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固原市委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固原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中共固原市委办公室 发表日期:2020-05-06 14:10
打印:

固党办〔2020〕26号

各县(区)党委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办(局),市直各局委办,各人民团体、直属事业单位,中央、区属驻固各单位,各国有企业

现将《固原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固原市委办公室

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56

固原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根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关于转发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文明办〔201931号)要求,我市全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制定如下方案。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任务,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精神风貌,更广泛、更有效地激发凝聚人民群众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力量。

坚持思想引领,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团结一心跟党走。坚持群众主体,把工作基点放在基层,帮助群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坚持求真务实,充分尊重和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打造有特色、有影响的活动品牌。坚持资源整合,依托存量,不搞增量,统筹使用,协同运行,使县、乡、村和各单位之间互通有无、共建共享。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宣传教育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

二、扩大试点范围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安排部署,隆德县纳入全国试点县,原州区、西吉县、泾源县、彭阳县作为自治区试点县(区)开展试点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范围覆盖到全市各县(区),试点乡镇(街道)数量在原来7个基础上,拓展到所有乡镇(街道)(共65个),试点村(社区)数量在原来23个基础上,拓展建设146个示范村(社区),各县(区)要根据实际,紧密结合全面推行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统筹安排剩余行政村(社区)同步开展试点工作,确保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力争所有行政村都能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三、聚焦重点任务

(一)建设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组织基层党员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他们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基层群众更真切地领悟思想,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二)建设宣传宣讲党的政策的坚强阵地,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精准落地见效。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和对宁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帮助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引导群众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三)建设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社区落细落小落实。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讲好固原故事。全面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广泛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选树活动,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四)建设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推动志愿者在农村、社区沉下心、扎下根。健全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以基层群众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特困群体为重点,开展理论宣讲、法律普及、教育服务、科技科普、技术推广、文化惠民、移风易俗、家风家教、“扫黄打非”、体育健康、国防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实施“志愿新时代·建功新固原”“红马甲行动”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六盘蓝”志愿服务品牌,让群众在精准服务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五)建设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理想之地,推动城乡群众不断增强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入挖掘固原红色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建好用好村(居)史陈列室等基层文化阵地。落实《弘扬长征精神、发扬“三苦”作风的意见》,激励干部群众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凝聚实干苦干巧干的强大合力。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全民阅读、非遗展示等活动,提振群众精气神。

(六)建设弘扬时代新风的实践载体,推动乡风家风民风发生新改观。全面推行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增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把移风易俗作为着力点,大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陈规陋习以及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针对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习气,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和村规民约的作用,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完善工作机制

(一)健全三级组织。建立健全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级组织机构。试点县(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县(区)党委主要领导担任中心主任,中心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宣传部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试点乡镇(街道)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党委书记担任所长。试点村(社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党支部书记担任站长。各级组织要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各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二)健全工作制度。落实市级抓推进、县级抓落实工作制度。建立市文明委成员单位挂点联系县(区),市直和中央、区属驻固文明单位挂点联系乡镇(街道)工作制度。建立县(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包抓试点乡镇(街道)工作制度。建立县(区)文明委成员单位、文明单位挂点联系试点村(社区)工作制度。研究出台志愿服务奖励、嘉许等激励办法,健全完善志愿者登记、注册、计时等制度。

(三)落实基本保障。各县(区)要履行主体责任,科学合理调配使用各级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活动运转、人员培训、教材编印、软件研发、项目开发及志愿者人身保险、交通补贴、生活补助等保障性工作。市、县(区)财政部门要保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专项经费,将其列入每年财政预算,并对试点县(区)、乡镇(街道)给予重点支持。

(四)建立活动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按照“八有”(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设备、有经费、有制度、有计划、有资料)标准建设,在实践中心设立县(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实践中心采用实体化方式运行,完善保障措施。中心(所、站)建设不另起炉灶,不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统筹使用融媒体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着力提高公共设施综合使用效率。已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的村(社区),不再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牌子,未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的村(社区),继续办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为下一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夯实基础。

(五)整合盘活资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发挥统筹整合、指挥调度作用,整合现有的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和健康健身服务等公共服务资源,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利用城乡各类公共服务阵地,形成固定场所,完善活动设施,突出实践功能,提高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涉及各公共服务资源和阵地的机构、人员、设施等权属不变,依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

(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科学设置志愿服务运行流程,从严规范阵地、服务、培训、经费等管理。成立市、县(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统筹协调志愿服务工作。组建市级志愿服务总队,由市委分管领导担任总队长;建立市属各行业志愿服务分队,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分队长。建立县(区)志愿服务总队,由县(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队长,建立县(区)各部门(单位)、试点乡镇(街道)志愿服务分队,行政村(社区)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各级志愿服务队的日常管理由隶属的主管部门或单位具体负责统一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调度。各级志愿服务队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七)抓实工作载体。将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作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载体和特色工作。各县(区)、乡镇要总结提炼试点经验教训,查漏补缺,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针对各村(社区)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社会状况、风俗文化以及基层组织治理能力方面的差异,根据季节性变化和农村(社区)阶段性工作重点,因地制宜设置积分项目,动态管理积分内容,确保积分能最大程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群众真正成为文明实践的主体,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者。探索建立长效常态的精神、物质双重激励机制,让群众成为文明实践的受益者,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八)明确工作职责。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工作,负责县(区)文明实践的工作规划、教材编写、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服务项目设计、组织引导、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等工作,依托各类平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村民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实践活动。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明确领导责任。成立固原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和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文明委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县(区)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把握方向,把准定位,统筹推进。县(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第一责任,统筹谋划,带领乡镇(街道)、村(社区)“一把手”履职尽责,形成三级书记带头抓的工作态势。市、县(区)文明委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参与、主动作为,靠实挂点联系责任,形成多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大胆实践创新。要把中央和自治区的安排部署深化细化具体化,在建设模式、内容方式、管理运行上不搞统一模式,不搞一刀切突破陈旧思维和固有模式,积极探索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路径,结合泾源县“兴盛模式”,不断深化拓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应用“讲帮乐树行”工作方式,不断增强文明实践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建立文明实践中心同县(区)融媒体中心联通融通的有效机制,把中心(所、站)建设有机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

(三)严格考核监督。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纳入部门(单位)、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畴,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督导检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要把挂点联系和志愿服务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内容,作为评选推荐各类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的重要依据,引导试点地方积极稳妥、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四)强化氛围营造。市、县(区)新闻媒体要全面行动,开设专栏,开展专题报道,综合运用各类载体和阵地,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活动的宣传报道,积极营造各级高度重视、各界大力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及时总结推广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农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附件:

固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建设试点县(区)、乡镇(街道)和示范村(社区)名单

一、试点县(区)(5个)

1.全国试点县(1个):隆德县

2.自治区试点县(区)(4个):原州区、西吉县、泾源县、彭阳县

二、试点乡镇(街道)(65个)

1.原州区(14个):官厅镇、头营镇、张易镇、彭堡镇、开城镇、中河乡、三营镇、黄铎堡镇、河川乡、寨科乡、炭山乡、北塬街道办事处、南关街道办事处、古雁街道办事处。

2.西吉县(19个):吉强镇、兴隆镇、平峰镇、将台堡镇、新营乡、偏城乡、硝河乡、西滩乡、马莲乡、什字乡、火石寨乡、王民乡、兴平乡、白崖乡、震湖乡、沙沟乡、田坪乡、红耀乡、马建乡。

3.隆德县(13个):城关镇、沙塘镇、联财镇、神林乡、观庄乡、好水乡、杨河乡、陈靳乡、温堡乡、奠安乡、凤岭乡、山河乡、张程乡。

4.泾源县(7个):大湾乡、六盘山镇、香水镇、黄花乡、兴盛乡、泾河源镇、新民乡。

彭阳县(12个):草庙乡、红河镇、古城镇、新集乡、孟塬乡、白阳镇、城阳乡、冯庄乡、交岔乡、罗洼乡、王洼镇、小岔乡。

三、试点示范村(社区)(146个)

1.原州区(44个):官厅镇高红村、石庄村、阳洼村、薛庄村,头营镇石羊村、杨郎村、马园村,张易镇陈沟村、大店村、上马泉村,彭堡镇姚磨村、蒋口村、申庄村,开城镇下青石村、开城村、寇庄村、冯庄村、二十里铺村,中河乡红崖村、硝口村、中河村、庙湾村、上店村,三营镇甘沟村、孙家河村、金轮村、鸭儿沟村、团结村,黄铎堡镇黄湾村、和润村、何沟村,河川乡明川村、骆驼和村、寨洼村,寨科乡东淌村、蔡川村,炭山乡南坪村、古弯村,北塬街道办事处东关北路社区、文化巷社区,南关街道办事处宋家巷社区、西湖路社区,古雁街道办事处西环路社区、东海园社区。

2.西吉县(30个):吉强镇套子湾村、高同村,兴隆镇下范村、陈田玉村,平峰镇高赵村、张武村,将台堡镇西坪村、火家沟村,新营乡二府营村,偏城乡上马村、涵江村,硝河乡关庄村、新庄村,西滩乡何庄村,马莲乡罗曼沟村、张堡源村,什字乡什字村、玉丰村,火石寨乡沙岗村,王民乡姚坡村、周康村,兴平乡王湾村、堡湾村,白崖乡阳洼村,震湖乡李章村、孟湾村,沙沟乡叶沟村,田坪乡田坪村,红耀乡井湾村,马建乡刘垴村。

3.隆德县(46个):城关镇咀头村、西苑社区、红崖社区、南凤家园社区、隆观社区、隆泉社区、东关社区、南河社区、峰台社区、星火社区、竹林社区、吴山村、三合村、杨店村,沙塘镇许沟村、清泉村、锦华村、锦屏村、街道村、马河村,联财镇赵楼村、联财村、张楼村、恒光村,神林乡杨野河村、双村,观庄乡前庄村、大庄村、石庙村,好水乡红星村,杨河乡杨河村、串河村,陈靳乡新和村、民联村,温堡乡吴沟村、杜堡村,奠安乡景林村、梁堡村,凤岭乡于河村、李士村、齐兴村、冯碑村、薛岔村、卜岔村,山河乡王庄村,张程乡桃园村。

4.泾源县(8个):大湾乡杨岭村,六盘山镇刘沟村,香水镇下桥村、香水社区,黄花乡羊槽村,兴盛乡新旗村,泾河源镇冶家村,新民乡马河滩村。

5.彭阳县(18个):草庙乡新洼村、赵洼村、草庙村,红河镇韩堡村、文沟村、红河村,古城镇海口村、任河村、皇甫村,新集乡上马洼村,孟塬乡玉塬村,白阳镇中庄村,城阳乡杨坪村,冯庄乡小寺村,交岔乡关台村,罗洼乡罗洼村,王洼镇北洼村,小岔乡榆树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