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其他文件 > 部门文件
索 引 号 640400006/2021-00028 发文时间 2021-04-12
发布机构 固原市科学技术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关于发布2021年固原市研发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关于发布2021年固原市研发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科技局、高校及科研院(所):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不断强化全市科技创新力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通过广泛征集需求,研究制定了《2021年固原市研发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根据《指南》要求,启动2021年固原市研发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原则  

(一)突出重大需求导向。紧密围绕我市特色农业、生态经济、纺织服装、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深化以技术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形成机制改革,聚焦战略性、基础性、应用性、前瞻性技术问题,努力攻克重大关键技术瓶颈,创制新产品,创建新模式和新业态,重点支持能够显著提升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水平的科研项目,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牵头与高校院所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形式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鼓励并优先支持企业依托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各类创新平台,集中力量破解我市产业关键技术瓶颈,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鼓励企事业单位联合东部地区优势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定向研发,促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本土化人才培养。优先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的技术研发项目。

(三)突出东西部合作。优先支持全市各类创新主体与东部地区优势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定向研发,通过项目实施促进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引进与使用。

(四)突出绩效目标管理。严格对标研发类科技计划项目功能定位,实行绩效目标全过程管理。项目目标必须清晰明确,考核指标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项目实施取得预期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申报条件

(一)项目申报条件。属于固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聚焦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提速、特色产业品牌、现代服务业及民生提档的重大科技需求的领域和方向,具有较好前期研发基础和产业化应用前景,在本行业本领域具有技术先进性和较强代表性。绩效目标明确,预期能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有可预见的产业化应用前景,能够解决产业链条中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工艺问题。  

(二)牵头申报单位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在我市注册  1  年以上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鼓励企业作为牵头申报主体,以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相关企业应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它事业单位牵头申报的项目,应当吸纳企业参与合作。  

(三)项目负责人条件。同一人作为项目负责人,本年度只能申报1个项目;承担2项以上(含2项)各类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且尚未结题验收的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得申报;科研机构领导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同期主持项目原则上不得超过1项。  

三、申报要求

(一)预算编制。项目经费预算需符合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项目经费预算要科学合理,确保资金额度与项目目标任务相一致,严禁盲目扩大财政预算额度。经评审立项确定为重点项目的,以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重点项目财政资金按25%比例给予支持,原则上财政支持经费不超过200 万元;一般项目财政资金按20%比例给予支持,企业申请财政资金低于规定比例的,以企业申报数额为准,原则上支持资金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事业单位牵头申报的项目,配套经费不做要求。

(二)成果管理。项目实施获得的知识产权归项目参加单位共同所有,成果转化形成的收益由知识产权所有方协商分配。

(三)申报方式。申报单位通过宁夏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网址:https ://gl.nxinfo.org.cn)注册申报,按格式要求在线填写提交《固原市2021年研发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固原市2021年研发类科技计划项目预算书》,并上传相关附件(包括:申请人及申请单位承诺书、单位资质证明、项目合作协议、前期研究成果及工作基础材料、自筹经费证明、申报单位为企业的应提供上年度研发投入占主营销售收入比例及 R&D 统计报表和财务报表等)。各县(区)申报单位需经所在县(区)科技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推荐;市级、自治区、国家属申报单位直接推荐。

(四)申报时间。第一批受理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5日,常年受理、分批评审。

四、其他事项

1、2020年研发类科技计划项目按照工业高新、农业农村、社会发展三个领域重点支持方向进行申报。

2、同一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3、项目申报立项期间发现弄虚作假、冒名顶替、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取消申报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  

五、联系方式

业务咨询:工业高新领域  0954--2688698  

农业农村领域、社会发展领域  0954--2688683  

技术咨询:0951--5011204  0954--2688677


附件:

1、2021年固原市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领域研发类计划项目优先支持方向

2、2021年固原市高新技术领域研发类项目优先支持方向

3、 2021年固原市高新技术领域项目优先技术创新方向说明
  4、固原市2021年研发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
  5、固原市2021年研发类科技计划项目预算书

固原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4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2021年固原市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领域研发类计划项目优先支持方向

一、特色农业领域

(一)草畜产业

1.养殖业。支持肉牛高效安全养殖、黄牛优质生产性状解析与新品系培育、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畜禽重大疫病快速诊断与防控、草畜智能化生产等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开展优质肉牛选育改良和高效繁育关键技术研究,做好黄牛种质资源挖掘与新品种创新,加快固原黄牛选育步伐。

2、草产业。采取现代育种材料和技术,重点支持饲草产品精细加工与品质提升、一年生优质饲草高效生产模式及加工调制、饲草料质量安全预警智能监测、草畜智能生产、种养加一体化的草畜绿色增效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培育适应固原市不同区域的牧草品种,加强牧草新品种的推广,抓点带面、组装推广牧草丰产栽培及加工、贮藏等先进技术,打造六盘山草业的品牌。

(二)优质粮食(小杂粮)产业

重点开展优新品种培育、优质种子高质量繁育、精播种植、连作障碍防治、精准水肥管理、旱作区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成灾性病虫害生物防治、旱作区集雨抑蒸高效种植、耕层残膜回收、农用无人机应用、优质粮食制粉与精制、绿色营养与功能保健食品开发等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创新,构建满足产品投入、产品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分等分级、包装贮运销售等全产业链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创建全程机械化高效绿色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为优质粮食产业提供农机农艺精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服务等整套智慧解决方案,引领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蔬菜产业

重点开展瓜菜优新品种选育、高品质标准化生产、土壤保育、病虫害绿色防控、种植过程监测与采后品质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突破瓜菜精准栽培、智能灌溉、智能环控、靶向植保、定向施肥与替代化肥、生产监测等技术集成创新,实现瓜菜生产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分析、智能决策、专家在线指导和质量全程安全可追溯,引领支撑瓜菜产业提质增效。

(四)马铃薯产业

定向培育优质、高抗逆、专用品种,集成创新宁南山区不同区域的优质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研发示范推广环保高效专肥料,研制定型适合农户和不同坡地的播种、采收、施肥等专用配套机械,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体系和无害化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五)  其他产业

围绕油料、中蜂、生态鸡、鱼、食用菌等特色地方板块产业,重点开展创建高质高效关键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做特地方板块产业、调优种养结构提供科技支撑。

二、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领域

(一)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1、以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为重点,支持河湖湿地水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遥感监测等方面的关键或成套技术研究和示范。

2、以六盘山生态屏障防护体系建设为重点,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智能监测预警、植被恢复与保育优化、矿区生态修复、濒危物种保护等方面的高值化、精准化关键或成套技术研究示范。

3、支持黄土丘陵区生态保护与修复、产业发展对自然生态影响评价、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关键或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二)环境治理与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1、以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为重点,支持水资源优化配置利用、水源安全保障、智能化治水节水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支持农业生产废弃物、肥药残留、畜禽粪污等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关键或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三)四个一林草产业

1、支持开展轻基质容器育苗、基质本土化技术、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经济林防霜冻及保鲜技术、经济林优质树种及品种选育及推广、六盘山特色苗木驯化繁育等技术研究。

2、支持开展造型培育、整形修剪、养护管理、标准在栽培的技术研究。

3、支持开展经济林品种筛选、表培繁育、稳产丰产、产品开发的技术研究等。

三、中药材产业领域

1、支持开展固十味等道地药材种质挖掘、遴选、保育、定向培育与生态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集成创新道地药材全程机械化栽培、采挖、田间管理等技术,突破主要道地药材病虫 草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构建固原主要道地药材全程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

2、支持开展宁夏道地药材产地采收、加工升级、综合利用与健康产品开发,创建大宗道地药材质量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和全链条信息智能管理体系,引领支撑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3、支持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中药材加工等中医药现代创新技术研究。

四、社会领域

1、支持开展重大传染病、心脑血管、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等重大和高发疾病的防控技术、早期诊断、临床理疗、预后监测评估等医疗健康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

2、支持毒品与危险品稽查检测、气象、地震、水旱、地质等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风险识别研究及救灾技术和装备研发等公共安全领域的关键技术的研究。

3、支持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通信、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民生、社会领域的应用技术研发,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五、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领域

1、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创新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试验和示范推广。聚焦县域重点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科技需求,围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高效节水、农村环境保护、新型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宜居关键技术等,集成示范应用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产品的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推动产业升级、惠及民生福祉,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

2、支持文化旅游领域关键技术研究。聚焦固原文化旅游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研究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固原市文化旅游产业中,开发固原文化旅游产品,助推固原市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市。


附件2:

2021年固原市高新技术领域研发类计划项目优先支持方向

  1.绿色食品加工

聚焦肉类、中药材、马铃薯、冷凉蔬菜、小杂粮等优势特色资源,优先支持特色农产品食用、药用、饲用、高附加值工业原料的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品质控制、功能强化、风味形成以及副产物与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健康为导向的牛羊肉、小杂粮、特色果蔬等大宗农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动固原市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2.纺织服装业

依靠科技支撑重点培育现代纺纱、织布、植物印染、服装加工四大产业链条。优先支持亚麻纤维加工、织布及家纺用品生产、植物印染、华人礼服服装加工、高性能纺织材料加工关键技术研发、羊毛、涤纶、氨纶、粘胶等纤维功能加工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等项目力度,引进织布、服装加工、植物印染和后整理的科技型生产企业,推动固原市现代纺织和服装加工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3.盐化工

重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日本的离子膜电解槽生产高性能特种树脂技术,德国的内热式沸腾干燥技术膜法制碱浓缩技术等。采用生化处理、膜处理、MVR蒸发结晶、PVC母液水回收等技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全部集中处理用于再生产,实现绿色制造、智能制造。

4.能源及新材料

聚焦南部水源涵养区建设,着力改变固原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粗放、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推进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优先支持煤炭高效智能绿色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支持煤电铝一体化、高碳α-烯烃及聚α-烯烃合成油、60万吨煤制烯烃(MTO)、90万吨煤制甲醇、LNG加工、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材料等技术研发及应用。支持煤矸石高附加值利用等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5.电子信息化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绿色建筑、智能交通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加快推进平安固原、智慧社区(乡村)、掌上政务、智能医院、数字生活等建设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服务和综合治理水平。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到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交通、物流等城市发展各个方面,有效支撑智慧城乡可持续发展。

6.环境保护

围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统筹推进煤尘、烟尘、汽尘、扬尘四尘同治。研究针对固原产业结构和污废来源特征的大气、水体、土壤污染过程和机理。开展健康饮用水污染防控、污水治理、工业和居民点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大气环境污染处理、土壤污染修复与风险控制、煤炭化工污染物处理、农业肥药残留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以科技手段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7.资源利用

围绕我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用水结构失衡、土地退化、节约集约利用不够、高效利用水平不高的突出问题,运用科技手段降低资源消耗,有效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重点行业废水、废气、废渣和余热余压循环利用,建设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及循环化示范企业等循环经济示范点。水资源利用方面优先开展节水技术和装备、水资源动态承载能力、水土资源耦合与优化配置、节水潜力与数字治水、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土地资源利用方面优先开展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型利用技术与模式研发,推进土地资源利用向集约高产的土地利用模式发展。节能降耗方面优先开展节能减排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推广和产业化,优先支持煤矿绿色智能化开采技术及设备、废弃物分类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秸秆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带动产业能耗持续降低和资源节约利用水平全面提升。



附件3:

2021年固原市高新技术领域项目优先技术创新方向说明


  优先支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的科技创新活动。

高端化指项目所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或较高的附加值或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对核心技术自有化程度高、能填补国内空白或实现进口替代或技术水平可以达到国内领先的项目优先支持。高端化方向项目需要从预计实现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水平与数量、预计实现的产品超额利润或利润率的显著变化、预计实现的市场占有率或市场排名的明显变化等方向提出项目实施绩效说明。

绿色化指项目所开发的新技术、新工艺能够大幅提升生产过程前端原材料和后端废弃物的利用率,能大幅降低生产过程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能极大程度实现生产过程中废液、废气、固废的无害化与资源循环利用;或者项目所开发的新产品、新设备采用了绿色设计理念,具有可拆卸、可回收、可维护、可重复利用的特点;或者项目所开发的技术与工艺能够实现某种产品或零部件的高效工业化回收再生循环利用与再制造。对我市煤电、现代煤化工、电石化工、冶金等领域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废气的资源化与高值化利用技术优先支持。绿色化方向项目需要从土地集约化利用(单位用地面积产值的变化)、生产洁净化(单位产品主要废弃物、污染物产生量的变化)、废物资源化(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废气与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变化、废水处理回用率的变化)、能源低碳化(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及碳排放量)等方向提出项目实施绩效说明。

智能化指项目在生产周期中或生产的核心领域大量运用现代通信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精密传感技术、定位导航技术等智能化技术,通过人与机器(物体)、机器(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及数据价值的挖掘重组,形成成本显著降低、效益明显提升、体验有效增强的各种生产解决方案或者产品。对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替代率与互联网连接率高,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调度、物流配送的自动智能、产品信息的追溯管理的各类离散型智能制造与流程型智能制造技术的开发与集成应用予以优先支持。智能化方向项目需要从预计实现的作业人员减少量、生产效率的提升量、产品合格品率与优良品率的提升量、智能设备替代率、生产设备联网率等方向提出项目实施绩效说明。

融合化指项目承担单位依托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对所在产业或行业的边界进行了模糊和突破,在不同的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之间实现了相互渗透、延伸、重组,融合形成了全新的生产服务方式和盈利经营模式,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相当的市场份额和明显的社会影响力,具有典型的示范效应。优先支持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形成的服务型制造(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网络化协同制造、设备远程诊断维护、设备综合节能管理、设备融资租赁、工业电子商务、个性化定制制造、信息化咨询实施一体化、工业旅游等)、服务业与服务业融合形成的融合服务(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园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等方向的科技创新活动。融合化方向项目需要从预计实现的组织结构变化情况(形成新的独立业务部门或者公司)、预计产生的经济效益情况(新业务产生的收入与利润)等方向提出项目实施绩效说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