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解读方式 文字方式 生成日期 2021-12-07
来源 固原市科学技术局 解读单位 固原市科学技术局
标 题: 文字解读:《固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文字解读:《固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会和固原市委四届九次、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构筑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培育加工企业,构建产业发展枢纽;完善流通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引力;推进技术创新,赋予产业发展动能;推进产业集聚、绿色、融合、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美丽新固原做出新贡献。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结合两个先行区建设需要,注重中药材野生资源修复,发挥退耕林地资源优势,加强中药材林地间作基地建设,实施花卉中药材绿化种植工程,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推进中药材资源永续利用和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

聚焦关键、重点突破。坚持重点突破的攻坚策略,实施品牌战略,突出道地特色,培育主导产品;优化生产布局,突出重点区域,构建产业集群;着眼深层次开发,培育加工企业,突出重点环节;推进规范化管理,突出重点部位;聚焦制约瓶颈,攻克技术难题,突出重点技术措施。

政府引导、多元投资。坚持引导多元投资,激活内在动力。政府加大扶持引导和管理服务力度,通过用地优先、税费优惠、贷款贴息、协调融资、专项补贴、绩效奖励等政策措施,撬动社会资金向中药材产业聚集,引导企业、产业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共同构建多元投资机制。

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构筑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培育加工企业,构建产业发展枢纽;完善流通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引力;推进技术创新,赋予产业发展动能;推进中药材产业集聚、绿色、融合、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十四五期间,构筑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培育加工企业,构建产业发展枢纽;完善流通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引力;推进技术创新,赋予产业发展动能;推进产业集聚、绿色、融合、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到2025年,中药材生产呈现新格局,中药材加工再上新台阶,中药材流通开辟新途径,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美丽新固原做出新贡献。

中药材生产呈现新格局。构建“1+3+N”中药材产品结构,布局三类中药材生产区域,构筑六类中药材生产基地。到2025年,植物类中药材生产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耕地种植20万亩、绿化种植2万亩、种苗繁育2万亩、林地间作26万亩。年产植物类中药材6万吨、中药材种苗1万吨;中药材基源动物养殖量达到8万头、出栏4万头。中药材主导产品、重点产品耕地种植基地40%以上面积、林地间作基地50%以上面积、种苗繁育基地60%以上面积通过(GAP)备案。中药材生产(种植、养殖)实现产值15亿元。

中药材加工再上新台阶。培育一批中药饮片炮制、中药颗粒制造、中成药制造、药食同源食品制造、中兽药与添加饲料制造、植物源生物农药制造、中药材废弃物再生品加工企业。到2025年,所有中药材加工企业通过(GMP)认证、获准生产许可;自主研发和培育46个以黄芪、黄芩、柴胡、秦艽等为主原料、高附加值的中药材深加工产品,其中35个产品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中药材加工量达到6万吨,实现产值37亿元。

中药材流通开辟新途径。建成具有中药材吞吐交易、价格生成、质量监控、产品推介、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功能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建成具备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仓储管理与养护、质量检验与追溯、产地加工与包装、产品销售与配送功能的中药材物流中心;引进培育、巩固发展一批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流通主体;推广中药材信息化营销技术,提升中药材流通运行水平。到2025年,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交易额达到40亿元。到2035年,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交易额达到60亿元。

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构筑一批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创建一个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培育三个中药材产业技术示范园区,培育一支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到2025年,技术开发研究取得新突破,科技成果转化获得新成效,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制约,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驱动中药材产业集聚、绿色、融合、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2025年,中药材产业实现产值52亿元,其中中药材生产实现产值15亿元,中药材加工实现产值37亿元;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交易额达到40亿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

2035年,中药材产业实现产值80亿元,其中中药材生产实现产值23亿元,中药材加工实现产值57亿元;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交易额达到60亿元;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美丽新固原做出新贡献。

中药材生产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中药材生产环节的重点任务是构筑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要针对四个制约中药材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中药材产品种类繁多而总产量少,主导产品不突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水平低,(GAP)备案尚属空白;中药材生产规模小且布局零星分散,产业集聚程度低;动物类中药材尚待开发;调整中药材产品结构,优化中药材生产布局,以推进(GAP)备案为突破口,构筑主导产品突出、区域布局合理、规范化经营管理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夯实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

2025年,植物类中药材生产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耕地种植20万亩、绿化种植2万亩、种苗繁育2万亩、林地间作26万亩。年产植物类中药材6万吨、中药材种苗1万吨;中药材基源动物养殖量达到8万头、出栏4万头。中药材生产实现产值15亿元。中药材主导产品、重点产品耕地种植基地40%以上面积、林地间作基地50%以上面积、种苗繁育基地60%以上面积通过(GAP)备案。

五、如何调整中药材产品结构?

着力培育一种主导产品,支持发展三种重点产品,自主生产若干种机动产品,构建“1+3+N”中药材产品结构。

着力培育一种主导产品——植物类中药材黄芪AstraMalus’membranaceus BunMe)或(A. monMholicus BunMe,推进中药材主导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区域化布局,构建固原市以黄芪为主导产品的中药材生产格局。在半阴湿土石山地、半干旱黄土丘陵中药材生产区种植黄芪中药材;在河谷川道节水补灌中药材生产区繁育黄芪种苗。到2025年,黄芪耕地种植面积占中药材耕地种植总面积的比重达到25%,林地间作面积占中药材林地间作总面积的比重达到30%

黄芪中药材是中医临床常用、大宗中药材,是国家卫健委公示的既可药用也可食用的中药材,是开发现代中药产品潜力深厚的中药材,是宁夏六盘山区栽培历史最长、栽培规模最大、栽培技术最成熟且普及的中药材。宁夏六盘山区既是黄芪自然分布区,也是黄芪传统栽培区,产品质量优良,享有市场商誉。我国唐代《唐本草》记载黄芪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自治区药品检验所检测表明宁夏六盘山区所产黄芪综合性状优良,标志成分含量高于《中国药典》规定下限。宁夏六盘山区具有产业化开发黄芪中药材的潜力与空间。经固原市科学技术局组织国内中药材行业高层专家论证,黄芪是宁夏六盘山区中药材产业的地域特色产品、首选主导产品。

支持发展三种重点产品——植物类中药材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推进中药材重点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区域化布局,构建一域一产品生产格局。半阴湿土石山地湿中生中药材生产区的重点产品为秦艽、柴胡;半干旱黄土丘陵旱中生中药材生产区的重点产品为黄芩;河谷川道节水补灌中药材生产区以繁育秦艽、黄芩中药材种苗为主。到2025年,黄芩、柴胡、秦艽耕地种植面积占中药材耕地种植总面积的比重分别达到20%15%10%,林地间作面积占中药材林地间作总面积的比重分别达到27%23%20%

自主生产若干种机动产品——根据局部资源因地制宜,紧盯市场行情拾遗补缺,自主生产若干种机动产品。适宜在半阴湿土石山地耕地种植和林地间作羌活、大黄、板蓝根、款冬花等湿生或湿中生中药材;适宜在半干旱黄土丘陵耕地种植和林地间作防风、山杏(苦杏仁)、党参、山楂、金银花等中旱生或旱中生中药材;适宜蜜源与绿化种植芍药、牡丹、菊花、红花、玫瑰、金莲花等花卉中药材。固原市全境适宜养殖中药材阿胶的基源动物关中驴、鹿茸的基源动物梅花鹿。

六、如何优化中药材生产布局?

按照自然资源类似、乡(镇)行政区界完整、植物生态习性适应的原则,布局三类中药材生产区——半阴湿土石山地湿中生中药材生产区、半干旱黄土丘陵旱中生中药材生产区、河谷川道节水补灌中药材生产区。

半阴湿土石山地湿中生中药材生产区包括泾源县全境,隆德县除沙塘、联财、神林之外的10个乡(镇),原州区西南部中河、开城、张易和清河镇,西吉县东部偏城、沙沟、白崖和火石寨,彭阳县新集、古城等27个乡(镇)、382个行政村。土地面积4236平方公里,占固原市土地面积的40.2%;耕地131204公顷、可间作中药材的退耕林地47312公顷、封山育林32845公顷,分别占固原市耕地、退耕林地、封山育林总面积的34.5%45.1%74.7%2020年植物类中药材耕地种植和绿化种植7.9万亩,林地间作15.7万亩。到2025年,植物类中药材耕地种植和绿化种植10.4万亩,林地间作17.0万亩;养殖阿胶中药材基源动物关中驴1.6万头、鹿茸中药材基源动物梅花鹿2万只。

半干旱黄土丘陵旱中生中药材生产区包括原州区东部炭山、寨科、官厅、河川,西吉县西部田坪、马建、平峰、兴平、苏堡、西滩、红耀、王民,彭阳县北部罗洼、交岔、小岔、冯庄、王洼、孟塬、草庙等19个乡(镇)、228个行政村。土地面积3432平方公里;耕地117891公顷、可间作中药材的退耕林地48325公顷、封山育林1858公顷。地貌以黄土丘陵为主,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光热充足,降水少且季节分布不匀。适于多种中生、中旱生和旱中生植物生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2020年植物类中药材耕地种植和绿化种植4.0万亩,林地间作8.0万亩。到2025年,植物类中药材耕地种植和绿化种植达到5.3万亩,林地间作9.0万亩;养殖阿胶中药材基源动物关中驴1.6万头、鹿茸中药材基源动物梅花鹿2万只。

河谷川道节水补灌中药材生产区包括清水河流域头营、三营、彭堡,葫芦河流域新营、吉强、硝河、将台、兴隆、什字、马莲,渝河流域沙塘、神林、联财,红茹河流域白阳、红河、城阳等16个乡(镇)、273个行政村。土地面积2783平方公里;耕地130824公顷(水浇地36533公顷)、退耕林地面积9274公顷、封山育林9274公顷。分别镶嵌于半阴湿土石山地、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之中,地处河谷川道,地势平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地资源性状良好,28%的耕地拥有灌溉条件,光热资源相对充足,生产条件较好。2020年植物类中药材耕地种植和绿化种植达到4.8万亩,种苗繁育1.2万亩。到2025年,植物类中药材耕地种植和绿化种植6.3万亩,种苗繁育2.0万亩;养殖阿胶中药材基源动物关中驴0.8万头。

七、如何构筑中药材生产基地?

一是构筑中药材耕地种植基地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半阴湿土石山地草甸草原植被带构筑以秦艽为主的耕地种植基地;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半阴湿土石山地草甸草原干草原植被带构筑以柴胡为主的耕地种植基地;在降雨量400毫米以下的半干旱黄土丘陵干草原荒漠草原植被带构筑以黄芩为主的耕地种植基地;在降雨量400毫米以上的半干旱黄土丘陵草甸草原干草原植被带构筑以黄芪为主的耕地种植基地。培育中药材耕地种植基地20万亩。其中黄芪、黄芩、柴胡、秦艽耕地种植分别达到5万亩、4万亩、3万亩、2万亩,40%以上面积通过(GAP)备案;机动产品中药材耕地种植6万亩。到2025年,中药材耕地种植实现产值8亿元。

二是构筑中药材林地间作基地在退耕还林集中区,以黄芪、黄芩、柴胡、秦艽为重点,建立划区轮育轮采的中药材林地间作基地26万亩。黄芪、黄芩、柴胡、秦艽林地间作面积分别达到8万亩、7万亩、6万亩、5万亩,其中50%以上面积通过(GAP)备案,中药材林地间作基地执行划区轮育轮采制度。到2025年,中药材林地间作实现产值1.15亿元。

三是构筑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根据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需要和市场需求,在清水河、葫芦河、渝河、红茹河流域河谷川道节水补灌中药材生产区建立以黄芪、黄芩、秦艽、枸杞为主的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2万亩,其中60%以上面积通过(GAP)备案。到2025年,中药材种苗繁育实现产值1.18亿元。

四是构筑花卉中药材绿化种植基地结合乡村旅游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环境美化绿化、种植轮作倒茬、植树造林、蜜蜂养殖,在城镇街道、绿地、公路铁路两侧和乡村四旁、庭院见缝插针地镶嵌种植花卉中药材2万亩,培育花卉中药材绿化种植基地。到2025年,花卉中药材绿化种植实现产值0.80亿元。

五是构筑中药材基源动物养殖基地建立中药材基源动物(关中驴、梅花鹿)养殖基地。养殖关中驴4万头、年出栏2万头,养殖梅花鹿4万头,年出栏2万头。到2025年,中药材基源动物养殖实现产值3.87亿元。

六是构筑中药材野生资源修复基地。在封山育林和封山禁牧区,以抢墒补播、定向抚育、围栏封育为主要措施,建立中药材野生资源修复基地30万亩,培育生态植被中药材资源修复区,在2025年之后划区轮育轮采。在中药材野生资源修复期,年均中药材资源增长值0.75亿元。

中药材加工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中药材加工环节的重点任务是培育加工企业,构建产业发展枢纽。要针对中药材开发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加工层次浅、附加增值少、市场份额小、竞争能力弱的问题,以推进(GMP)认证为切入点,培育中药饮片、中药颗粒、中成药、药食同源食品、中兽药与添加饲料、植物源生物农药、中药材废弃物再生品加工企业,扩展中药材加工规模,深化中药材加工层次,提升中药材加工能力,培育产品特色突出、品牌效应显著、龙头牵引功能强劲的中药材加工企业集群,构筑中药材产业发展枢纽。

2025年,所有中药材加工企业通过(GMP)认证;自主研发和培育46个以黄芪、黄芩、柴胡、秦艽等为主原料、高附加值的中药材深加工产品,其中35个产品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中药材加工量达到6万吨,实现产值37亿元。到2035年,中药材加工实现产值57亿元。

九、重点培育哪些中药材加工企业

培育中药饮片炮制企业,完成湖北长江医药集团宁夏长药良生制药有限公司中药饮片炮制生产线新建项目、宁夏明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迁址扩建项目,推进宁夏西北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中药饮片炮制企业技术改造。到2025年,年产中药饮片10000吨,实现产值15亿元。

培育中药颗粒制造企业,推进宁夏六盘山中药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中药颗粒生产线(GMP)认证和生产许可审批,加快中药颗粒产品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到2025年,年产中药颗粒1200吨,实现产值7亿元。

培育现代中成药制造企业,开发23种以黄芪、黄芩、柴胡、秦艽等为主原料的中成药新产品并形成批量产销能力。到2025年,年产中成药2000吨,实现产值7亿元。

培育药食同源食品制造企业,开发35种药食同源食品并形成批量产销能力。到2025年,年产药食同源食品1000吨,实现产值3.9亿元。

培育中兽药与添加饲料制造企业,开发35种中兽药与添加饲料产品并形成批量产销能力。到2025年,年产中兽药与添加饲料5000吨,实现产值2亿元。

培育植物源生物农药制造企业,开发24种植物源生物农药并形成批量产销能力。到2025年,年产植物源生物农药2000吨,实现产值1.5亿元。

培育中药材废弃物再生品加工企业,开发35种中药材废弃物再生品并形成批量产销能力。到2025年,年产中药材废弃物再生品15000吨,实现产值0.6亿元。

中药材流通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中药材流通环节的重点任务是完善流通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引力针对中药材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市场信息不畅通产品流通组织化、信息化程度低,品牌培育滞后的问题,创建中药材交易市场和物流中心,培育中药材流通主体,提升中药材流通水平,构筑结构完善、功能健全、规范有序、安全高效的中药材流通体系,增强中药材产业发展引力。

2025年,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交易额达到40亿元。到2035年,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交易额达到60亿元。

十一、如何完善中药材流通体系

一是创建中药材交易市场。根据《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GB/T19575—2004》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指南》,新建展销大厅、物流库房、管理用房等建筑物,配套供水、供电及其它基础设施,购置安装仪器设备,创建具备中药材吞吐交易、价格生成、质量监控、产品推介、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功能的宁夏六盘山中药材交易市场。

二是创建中药材物流中心。根据《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与管理指南》和《中药材物流基地规划建设指引》,新建展销大厅、物流库房、管理用房等建筑物,配套供水、供电及其它基础设施,购置安装仪器设备,创建具备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仓储管理与养护、质量检验与追溯、产地加工与包装、产品销售与配送功能的宁夏六盘山中药材物流中心。

三是培育中药材流通主体。引进和培育、巩固和发展一批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流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和经纪人;支持在西安、亳州、安国等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创建宁夏六盘山区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营销公司、商铺;构建中药材流通管理体系,强化中药材流通理论知识培训,推进中药材信息化营销技术应用,提升中药材流通运行水平。

四是提升中药材流通水平。依托宁夏六盘山中药材交易市场、物流中心、流通主体,创建集网上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引领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经营者搭载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创建网店,在线营销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牵引宁夏六盘山区农村农业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推广应用,完善中药材流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中药材流通水平,增强中药材产业发展引力。

十二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环节的重点任务是针对中药材产业加工能力弱、产业化程度低,种植资源分散、规范化程度低,市场培育滞后,信息化程度低,技术力量匮乏,管理服务不力等问题,构筑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创建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培育中药材产业技术示范园区,培育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推进技术开发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赋予中药材产业发展动能,驱动中药材产业集聚、绿色、融合、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十三如何推进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

一是构筑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根据科学技术部《发展星创天地工作指引》、《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办法》和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管理办法》、《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专家服务基地管理办法》等技术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加强扶持引导和组织管理,提升现有技术创新平台运行水平,再创建一批各具特色的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到2025年,国家级中药材产业星创天地达到5个,自治区级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达到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到2个、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达到2个、工程研究中心达到2个、技术中心达到2个、专家服务基地达到2个。

二是创建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根据科学技术部《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意见》,按照《固原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一平台+N中心的结构布局,创建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着眼于中药材产业集聚、绿色、融合、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要求,立足于整合中药材产业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投资、科技设备资源,致力于组织科技需求方(产业经营者)与科技资源供给方(科研机构、高校)对接中药材产业新品种或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技术、新规程或新标准、新装备或新软件需求与供给,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开发研究、创新主体孵化、科技咨询服务、科技人才与团队引进项目,突破中药材产业关键技术制约,推进中药材产业科技进步,驱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培育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园区。培育宁夏固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药材产业科技功能区。根据科学技术部等6部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继续在隆德县建设和运行中药材产业技术核心区;在固原市所辖四县一区建设和运行中药材产业技术示范区、辐射区。提升和发挥其集聚科技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推进技术创新、带动农民创业、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

培育长江医药集团宁夏六盘山区中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园区。完成湖北长江医药集团宁夏长药良生制药有限公司宁夏六盘山中药大健康产业园新建项目,创建中药饮片炮制生产线、宁夏六盘山中药研发中心、宁夏六盘山中药材交易市场、宁夏六盘山中药材物流中心、宁夏六盘山区中药材种苗繁育中心、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基地,推进中药材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开发研究、技术咨询服务、技术人才引进,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宁夏六盘山区中药材产业技术示范园区。整合产业资源,凝聚创新要素,跨空间创建宁夏六盘山区中药材产业技术示范园区,创建中药材生产与种苗繁育技术示范区、中药材加工与产品制造技术示范区、中药材产品流通与电子商务技术示范区、中药材产业技术与产品创新示范区,集成创新和示范中药材生产、加工、流通技术,创新和示范中药材产业集聚、绿色、融合、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技术与模式。

四是构建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包括组建中药材产业发展咨询团队组建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培育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主体坚持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

根据自治区《专家服务基地管理办法》,构筑中药材产业专家服务基地,聘请高层次专家组建中药材产业发展咨询团队,为中药材产业提供战略、思路、目标、任务、措施和技术咨询;帮助企业引进新技术、新产品,突破技术难题,培养技术骨干;推进科研机构、高校、企业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

根据自治区《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整合中药材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筹组建以首席专家为核心,以责任专家为主体,配套技术骨干的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紧扣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需求,实施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服务。

根据国家、自治区、固原市科技型企业的管理办法,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国家、自治区、固原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入推进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主体成长、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根据自治区《关于坚持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针对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和科技服务,构建创新创业与经营服务相结合的机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咨询服务、普及推广、培训教育相结合的功能,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延伸链条、拓展范围、深化层次、提升水平。

五是实施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针对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坚持集聚、绿色、融合、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要求,以黄芪、黄芩、柴胡、秦艽等中药材为对象,以技术开发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服务为主要途径,创新中药材生产、加工、流通关键技术,突破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驱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推进中药材产业关键技术研究。研究黄芪、黄芩、柴胡、秦艽中药材良种繁育、耕地种植、林地间作、精深加工、废弃物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中药材产业集聚、绿色、融合、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技术,构建集品种与产品、农(工)艺与方法、装备与软件、规程与标准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

其次,推进中药材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创建黄芪、黄芩、柴胡、秦艽中药材耕地种植、林地间作、资源规范化修复、种苗繁育、产品标准化加工、产品信息化营销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构建结构稳定、学科配套的中药材产业技术培训师资队伍,开展统筹安排、方式多样、注重实效的中药材产业技术培训活动,转化黄芪、黄芩、柴胡、秦艽中药材良种繁育、耕地种植、林地间作、精深加工、废弃物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中药材产业集聚、绿色、融合、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科技成果。

再次,推进中药材产业公共技术服务。推进质量管理服务,整合质量检测资源,构建资源共享机制,为中药材生产、加工、流通提供质量检测服务。构建宁夏六盘山区主导产品、重点产品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对主导产品、重点产品中药材繁育、种植、加工、流通过程实施质量追溯监管。推进市场信息服务,创建中药材产业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采集发布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市场信息,预测预报市场行情,提供市场信息咨询服务,指导生产经营者应对价格波动、缓解市场风险,提升中药材产业数字化水平。推进资源保护服务,依托宁夏(隆德)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站,采集、监测、统计分析并向国家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中心提供基本药物原料中药材产量、流通量、质量和价格信息。建立划区轮育轮采的中药材林地间作基地、中药材野生资源修复基地。

十四、如何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中药材产业集聚发展。集中培育中药材主导产品(黄芪)、重点产品(黄芩、柴胡、秦艽);培育中药材优势产区——半阴湿土石山地湿中生中药材生产区、半干旱黄土丘陵旱中生中药材生产区,推进中药材主导产品和重点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中药材主导产品和重点产品耕地种植面积占中药材耕地种植总面积的70%,林地间作面积占中药材林地间作总面积的100%

推进中药材产业绿色发展。建立划区轮育轮采的中药材林地间作基地26万亩,建立定向抚育、围栏封育、划区轮育轮采的中药材野生资源修复基地30万亩,种植花卉中药材2万亩。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广运用测土配肥、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技术。推进中药材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推进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创建以规范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信息化流通、产学研结合为特征的中药材产业技术示范园区,创新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体制与机制,推进中药材产业生产、加工、流通、技术创新环节纵向融合发展;引导中药材产业创新、集聚、绿色、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横向融合发展,驱动中药材产业与健康养生、文化旅游、生态经济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

推进中药材产业数字化发展运用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创建中药材产业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创新中药材产业信息服务技术与移动便携式设备,推进中药材产业数字化经营管理;构建中药材产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进中药材产品在线流通。运用网络资源和智能标签、条形码、射频等信息技术,构建中药材主导产品、重点产品产销全过程质量可追溯体系。

推进中药材产业标准化发展。推进主导产品中药材生产基地GAP备案和中药材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推进中药材加工企业GMP、(ISO9001)、(ISO14001)和生产许可认证;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技术质量标准,研发宁夏六盘山区中药材产业生产、加工、流通技术规程与产品质量(地方)标准,构建覆盖中药材产业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和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技术标准体系。

推进中药材产业品牌化发展。集中培育宁夏六盘山区中药材主导产品(黄芪)、重点产品(黄芩、柴胡、秦艽),打造中药材地域品牌;申请中药材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培育三无一全中药材品牌产品、著名商标中药材加工产品;整合中药材品牌宣传资源,构建六盘山中药材推介机制,集中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支持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名特优新产品品牌、区域公共品牌。

十五如何保障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顺利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机构,固原市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科技、发改、财政、工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扶贫、商务、经济合作等部门和金融机构为成员单位的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审批实施方案,凝聚产业资源,落实扶持政策,组织成员单位各以归口项目为依托,协同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实践纲要,固原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就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阐明总体要求,安排重点任务,部署保障措施,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制定实践纲要。

落实政策措施加强招商引资,扎实推进湖北长江医药集团宁夏长药良生制药有限公司宁夏六盘山中药大健康产业园新建项目。在扶持现有中药材产业骨干企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申报项目、金融支持、科技服务等优惠政策,引进外埠投资创建中药材加工企业。对引荐落实外埠投资的机构和个人给予奖励。强化项目支撑围绕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找准政策对接点和切入点,精心策划、论证、储备和申报一批重大项目,集中支持打造品牌的主导产品(黄芪)中药材种苗繁育、耕地种植、林地间作(GAP)基地建设,企业(GMP)认证与技术改造,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等,依托项目支撑落实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任务。

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多元投资机制,探索专项担保模式,开辟银企金融合作途径,扩大贷款信用额度,解决农民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各部门按其业务渠道安排项目资金、捆绑实施项目,协调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经营者投资为主体,银行贷款为补充的多元投资机制,分门别类拓展投资渠道。创新龙头带动机制坚持抓中间(企业)、带两头(农户、市场)的思路,培育规模大、起点高、产品市场前景好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引导企业发挥培育品牌、开拓市场、组织农户、孵化基地、吞吐产品、抗御风险的龙头带动功能,发挥前拓市场、后牵基地、创新技术、构建机制的枢纽作用,提高技术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组织化程度。创新技术服务机制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经营等机制与农民或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中药材产业第一线开展技术咨询服务。运用市场机制培育科技服务企业,尝试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探索技术推广多元化、技术支撑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开辟技术服务融入经营过程的途径,构建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

优化管理服务加强服务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工组织企业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构筑生产基地、培育加工企业、完善流通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协同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管理定期召开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席工作会议,就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通报进展情况、讨论推进措施,组织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解决制约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图片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政策问答:您还可通过“领导信箱”写信界面选择咨询后提交需要咨询的内容,相关责任部门会为您详细解答。

点击提交留言

打印: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