆德县还结合生态修复、生态文化旅游建设,在渝河县城段建成清凉河、清流河、三里店水库市民休闲公园,呈现一河流水一条特色风景线的美丽景象,使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创造了更多休闲健身的地方,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经过不懈努力,2017年渝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标准;2018年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管理保护成效明显,治理模式和治理经验受到国务院督查组表扬;2019年渝河又被列入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名单,是全区唯一入选的河流;2020年隆德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又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水要是不好,这些鸭子不会钻进水下边觅食。”游客熊玉龙说。熊玉龙是四川人,听朋友说隆德风景如画、气候宜人,便和老伴一起开着房车从四川来到了隆德。每天茶余饭后,老两口都会沿着渝河散步,走在草木葱茏的步道中,看见成群的野鸭子在水面上尽情地撒欢,感到非常惬意。

今天的渝河,碧水如画,步步皆景,渝河治理取得了创新模式促治理、项目带动破瓶颈、小投资解决大问题三条宝贵经验,治理效果分别受到生态环境部全国性会议、生态环境部督察办公室、全国河长办的通报表扬。土办法起大作用、小投资见大效果的治理模式,其治理经验被自治区河长办发文在全区推广,治理成果入选自治区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