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40400000/2023-00004 发文时间 2022-12-14
发布机构 固原市人民政府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固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固原市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固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固原市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单位):

《固原市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方案》已经固原市人民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固原市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固原市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

(2022—2035年)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宁夏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方案》(宁政发〔2022〕38号)有关要求,加快推进全市气象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面向科技前沿,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牵引发展、多方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固原新画卷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

(二)目标要求。到2025年,全市基本实现气象观测更加精密智能,预报预警更加精准可靠,气象服务更加精细普惠,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全市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时间提前量达到45分钟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在90分以上。

到2035年,气象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与固原社会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全市抵御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1.加强应用技术研究。

(1)将气象应用关键技术攻关纳入固原市科技计划及指南,予以重点支持。开展六盘山生态恢复气象保障技术研究。支持气象应用技术研究,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灾害性天气预报、气候与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生态安全气象监测评估预警、风能太阳能精细化动态监测预测评估、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农林草碳汇气象服务等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气象局、自然资源局、六盘山林业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

2.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2)发挥固原农业气象试验基地作用,开展优质粮食、特色产业等气候适宜性试验和评价,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保障。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科技局、农业农村局,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3)打造科普教育和研学基地。完成固原市气象科普馆、青少年气象灾害研学基地建设,为公众、研学团体提供了解气象知识的窗口和项目合作平台。

责任单位:市科协,市气象局、科技局。

(二)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1.加强精密气象监测系统建设。

(4)推动六盘山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开展全市国家级台站地面观测场(室)标准化改造、完成辖区内气象局(站)配套基础设施修缮更新。建设标准化基层台站业务平台,规范台站业务平面和业务运行环境。推进自动气象观测站、自动土壤水分站、闪电定位仪等装备升级换代。建设风廓线雷达、X波段天气雷达,争取开展固原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改造,进一步提升天气雷达网监测能力,推动气象灾害雷达监测能力水平提高。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

(5)提升气象灾害易发区地面气象监测能力,优化布局,新建和升级易灾区及人口密集区气象观测站。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城市管理局、自然资源局、水务局,

市发展和改革委。

2.加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应用。

(6)利用雷达、卫星、地面自动观测站、闪电定位、网格实况等多源气象观测资料,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在中国气象局、宁夏气象局的技术支撑下,逐步开展“五个1”(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全市气候异常)的精准预报服务。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

3.加强精细气象服务系统建设。

(7)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发展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建立气象部门与农业农村、应急管理、交通、电力、旅游等服务主体互动机制,有机融入决策指挥、调度管理平台等终端,实现“智慧气象”与“智慧固原”建设精准对接。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气象局、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文化旅游广电局。

(三)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8)健全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递进式精准天气预报服务业务,发展早期预警和滚动监测相结合的预警业务,强化灾害性、极端性、高影响天气预警能力建设,提高气象预报预警精准水平。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

(9)加强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完成全市暴雨、干旱、高温、低温、风雹(大风和冰雹)、雪灾、雷电、沙尘暴等天气气候的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区划。强化水务、气象合作,构建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气象风险预警,自然资源、气象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城市管理、气象联合开展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应急、自然资源、气象等联合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风险预警。发展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风险预警和影响预报业务。

牵头单位:市应急管理局、气象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城市管理局、水务局。

(10)加快完成各涉灾部门预警信息与宁夏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对接工作,实现全市预警信息统一、集约发布。推动应急广播体系等在预警信息发布中的应用。建立市、县(区)广播电视台高级别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及时插播机制,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推动机场、车站、商场、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信息发布终端第一时间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文化旅游广电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气象局,市新闻传媒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

2.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

(11)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镇、街道等基层网格化管理,健全村(社区)气象信息员队伍。

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气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12)将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工作纳入全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和气象文化基地建设,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

责任单位:市科协、新闻传媒中心,市气象局、应急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13)强化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制定全市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以服务防灾减灾救灾、农业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大活动保障、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为重点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管理和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扛起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生产纳入安全生产监管、巡查、保障体系,建成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视频监控系统。

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气象局、公安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3.健全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

(14)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预警先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完善直达责任人的气象灾害预警“叫应”机制。修订完善固原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各专项应急预案与预警信息衔接,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实现重大气象灾害高级别预警信息影响的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高危人群“三停”制度(停工、停产、停课)。

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气象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教育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文化旅游广电局、城市管理局、公安局、宁夏公路管理中心固原分中心、宁夏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固原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4.健全防雷安全责任体系。

(15)进一步落实防雷安全政府领导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压实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生产、经营、仓储企业的主体责任。将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各级安全生产工作考核,推动防雷安全责任、制度、标准和措施全面落实。强化气象执法及监督,完善气象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强气象执法机构和专兼职结合的气象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气象与应急管理、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监管和联合执法机制。加强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风险区划、科普宣传以及灾后调查、鉴定等工作,增强全社会防雷减灾意识。

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气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1.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

(16)加强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全力保障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建设。提升粮食生产全过程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能力,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做好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完善分区域、分作物、分时段、分灾种、分影响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17)围绕“五特”产业发展,开展肉牛、冷凉蔬菜、马铃薯、生态经济、中药材气象服务。探索建设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基地,强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农业农村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局。

2.实施全域旅游气象保障行动。

(18)围绕固原市建设生态文旅特色市的要求,实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向景区、游客和旅游管理部门的智能发布。开展旅游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开展全业态、全季节、全流程的分众化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

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气象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六盘山林业局。

(19)开展旅游气象资源挖掘评估,建立气候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助力避暑康养和乡村旅游发展,在固原市及所辖县(区)打造并创建“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等国家气候标志品牌。依托六盘山国家公园创建,打造集气象景观、避暑康养、红色教育、文化科普和科研试验为一体的气象主题公园。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气象局、文化旅游广电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六盘山林业局。

3.实施“气象+”赋能行动。

(20)提升现代综合交通气象服务能力。与公安交管、交通部门联合开展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增强恶劣天气交通安全协同联动预警处置能力。开展分灾种、分路段的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气象局、交通运输局、宁夏公路管理中心固原分中心、宁夏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固原分局、六盘山机场、中国铁路局兰州分局固原段,各县(区)人民政府。

(21)建立风光发电气象预报服务业务。加强极端灾害性天气影响分析和风险研判,做好城市能源保供精细化气象服务。开展风电和光伏发电开发资源量评估,为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等规划、建设及宁电输湘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

(五)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

(22)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形成保障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23)强化新媒体气象服务,拓展公众气象服务渠道。推进气象融入数字生活,加快数字化气象服务普惠应用,将拓宽农村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纳入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提高农村预警信息和农情信息的覆盖面和时效性。

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气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新闻传媒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

(24)实施六盘山生态恢复气象保障服务工程,建立六盘山水源涵养区生态气象服务机制,开展生态修复、植树造林、林草火险等影响评估和气象灾害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风险预警服务。推动开展生态系统固碳汇监测及分析评估。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气象局、自然资源局、六盘山林业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应急管理局、林草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

(25)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气象保障能力。推进气象与生态环境部门的数据共享、会商研判和应急联动,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研究,提高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气象保障能力。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气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七)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

(26)将气象人才纳入市县党委政府人才相关计划和各级创新团队选拔范畴。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27)加大人才交流合作力度,通过部门间人才横向交流、上下级纵向交流等方式,拓宽人才视野,提升人才综合能力。加强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和能力建设,将气象干部培训纳入地方党委培训计划。

责任单位:市委党校,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体制,靠实责任,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相关行业专业规划,协调解决气象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取得实效。

(二)加强支持保障。加强对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落实中央、地方双重财政预算体制,加大对气象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市、县(区)财政部门要将气象部门地方性津补贴和一次性奖励项目等经费缺口足额纳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予以保障,进一步关心气象干部职工的生活。

(三)加强人才培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进一步发挥科技人才在气象高质量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紧紧围绕气象服务保障固原市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需要,搭建创新平台,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批气象领军人才和青年气象科技人才,打造一支心怀“国之大者”、具有竞争力的优秀高层次气象人才梯队。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