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40400005/2023-00026 发文时间 2023-04-04
发布机构 固原市教育体育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28年“长征”路 在“行走”中培根铸魂 ——记固原市第二中学、弘文中学学生“徒步百里祭英烈”活动
28年“长征”路 在“行走”中培根铸魂 ——记固原市第二中学、弘文中学学生“徒步百里祭英烈”活动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今年4月1日凌晨4时30分,伴随着嘹亮的歌声,固原市第二中学和弘文中学2300余名师生,从固原市区出发,徒步前往彭阳县古城镇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缅怀革命先烈。

74年前,任山河战斗打响了“解放宁夏第一仗”391名英烈迎着雨雪冰雹,顶着枪林弹雨用刺刀挖脚坑,抓着草坑往上冲与敌人英勇战斗最终长眠于任山河展现了崇高的革命精神

74年后的今天2300余名师生爬坡过坎、翻山越岭一路互相鼓励,一路用心体会留下年轻的脚印和嘹亮的红色歌声清明节徒步百里祭英烈活动始于1995年的固原二中,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和固原教育的需要,曾经的固原二中已改革发展为今天“一母同胞”的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虽然各自承担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使命有别,但对“不到长城非好汉”革命精神的传承却始终如一、代代相承,至今已坚持了28年

28年,108里,固原市第二中学、固原市弘文中学学生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感悟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两所学校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打通小课堂与大社会的联络,以综合活动为抓手,以经历体验为方式,让革命历史传统与当代青少年成长充分对接,从而涵养精神、磨练意志,形成核心素养,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不断走深走实,入脑入心,走出了一条红色教育的新“长征路”。

走出小课堂  走向大世界

108里蹚出红色教育新天地

如果说,当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军队为了新中国,走出了一条荆棘且曲折的“长征”,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那么,今天的青少年如何继承革命遗志,发扬红色精神,担承历史使命?固原二中、弘文中学的学子们选择走出课堂的小天地,走向社会的“大课堂”,在革命者曾经战斗过的路上,追寻着熔铸在固原人血脉中的“红色记忆”,走出了时代青少年的壮志和豪情。

在两所学校师生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2021年的任山河之旅。

当日,雨雪交加、寒风刺骨。那擎着红旗浩浩荡荡的长队,那此起彼伏高亢励志的红歌,壮行在任山河的路上,踏出新时代新“长征”的壮美画卷。那雨雪交杂、泥泞漫道的征途上,师生拄拐杖、手拉手、扶弱小、喊着口号翻山越岭、奋勇前行的身影;那跌倒了扶起来、走不动了拉起来,满身是泥的坚持,绑着绷带的伤痛,仿佛再现了战争年代的艰难“长征”。所不同的是,如今的“长征”是这样一所学校和千百师生主动的选择,积极的响应,执着的行动。他们知道“征途”的不易,他们深刻体验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与苦痛,但他们困倦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因为在路的尽头,长眠于地下的烈士“革命理想大于天”的精神的感召;在跋涉的路途上,有28年来不放弃不抛弃团结向前的团队精神鼓舞,还有父母、师长的鼓励和期许始终伴随。这是课堂上不可能学到、也无法体验的真实。

108里路走向尾声,当星空之下城市的车水马龙和万家灯火热烈的拥抱,仿佛一场战斗的胜利,又似脱胎换骨的“重生”,身体与精神的不断冲突中,终于以“回家”的姿态宣告胜利。

而行动的胜利之后,还有思想的再提升,文字的再反刍。于是,一段段精彩的文字、动人的故事、深度的省思,在切身体悟之后,化成一篇篇带着温度的作品,再次引发师生和家长对于新时代“长征”路以及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思考。《红色精神永存》《青山有忠魂 吾辈当自强》《刻在心间的墓碑》《我们的长征》《永远铭记》,举不胜举的佳作,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学生们责任担当、红色传承的使命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的情怀。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长征会师纪念园视察时,向全党全国发出“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的伟大号召。

固原二中、弘文中学牢记领袖嘱托,年复一年的坚持和体验,宣告着固原教育人走好“新的长征路”的勇气与毅力。可以说,这108里长的山路,通向的不仅是任山河烈士陵园,还青少年学生更加坚定勇敢的内心。用脚步丈量红色足迹的艰辛,身体力行感受革命精神的伟力,在与历史的链接中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真切感受信仰信念的力量……

“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也在这一次次“长征”接力中,成为青少年和成长最好的滋养

传道需体验  身教胜言教

28年打磨一堂思政教育

教育人的作为,常常蕴含在一言一行中。教育使命的担当,又默默构筑在经年累月的坚持里。从最初发起“徒步百里祭英烈”的扫墓活动到如今“党史学习教育暨社会综合实践课”的拓展延伸,固原二中人将一项特殊的教育活动坚持了28年,让一所中学的超前理念坚持走出了一座城市红色教育的“网红”格局。

而在这条传承使命的路上,每一年,都有校长的亲自带领,都有高一、初一师生携手共进,一日往返徒步108里,总是在挑战“不可能”——能够在学生时代体验重走“长征路”的艰辛,事后想来都会成为每一个经历者的人幸运和宝贵“财富”。当年,那一路行来有多艰难,后来的回忆就有多感慨;那时岁月有多大争议,如今就有多传奇。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项“传奇”事业已经走过了28年。

1995年,时任校领导不甘也不信新一代中国青少年成为“倒下的一代”,更不愿意让教育困守在学校的一隅之地,让红色传承、历史使命停留在口头,于是冒着被社会质疑和诟病的风险,毅然决定将每年一度的清明祭扫活动,从城区的公园延伸到具有典型纪念意义的任山河烈士陵园,将一次常规的集体活动深化成为具有体验价值,联动家校、学校与社会机构,考验身心的革命教育行动。这样的行动中,校长做领头羊,党员干部、班主任与学生同甘共苦……

更为难得的是,虽然校长换了几任,相关负责人不断调整,但行走的种子已然播下,“长征”的誓言不曾动摇28年来风雨无阻——虽然2020年因为疫情不得不中断行动,但随后的2021年,未能如期徒步百里的初二、高二年级学生,重又踏上征途,完成了一次“长征”的接力。

在这场持续28年的接力中,每一次活动前期,学校积极作为,充分的体能训练和思想动员工作,使学生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坚韧的意志;思政课、班会课、动员会的革命传统教育、任山河历史回顾,新时代党史学习与精神传承的探讨,让每一次出发都做足准备。

进路上,“团结就是力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欢歌代替艰难,笑脸代替疲倦;红旗招展、引领方向,团队“作战”、互助协作,坚持的磨砺、前行的执著,成为学生时代最值得铭刻的时光;而学校有先遣队探路、有交警分局和蓝天救援队全程协助、有校医随行、应急车辆救援,还有后勤保障、沿路督查,“隐形”的预案和防护让一场轰轰烈烈的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风险降到最低……

祭奠仪式上,奏唱国歌、敬献花篮、默哀致敬、重温入党誓词、代表致辞、瞻仰烈士墓、擦拭墓碑等有条不紊。党员在前做表率,引领青年团员和全体师生肃穆仰望,荡涤灵魂……

活动结束,一篇带着身体力行的思考与感悟的文章,一场团队的总结与分享,一系列承载教育心血与红色印记的作品集、作文选到处传阅,甚至还有越来越多各级各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以至于2021年的百里徒步行动,短短几天时间全网相关报道超过万条,新浪微博话题“学生徒步108里为烈士扫墓”阅4057.7万,各类新媒体覆盖网民超16亿,俨然成为一场全民关注的大事件。今年的徒步祭英烈活动报道,再次成为热点,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官网转发。

实践证明,这堂社会综合实践课既有体会红军长征艰难与伟大的与有荣焉,也有拿出行动缅怀先烈的光荣与自豪,更有对家国大爱的深层次理解和感悟,是六盘儿女甩掉贫困与落后,奋进新时代的生动诠释,对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影响深远,受益一生。《人民日报》也在报道中点赞:对于曾经参与过的学生来说,这场“征途”不仅是他们青春无法磨灭的记忆,还在成人后继续为他们提供不竭动力。

如今,徒步百里祭英烈活动,已经成为固原二中、弘文中学28年不懈坚持打造的一堂党史学习教育课,一张西部红色教育的特色名片。

几代人传承  万颗心坚守

一座城谱写新时代红色凯歌

历史总能形成互文,精神总在中华儿女身上传承。

1996年清明节,固原二中初一学生徒步54公里祭英烈,张红梅曾是其中一员。长大后,张红梅成了固原二中的一名教师。那段路她又陪着自己的学生走了3次。“每次出发前,我都会告诉孩子们,这徒步祭英烈的54公里路,将是你们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路。”

2021年4月2日,张红梅又和她的儿子、在弘文中学就读的方昱皓一起徒步赴任山河祭英烈。回家后,儿子告诉张红梅,他一瘸一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鞋子已经被泥浆包裹得不成样子,但正是这两腿泥浆,让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是一名英雄。

2006年还是初中生的邢懿婧徒步赴任山河缅怀烈士时,她可能也不会想到,15年后她作为弘文中学的一名教师又带着学生重走了这段“长征”路。“孩子们不畏雨雪,滑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行,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有先烈们的革命精神砥砺我们的意志,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就不会怕吃苦。”

而活动结束后父母竖起的大拇指和由衷的夸赞,也让固原二中学生王茜久久难忘:“都说‘00后’娇生惯养,你们用行动证明了你们是好样的!”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当看到学弟学妹们顶着风雪负重前行,往届毕业生冯旋顿悟学校28载坚持的意义:“是向革命烈士致敬,是在赓续红色基因,是践行长征精神,为初心而奋斗!”

28年来,父母与子女同走一条“长征”路的“巧合”,有师生携手写下不同年代里百里徒步的深刻记忆,也有兄弟姊妹在固原二中接续行走的生动故事,有同事亲朋共同回味那场艰难体验的难忘时光……

育苗先育根,育人先育心。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最好的教育是亲身经历。在固原二中的教育行动中,每一次身处其中的磨砺与感悟,总能让青少年学生深刻铭记;而多年以后,走过的青春就成了最好的记忆;同学的问候也多了共同的回味;当年看似难堪的“笑话”,却成了成长路上最好的风景。

在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这项活动早已经超越了活动本身,对于徒步百里的学生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磨砺意志、挑战自我的过程,更是一次学习党的历史、聆听革命故事、接受红色教育的难得机会。对于学校而言,从长途磨砺、祭扫活动的德育,到整合班会课、思政课、作文课的特色项目,再到对接研学旅行、深化党史学习、融合体育美育的深度红色教育行动,实现对学生的信念、价值、道德、人格、健康等必备品格的综合培养。

对于社会而言,从不理解到关注、助力,再到自由的传播、高度的赞赏,让每一天清明节的青少年“长征”队伍,成为一座城市最具轰动效应教育事件,也影响着众多家长不断改变思维、调整教育理念,发现孩子潜力……因为这样的“长征”路,很多父子、母女可能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找到了共同的精神话题;曾经的师生、如今的同事,也可能再次走上这条并不平坦的路,重新理解一次远足的教育价值。这是108里造就的神奇,也是清明祭扫和烈士精神的当代价值。它伴随着一代大人成长,也一次次用真实励志的风景感动这座城市。

“正如他们所言,这108里路,是感念先烈创造幸福生活的路,是感悟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路。所以,我们必须走好新的长征路,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工作,刻苦学习,顽强拼搏。”弘文中学党支部书记任皓说。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秉持这样的“初心”,28年来,固原二中的人事变化,管理调整都不曾影响行走的自觉;完全中学的分离、办学格局的变化,也没有影响分校区的共同行动。这一越来越成熟的百里徒步祭奠英烈”,以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伟大号召,不断感悟曾经的一往无前、不畏艰险,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坚定信仰、获取力量,继承先烈遗志,永葆战斗精神,28年从不停歇的“行走”诠释坚持坚守的力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