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公开第三轮自治区党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16

字号: 打印: 分享到:


  

2024715日至83日,自治区党委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我市开展了为期20天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20241010日反馈了督察意见。固原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自治区党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美丽新固原的具体举措,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务实的作风、最严格的标准、最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整改。

《督察报告》共反馈我市4个方面12个类型的问题,细化分解后形成33个具体任务,其中需2025年完成24项,2026年完成2项,长期坚持7项。截至20253月底,所有整改任务按照序时进度推进,20256月整改销号的5项任务基本完成,剩余28个问题按序时进度推进,督察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一、总体整改情况及成效

(一)坚持高位推动,坚决扛牢整改责任。一是在思想上求市委和政府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推进生态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深思细悟、笃行不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市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研讨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必修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切实增强自觉践行的思想根基。二是在部署上求督察反馈意见后,市委和政府第一时间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整改方案起草工作。整改过程中,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政府分管领导17次研究整改工作,为抓好整改工作定方向、理思路、划重点、明措施。市县两级主要负责同志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多次深入整改一线,现场检查、调研解决整改中的疑难问题,对整改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亲自部署、重大事项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督办,分管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整改、扑下身子抓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三是在联动上求各县(区)严格履行属地责任,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落实在了抓问题整改上,各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把环保理念内化于心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织就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形成上下联动、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整改工作格局。

(二)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对表挂账销号。一是建立整改台账。聚焦反馈意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清单,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包抓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制度,每一项反馈意见均明确了市级包抓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和具体整改目标措施。同时,实行表格化、清单式、销号制管理工作机制,从点到面、由表及里,细化列出了119条有针对性地整改措施,建立了整改清单台账,为整改工作列出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开展专项检查。20249月对全市16家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进行了开机前指导检查;开展了机动车检测机构专项整治;20251月抽调全市生态环境系统20人,组成4个督查组,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领导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完成情况、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情况、自治区党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交办的群众投诉件办理情况、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专项整治情况等6个方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自查自纠,全方位现场核查核办,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反馈问题整改。三是强化督查督办。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6次带队实地督导督办破解重点难点问题,推进具体问题整改工作。同时,坚持定期调度,发挥两办查室会同市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督查、跟踪问效的工作机制,对重点问题第一时间下发督办单,实名通报、跟踪督办,有效传导整改压力,压实整改责任。先后下发整改督办单4份、工作提醒5份、督查通报2份。四是从严验收销号。市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强化统筹协调,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第三轮自治区党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县(区)、各责任单位严格对照整改验收销号标准,从严落实整改销号、档案整理、社会公示和结果报备等具体要求,强化对整改问题销号的评估验收,坚决做到真整改、真验收、真销号。

(三)坚持举一反三,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坚持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抓住关键环节,系统推进整改。一是围绕字下功夫。持续打好黄河几字弯固原片区攻坚战,高质量实施六盘山生态功能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推进森林生态、湿地生态、流域生态、农田生态、城市生态建设,不断扩大绿色空间、厚植生态优势,构筑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二是围绕字做文章。坚持精准、依法、科学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不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强化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细化四水四定举措,完善水库联蓄联调机制,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三是围绕字谋突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生态文旅特色市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扎实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和固原市林业碳汇试点,积极培育生态产业,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实两山转化文章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服务、生态文旅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四是围绕字强保障。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压实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全面排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建立问题台账清单,严格按照一站一策要求制定问题整改方案。针对建设垃圾、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的问题,起草了《固原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固原市固体废弃物非法倾倒有奖举报办法》,制定印发了《固原市城市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分工》,开展建筑垃圾存量治理,对排查出的建筑垃圾存量点进行逐一评估,根据存量规模、周边环境等因素,采用清理转运、原地平整绿化、资源化利用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理。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制定残膜回收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开展残膜回收督导检查,高效推进残膜回收利用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规范》要求,新建规模养殖场场区进行雨污分流,制定粪污资源化年度利用计划,确保蓄禽粪污安全处置。对全市兽医服务机构及养殖场进行全面进行了督导检查,督促制定兽用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逐步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建立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置的完整链条。

(四)强化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建立市级主流媒体定期公开、新媒体积极参与的宣传报道工作机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平台第一时间公开整改方案,及时公开整改进展信息,通报重点问题整改,对环境违法案件情况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强化宣传引导,打造了以丝路公园为基础的环保教育基地,广场空气噪声自动监测站利用环保大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关注环保、人人支持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问题整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整改任务虽完成了初步的治标之举,可对于隐藏于表象之下、因问题根源未除而滋生的衍生问题以及与核心问题紧密交织的关联性问题整改还不深入,后续精细化的攻坚行动亟待强化。

二是长效管理措施落的不够实。尽管部分行业规划出台了长效管理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未能贯穿始终,在持续推进、严格监督方面缺乏韧性,出现了抓一阵松一阵的现象,长效监管的机制运行与日常管理的结合点还找的不准。

三是档案资料整理规范性亟待提升。各责任单位在收集整改资料时严谨性把控不足,资料的完整性还有疏漏,档案的系统性逻辑还有欠缺,距离形成一套科学、规范、便于查阅的档案资料标准还有差距。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市将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扛牢整改责任,坚持以问题整改促环境改善,扎实做好反馈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

一是严把整改质量。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聚焦反馈问题,紧盯整改时限,坚持以查促改,常态化开展检查,一项措施一项措施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确保反馈问题按既定目标和时限要求有序推进。严格验收销号程序,建立群众信访件和反馈问题整改定期回访、现场复核制度,及时消除整改工作中的盲区和漏洞,确保所有问题按期见底清零。

二是分类施治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治、综合施策、一体推进,对已完成整改的任务,对照具体整改措施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对需要长效机制推进整改的,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行业领域管理制度,规范重点环节工作标准及流程要求,切实增强相关领域基础设施能力,做到整改一个问题、避免一类情况、规范一个领域;对需要工程项目推进整改的,加快工程进度,顺排工序、倒排工期,专人负责、跟进落实。

三是压实整改责任。各牵头单位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主动作为,积极加强与整改责任单位协调配合,形成整改的强大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两办督查室会同市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调度、督查、督办、通报,对整改不力,特别是对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确保按期高质量整改销号。

  

附件:固原市贯彻落实第三轮自治区党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反馈问题整改

      进展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