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培育高质量赶超式发展的增长极

信息来源: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6-19

字号: 打印: 分享到:

充分发挥固原区位、产业、交通、文化等优势,加快以人为核心、以市区为中心、以县城为支撑的城镇体系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城乡互动,一极牵引、全域共赢。

扩大区域交通枢纽地的辐射力。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力争开工建设中卫经固原至平凉铁路、六盘山机场二期,加快推进S50寨科至海原、S70与G85连接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扶持发展现代物流,新建宁南区域保税仓和农产品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开通定点班列,扩大腹舱载货业务,发展临空经济,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推动现代物流与农业、制造、商贸等衔接融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循环效率,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物流节点和区域性物流综合枢纽中心。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0%以上。

提升绿色发展引领地的竞争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西吉供水工程年内竣工通水,积极推进黄河水通彭、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建成清水河城乡供水固原段工程,治理河道6条54公里、水土流失200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6.7%,建好宁南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启动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做好特色苗木、林下经济、碳汇资源“三篇文章”,林禽、林蜂、林菌(草)分别达到100万只、10万群和10万亩,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生活领域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0%。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高于9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稳定在87.5%,让固原大地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增强宜居宜业幸福地的吸引力。树立“精明紧凑”发展理念,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导控,形成城乡保护开发“一张图”,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积极争取国家第二批城市更新试点,新改造老旧小区23个,更新“四类”管线111公里,新建口袋公园2个,切实提升老城品质、完善新城配套、加快新区建设,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继续领跑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7.7%。推进城市系统治理,实施疏堵提畅、市容靓化、物业提标等工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严管严打违建,新增停车泊位500个,完善15分钟生活圈服务配套,下功夫解决“三无小区”和车难停、路拥堵、物业差等问题,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五河”特色产业示范带,着力构建“一条流域、一片经济带、一道生态廊”的发展新格局,五县区各抓建2个特色小镇,打造一批工业小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各县区经济增速在山区9县的排位实现前移,以县域争先支撑全市进位,让每一个县城都各美其美、宜业宜居。

放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牵引力。聚焦生态文旅特色市发展定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建设“两长一河”国家文化公园固原段和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深入发掘固原红色文化、丝路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全面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最大程度发挥“天高云淡六盘山”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创新旅游业态,主动适应旅游形式休闲化、旅游主题多元化、旅游群体细分化等新需求,促进红色游、生态游、乡村游、研学游、康养游深度融合,差异化建设一批精品民宿、特色街区,打造一批文创产品、演艺节目,做大传统名优特色餐饮,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面升级,让广大游客进得来、留得住、游得好、吃得美,打造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生态休闲避暑旅游度假区和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地的向心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深化感恩、认同、法治“三项教育”,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积极推广“5585”创建模式,以小区、村组为基础单元,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鼓励各族群众多走动、常来往,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发展各族学生混班共学、各族职工共事共乐、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夯实创建工作的“细胞工程”。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争创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示范单位,做实创建工作的“支柱工程”。全面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事件,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