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40400011/2021-00068 发文时间 2021-07-13
发布机构 固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实施城镇居民收入提升行动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思路措施
实施城镇居民收入提升行动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思路措施

今年,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四大提升行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的意见》(宁党办〔2021〕49号)。作为承担城镇居民收入提升行动任务职能部门,市人社局坚决贯彻落实好区、市党委、政府部署和任务要求,成立了工作专班,工作责任明确,确保2021年全市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2156元,增长7%的目标。

一、进展情况

6月15日,自治区人社厅召开了全区人社系统城镇居民收入提升行动推进会,自治区人社厅厅长李晓波作动员讲话,市人社局主要领导在固原分会场上作了表态发言。提出“十四五”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318元,年均增长8%左右。根据区、市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及市领导批示精神,我局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及责任清单,分管副市长多次部署指导,听取汇报,市长两次组织专题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单位)意见建议,《清单》经政府常务会、市长专题会审定,对《清单》进行再次修改,对框架结构多次进行优化、内容多次补充完善,最终形成了《固原市城镇居民收入提升行动责任清单》(送审稿)。7月8日,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第1次会议听取对《清单》制定的汇报,并进行了审定。将以两办文件下发县区、政府相关部门执行。

《清单》聚焦自治区《实施意见》、聚焦我市城镇居民收入现状、聚焦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短板弱项三个方面进行制定完善。重点围绕《意见》提出的“四个夯实”、“四个确保”及16条具体措施,结合全市实际,进一步量化“十四五”期间全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目标、细化增收措施。

二、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短板弱项

一是城镇居民就业压力大。本地企业工厂少,可提供就业岗位有限,就业渠道窄,高校毕业生、“4050”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难,每年城镇劳动力约9万人需要就地就近就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压力大。

二是创业带动能力弱。全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只有23个(每个基地入驻企业至少30户),带动就业5600多人,每户企业带动就业只有8人左右,创业层次低、规模小、带动就业能力不强。三是转移净收入水平低。202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1408元,比全区低5281元,主要原因是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跟不上。四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偏低。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月养老金183元,比全区平均水平低25元;五是产业发展层次低、二三产发展滞后,服务业发展存在堵点。全市高品质旅游、教育、医疗、购物、养老等方面供给不足;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金融和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市场需求较少,生存空间小,难以做大做强。六是财产净收入基数小、比重低。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任务

(一)提升工资收入水平扩增收。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转移就业专项促进计划,深化闽宁等东西部劳务协作,培育壮大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组织开展“点对点”精准输送,每年新拓展劳务基地10 个,每年实现稳定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30万人次(20万人)。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每年开发不低于1000个就业见习实习岗位;实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计划,每年开发1000个城镇公益性岗位;实施产城融合转移就业计划,依托市县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壮大纺织服装、特色农业、生态经济、文化旅游“四大产业”,新提供不少于8000个就业岗位,确保“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以上。着力提高工资收入水平。紧盯产业、市场、企业需求,围绕四大产业、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支持用工企业开展订单式、定向精准培训,推动城乡劳动力转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落实就业补贴政策,开展农民工工资欠薪专项整治行动,每年精准技能培训2万人次。到202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达到33680元,年均分别增长6.1%。着力促进创业带就业。实施“引凤还巢”和“回归六盘”工程,创建国家和自治区级 “双创”示范基地、企业“双创”平台、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引导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等各类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推动“打工潮”向“创业潮”转变,实现以创业带动增收。“十四五”期间,每年培育创业实体1400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亿元以上,创业带动就业6000人。

(二)提升转移收入水平保增收。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到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健全医保制度体系,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到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5%;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制度,提高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保障水平,到2025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65万人和16.5万人。落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增、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政策,提高城乡居民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到2025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3325元,年均增长18.6%。加强城镇困难群体救助。加强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难群众住房、医疗、就业等基本生活救助,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织密兜牢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发展壮大慈善组织,鼓励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发展,充分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

(三)拓宽经营收入渠道促增收。实施“十强双百”工程,新培育10家产值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00家。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打造西南新区商贸服务、泾河源旅游服务业、固原义乌小商品城等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现代商圈、商业街区、中高端市场、大型物流等载体,发展壮大商贸流通、现代服务、建材通讯、医疗物质、物流运输等产业,大力支持“菜篮子”工程建设,鼓励发展特色民宿、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医养康养等城市新业态,培育一批个体户、小老板、小商贩等市场主体,每年提供就业岗位年1万个以上,拓宽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渠道。到2025年,城镇居民人均经营收入达到4875元,年均增长13.6%。

(四)拓宽财产收入渠道活增收。支持居民财产向资本转移,引导参股创办企业或出资入股、联合投资建设经营风险小、预期回报好的经营项目,提高居民股权红利收入;鼓励居民利用闲置资金投资固定资产,支持居民盘活闲置资产,增加不动产收益;鼓励居民投资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增加资本市场财产性收入。到2025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2440元,年均增长18.2%。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