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构建“枫桥经验”隆德样本

信息来源:今日固原

发布时间:2019-02-03

字号: 打印: 分享到:

近年来,隆德县以全面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改革为契机,以“1+X+N”城乡社区警务工作模式为抓手,强化“五项基础”工作,探索创立“125”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构建“枫桥经验”隆德样本。

据了解,“1”是落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2”是派出所和司法所积极介入,“5”是包村干部、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村监会、警务专干五支力量,“125”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的运用实现了基层相关部门联动效应,延伸了综治力量神经末梢。“125”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由各乡镇党委书记牵头抓总,副书记具体督促落实,每周安排五支力量深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并录入宁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每半月组织开展一次分析研判并集中调处,对有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和民转刑案件每月上报县公安局,由县公安局推送到县综治办,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律师、法官等共同参与化解。由于部分矛盾纠纷诉讼周期长、费用大,村民一时找不到诉求解决途径。为此,隆德县充分发挥五支力量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日常滚动排查和常态化化解,通过上门化解、包点化解、诉讼化解等方式,将征地拆迁、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民间借贷等矛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获得了良好效果。

2018年9月,城关派出所在处警过程中发现,辖区内一建筑工地拖欠200余名农民工工资460余万元,存在聚集上访动向,随将信息及时录入并推送至城关镇政府,城关镇启动“125”机制,组织公安、人事、住建和施工单位进行调处,仅用4天时间就为农民工解决了全部欠款。

各相关部门还通过警务宣传栏、设点咨询、开展法治讲座等形式,结合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实际案例开展法治宣传,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在全面贯彻落实“一村一警”社区警务基础上,隆德县将“一村一人民调解员”“一村一律师”“一村一法官”作为“125”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的补充力量,设立“法律诊所”,聘请职业法官、法援人员、调解员,在旅游高峰期、棚户区改造期轮流“坐诊”,并择优选聘21名知名律师、法官、检察官作为第三方进驻律调工作站,对群众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进行答疑解惑、引导诉讼或公益援助。截至2018年底,累计“坐诊”3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

2018年以来,隆德县通过“125”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809起,化解率、履行率达到99.8%,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全县刑事、治安案件分别下降23.9%、18.4%。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