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方式 | 文字方式 | 生成日期 | 2023-03-01 |
来源 | 固原市交通运输局 | 解读单位 | 固原市交通运输局 |
标 题: | 文字解读:《固原市交通运输局打造现代交通执法体系试点实施方案》 |
现将《固原市交通运输局打造现代交通执法体系试点实施方案》进行政策解读。
一、制定依据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黄河流域公路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交规划函〔2021〕365号)《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宁夏试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宁交函〔2021〕364号)及《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交通强国建设宁夏试点任务2022年计划分工》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固原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制定《固原市交通运输局打造现代交通执法体系试点实施方案》( 固交发〔2023〕7号)。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两个市场监管办法”,综合运用“预防、日常、重点、专项、信用”五种监管手段,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制度体系,完善跨领域、网络化、全流程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现代治理模式,提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治理格局,为全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固原力量、擘画固原篇章。
三、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瞄准构建现代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管体系,科学组织实施2023年试点任务,提升执法队伍素质、提高案卷制作水平,规范执法工作机制,提高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力争实现有效成果,建成运作协调高效、执法行为规范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运行机制,基本实现执法管理全过程在线化、系统化、网络化,在执法体系建设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四、工作任务
以四项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1-2年时间,交通综合执法体系、运行机制建设取得有效进展,综合执法管理制度基本健全,执法队伍素质明显提升,交通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基本实现执法管理全过程在线化、网络化,在执法体系建设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一)建立健全交通运输法规制度体系。(2项任务)
1.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和落实。严格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交通运输部门规章,全面梳理和清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推进《全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全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流程执法文书规范样本》《宁夏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裁量权裁量基准》等制度实施。结合固原实际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记录手册(试行)》、《行政执法监督细则》和《农村公路执法监管办法(指南)》,确保“两个市场监管办法”落实落地。
2.建设法规制度数据库平台。积极和区厅相关处室对接,全面梳理行业法规、地方部门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创建线下行业法律规范制度“图书馆”。整合优化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现有数据平台,建立交通运输法规制度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管理。依托“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政府网站等平台,全面落实执法公示制度。结合指挥调度平台系统,完善末端信息推送,为交通普法宣传提供信息平台。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各类制度规范得到有效清理,交通执法领域制度短板及时补齐,制度规范更加完善,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建成法规制度数据库平台,完善相关模块和功能,及时更新和充实数据库内容,实现执法一句的信息化管理。
(二)全力打造新型执法监管治理体系。(2项任务)
1.理清交通执法监管职责。全面理清固原分局和支队、支队与各县大队、行政执法与业务管理、事前行政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的职责分工,避免出现执法“盲区”。巩固“强基”“利剑”“护航”“五清”等专项行动成果,强化片区交通领域执法监管工作机制,完善与固原分局、各县大队纵向协同机制,强化与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横向联动机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大交通”监管格局。制定落实重大疑难案件移交、跨区域案件联合办理机制。
2.构建新型执法监管体系。加快推进职能转变,牢固树立由“管系统”向“管行业”再向“管市场”转变发展思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行政职能、监督执法、日常事务分项设置。加快融入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将交通运输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市政府政务大厅统一办理,真正实现“一场所一窗口”。持续完善“一单两库一清单”,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息化监管为支撑、信用监管为基础的交通运输新型监管体系,推动“执法+信用”深度融合。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行业主管部门、执法机构和其他管理机构之间职责全面理清,业务流程全面规范,执法体制健全完善;各项事权进一步明确,行业管理“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日常监管更加规范,信用监管初见成效;科学长效的新型执法监管机制初步建立,行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三)加快形成执法队伍建设培训体系。(2项任务)
1.推动执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坚持执法队伍政治属性,强化党建阵地建设,更新执法文化长廊,努力打造“交通运输党旗红、为民服务先锋行”党建品牌。严格执行“十严禁、八不准、四必究”和执法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风纪规范》,严格着装、仪容举止、用语、内务等风纪规范。科学设置执法岗位,清晰界定岗位职权和责任,实现与市级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组织领导、日常执法、法制审核、监督检查、内业勤务等工作相适应。优化执法队伍结构,严格执法人员准入,提高交通运输、法律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录用比例。开展干部梯队建设,抽调优秀执法人员到行政机关交流锻炼,打通下属事业单位与机关公务员调任渠道,进一步扩大执法辅助人员比例,提升一线执法力量。
2.推动执法队伍培训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深化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以两个市场监管办法解读、五个专项行动研讨、执法案卷制作、技能实操为重点,坚持“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研讨交流和观摩学习相结合,突出以练带学、以练带训。联合区属驻固单位组织开展全市交通执法队伍集中教育培训、业务讲堂和送课下基层活动。依托全区交通运输系统执法考试题库,开展日常答题练习,坚持每月不少于20天,每天不少于30道题的“线上答题”。落实每周五学习机制,邀请专家、教授、军事教员,开展辅导讲座、业务练兵活动,切实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和水平。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执法队伍精神面貌进一步改观,执法风纪严格规范,队伍形象明显提升;执法队伍专业结构明显改善,队伍建设“四化”取得显著成效;培训教育内容、方式进一步优化,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执法人员素质能力、业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四)着力构建执法信息化和装备体系。(2项任务)
1.推进执法信息系统建设和整合优化。加快推进交通执法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升级改造,多方争取资金和项目,整合优化治超站联网系统、非现场执法系统、远程指挥调度系统、电子围栏系统,推进农村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积极探索运输服务领域“信易+”服务,推动“执法+信用”深度融合。整合优化现有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平台,综合应用“交通运输执法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综合执法“一张网”。
2.不断提升执法装备水平。推进“四基四化”建设,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改造提升办公场所,完善执法问询室、装备室、研判室,实现执法站所标准化。加强移动执法、非现场执法等装备智能化建设,尝试将执法装备纳入新型基础设施统筹规划。试点开展远程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按照每人一部对讲机,构建覆盖全市的指挥对讲平台。建设执法车辆电子围栏系统,实现执法轨迹留痕、实时位置定位、超速出栏报警、执法里程记录等功能,做到执法车辆统筹调度。加强交通应急处置专业装备、设施、队伍建设,提高交通执法应急处置能力。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宁夏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全面推广使用,建成固原市交通运输信息调度指挥中心,完成执法领域各应用系统建设和整合;执法装备配备数量和质量得到有效加强,基本满足执法人员日常执法需求,执法装备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执法效能明显提升;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建设基本完成,其他执法信息化建设取得有效进展,“互联网+执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执法科技化水平明显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