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40400003/2019-00032 发文时间 2019-01-17
发布机构 固原市乡村振兴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关于对泾源县脱贫退出进行核查评估的请示
关于对泾源县脱贫退出进行核查评估的请示

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泾源县辖7个乡(镇)96个行政村,总人口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万人,占90.7%。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883户33704人。2014年以来,泾源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统筹推进、合力攻坚,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61亿元,大力实施基础提升、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综合保障性扶贫等重点项目,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按照贫困县脱贫退出程序,泾源县对脱贫退出进行了自评自验,2018年泾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8783元;全县有7624户32910人实现了脱贫;8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收入等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全县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均为0,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26.7%下降到0.73%;群众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认可度在90%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贫困县脱贫退出要求。

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贫困退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宁党办〔2018〕100号)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18年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宁开发〔2018〕27号)要求,经泾源县人民政府申请,固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泾源县脱贫退出进行了初审。

一、市级初审工作开展情况

固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泾源、隆德、彭阳三县脱贫退出工作,研究制定了《隆泾彭三县脱贫退出市级初审工作方案》(固扶发〔2018〕8号),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初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三县脱贫退出初审领导小组,组建了泾源县脱贫退出市级初审工作组,抽调19名市直机关行业部门干部,分3个工作小组,对6个乡镇7个脱贫村和3个非贫困村405户(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224户、非建档立卡户181户),围绕“脱贫村及非贫困村各项指标达标情况,脱贫户和非贫困户‘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达标情况,‘三率一度’达标情况及脱贫攻坚工作‘三落实’”等四个方面,通过抽样入户调查、查阅档案资料、与县乡村干部座谈等形式,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初审。

二、脱贫退出指标完成情况

(一)脱贫户“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达标情况。据泾源农调队数据,2018年泾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8783元,建档立卡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0元以上,草畜、苗木和劳务收入是这些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从抽样调查情况看,100%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全县脱贫户家庭有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阶段均无失学辍学学生,农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0%,安全住房有保障,“三保障”全部达标。

(二)抽查村各项指标达标情况。被抽样的7个脱贫村和3个非贫困村全部通硬化路,全部通客车;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饮水安全保障率达到100%;每个村农户全部通生活用电,每个村都通动力电;每个村都有标准化卫生室;致富产业主要以草畜、苗木、劳务产业为主,且向中药材、中蜂、旅游等多元化发展,脱贫户产业覆盖面达到90%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3万元以上。

(三)“三率一度”达标情况。共抽取7个脱贫村和3个非贫困村脱贫户224户、非建档立卡户181户。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脱贫户错退率为0,非贫困户漏评率为0。抽样村中,总户数2378户9253人,还有26户79人不能实现稳定脱贫,初步测算贫困发生率0.85%。据调查,建档立卡贫困户均享受到了多种扶贫帮扶项目,通过县级访谈、村级访谈和对405户样本户进行调查测评,共475名干部和群众代表、样本户对帮扶工作的认可度为100%。

(四)“三落实”执行情况。一是责任落实。从抽查情况看,泾源县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市党委政府的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不懈推动任务落实。县委书记、政府县长每月至少5个工作日抓脱贫攻坚工作,并遍访了所有贫困村,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村“两委”和第一书记走遍了贫困对象。确定帮扶责任人1694名,下发了《泾源县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向96个行政村驻村选派了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实行“县统管、乡主管、村协管”三级管理制度。二是政策落实。从抽查情况看,泾源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 和“两不愁三保障”,先后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泾源县2017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及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实施方案,确保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三是工作落实。从抽查情况看,泾源县经过2015-2018年多次复查复核、查漏补缺、动态调整,精准识别贫困对象7883户33704人。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61亿元,高标准完成了各类重点工程。加强扶贫资金监管,项目资金使用县乡村公示公告率达到了100%。

通过对泾源县脱贫退出初审工作结果的汇总分析和综合评价,泾源县贫困户均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84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三率一度”脱贫指标均符合贫困县退出标准。2019年1月15日,经固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9年第1次会议审议通过,泾源县符合脱贫退出条件,请求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进行核查评估。

妥否,请审示。

附:1、泾源县脱贫退出初审工作报告

    2、泾源县人民政府关于贫困县退出的请示

    3、泾源县脱贫退出自评报告

    4、关于泾源县贫困村脱贫出列的自评报告

    5、隆泾彭三县脱贫退出市级初审工作方案

    6、关于泾源县8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的批复

    7、泾源县8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公告

    8、固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8〕5号会议纪要

    9、固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8〕6号会议纪要

   10、固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9〕1号会议纪要


泾源县脱贫退出初审工作报告

按照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贫困退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宁党办〔2018〕100号)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18年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宁开发〔2018〕27号)要求,固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泾源县脱贫退出工作进行了初审。从初审情况看,泾源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市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推进脱贫攻坚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显著改善,并详细制定了后续帮扶计划和巩固提升工作安排。到2018年底,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26.7%下降到0.73%,脱贫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无漏评和错退户,群众认可度达到90%以上,8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综合平时督促检查掌握的情况和泾源县自评自验情况,我们认为,泾源县具备脱贫退出条件,请求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进行核查评估。

一、初审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1月2日,泾源县人民政府向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上报了《泾源县人民政府关于贫困县脱贫退出请示》(泾政发〔2019〕1号)和自评报告,申请对本县脱贫退出进行市级初审。1月3日至10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泾源县脱贫退出市级初审工作。

(一)精心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泾源、隆德、彭阳三县脱贫退出工作,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进行专题部署,研究制定了《隆泾彭三县脱贫退出市级初审工作方案》(固扶发〔2018〕8号),成立了固原市三县脱贫退出市级初审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组建了三县市级初审工作组,由市级领导任组长、市直部门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抽调市直行业部门业务骨干、精兵强将,其中泾源县初审工作组共19人。召开贫困县脱贫退出市级初审工作动员会议,开展初审工作培训,确保初审工作质量。

(二)紧扣初审内容。1、脱贫村及非贫困村各项指标达标情况。以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以内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主要核查行政村通硬化路、所有农户有安全的饮用水、通电、有标准化村卫生室、有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有村集体经济收入6项指标完成情况。2、脱贫户和非贫困户“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达标情况。一是脱贫户重点核查:以户为单位家庭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自治区要求2018年按3400元/人.年掌握);稳定实现不愁吃(含有安全饮水)、不愁穿;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失学辍学;家庭成员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安全住房5项指标完成情况。二是非贫困户重点核查:未纳入建档立卡的“低保户、危房危窑户、重病户、残疾人户、无劳动能力户和单双老户”“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情况,看是否存在漏评户。同时在抽查的样本村中选定2个村民小组,普查排查疑似漏评户情况。3、“三率一度”达标情况。主要核查全县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综合贫困发生率和群众认可度4项指标。4、脱贫攻坚“三落实”情况。主要通过工作座谈、进村入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检查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情况。

(三)严格程序质量。按照“宁开发〔2018〕27号”市级初审“分县级自评报告审核、实地核查两个方面。市级抽调相关行业部门业务骨干组成审核小组,认真审查拟退出县县级自评报告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市级组建实地核查队伍,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对照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指标与标准逐项检查”的要求,我市严格按照程序、坚持标准,扎实认真开展初审工作。1、听取汇报。听取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脱贫攻坚总体工作情况汇报,就初审工作有关事项作出说明、提出要求。2、审查县级自评报告和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市初审工作组抽调的市直行业部门业务骨干审查县自评报告和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主要审查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部署、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改善、后续帮扶计划及巩固提升工作安排等工作落实及完成情况,查阅县级脱贫退出档案资料(特别是重点行业部门档案资料)。3、开展集中访谈。一是组织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分管领导,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10人(重点行业部门),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5人、乡(镇)分管扶贫工作副乡(镇)长5人、扶贫专干5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3人,开展县级访谈,了解各级干部掌握精准扶贫政策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并进行认可度测评。二是随机抽取一个乡镇(大湾乡),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10人、驻村第一书记10人、村级党员代表10人、贫困户代表5人、脱贫户代表5人、非贫困户代表5人,开展村级访谈,并进行认可度测评。了解村级干部和群众掌握精准扶贫政策情况、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听取意见建议。 4、进村入户核查。按照自治区关于贫困县退出市级初审抽查比例,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中”随机抽取贫困村、非贫困村,确定核查脱贫户和非贫困户数。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对泾源县贫困村脱贫出列抽取42个贫困村(占全县贫困村84个的50%)进行市级复查复审的基础上,又随机从另外42个已脱贫村抽取7个和3个非贫困村、405户(脱贫户224户、非贫困户181户)进行市级初审。主要对大湾乡档案资料、抽查村各项指标达标情况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档案资料情况、脱贫户和非贫困户达标情况及档案资料情况进行核查。一是入户核查:核查脱贫户(非贫困户)各项指标是否达标、查看样本户档案资料(包括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是否宣传到位,贫困户对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知晓率;《扶贫手册》填写是否严谨、规范、全面;精准扶贫各项扶贫政策措施是否落实到户)、进行认可度测评(群众对国家各项扶贫政策落实是否满意)。二是进村核查:整组普查(大湾乡武坪村四组、泾河源镇涝池村五组、香水镇思源村城边组)排查疑似漏评户;查阅村级档案资料是否规范齐全、梳理汇总核查数据,测算“三率一度”情况;及时反馈问题,要求限期整改。5、汇总分析。初审工作组及时梳理汇总相关信息数据,认真分析形成本组初审报告(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县脱贫攻坚主要做法和亮点、存在问题、达标情况脱贫退出建议等)和汇总表册,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馈意见建议。6、市级审定。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1月15日召开会议对初审情况进行审议。

二、脱贫攻坚指标完成情况

(一)“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达标情况。从调查数据看,脱贫户2018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达到3400元以上,最低的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32元,草畜、苗木和劳务收入是这些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稳定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安全饮水保障率为100%;家庭有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阶段均无失学辍学学生,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为99.1%,辍学率为0;农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0%,健康扶贫政策惠及所有农户,都有安全住房。核查未纳入建档立卡户的低保户、无劳动能力户和单双老户“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也全部达标。

(二)抽查村各项指标达标情况。抽查的10个村全部通硬化路,村组道路硬化率为96%,全部通客车;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饮水安全保障率达到100%;每个村农户全部通生活用电,每个村都通动力电;宽带网络和通讯信号全覆盖;致富产业主要以草畜、苗木、劳务产业为主,且向中药材、中蜂、旅游等多元化发展,脱贫户产业覆盖面达到90%以上;每个村都有标准化卫生室。抽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

(三)“三率一度”达标情况。抽查的224户脱贫户没有错退胡,错退率在2%以下;抽查的181户非贫困户无疑似漏评户,通过抽查普查,也没有发现疑似漏评户,漏评率已控制在2%以下;10个村的综合贫困发生率为0.85%。通过县级访谈、村级访谈和对405户样本户进行调查测评,共475名干部和群众代表对帮扶工作的认可度为100%。

(四)“三落实”执行情况。一是责任落实。泾源县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市党委政府的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不懈推动任务落实。县委书记、政府县长每月至少5个工作日抓脱贫攻坚工作,并遍访了所有贫困村,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村“两委”和第一书记走遍了贫困对象。确定帮扶责任人1694名,下发了《泾源县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泾党办发〔2017〕119号);向96个行政村驻村选派了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实行“县统管、乡主管、村协管”三级管理制度。二是政策落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五个一批”,先后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泾党发〔2018〕62号)、《泾源县2017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泾党办发〔2017〕31号)及健康扶贫、教育扶贫、草畜产业发展等实施方案,确保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98%以上,安全饮水全面保障;产业扶贫助力增收明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超额完成;改造农村危房9009户,实现了所有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标准化卫生室,建档立卡户患者年度内合规医疗费用报销90%或自付费用累计不超过5000元;严格落实贫困家庭学生控辍保学措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辍学率为零;将7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地转为护林员,2016-2018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31.8万亩,实现了山绿与民富双赢。综合保障脱贫政策落实到位,推动农村低保和扶贫政策双向衔接,“两线重合”率达51.3%,提供公益岗位21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工作落实。按照标准要求,经过2015-2018年多次复查复核、查漏补缺、动态调整,精准识别贫困对象7883户33704人。累计减贫7624户32910人,剩余贫困人口259户794人因病、因残、因灾没有实现稳定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6.7%下降到0.73%,84个贫困村实现脱贫出列。2014年以来,泾源县累计整合投入扶贫资金12.61亿元(其中:2014年投入1.2亿元,2015年投入0.87亿元,2016年投入1.58亿元,2017年投入4.79亿元,2018年投入4.17亿元),高标准完成了基础提升、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综合保障性扶贫等重点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扶贫资金监管,项目资金使用县乡村公示公告率达到了100%。全面完成2015--2017年中央和区、市各类考核、督查、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任务。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争取闽宁协作帮扶资金2580万元,新建闽宁示范村3个,中国建材集团投资1400多万元援建了杨岭村史馆、骨料厂等,全县第一书记共争取帮扶项目131个落实资金2572万元,帮扶工作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三、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做法

(一)完善工作机制,筑牢责任担当“压舱石”。建立“双组长”责任制,制定“1+16+96”扶贫规划,向96个行政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大力推行县级干部联乡包村、部门联村包户、干部联户包人的“三联三包”责任制和脱贫攻坚承包责任制,同心聚力促攻坚的工作格局。推行“脱贫工作周周评、脱贫任务月月清”制度,月初交办任务、月底督查问效,人大、政协领导牵头跟踪督办问题整改,实现脱贫攻坚各项措施高效落实。

(二)摸准扶贫对象,紧盯脱贫攻坚“靶心盘”。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和户申请、两评议、一比对、两公示、一公告等程序,扎实开展乡镇书记乡长大走访询查、乡镇拉网排查、乡镇之间交叉互查、县级督查组抽查、村民代表大会评查“五查联动”,对所有漏评户、错退户和自发移民户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识别建档,后经历次动态调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调整为7883户33704人。

(三)着眼稳定可持续,注重培育脱贫增收“产业链”。坚持把草畜、苗木、旅游、中蜂、劳务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产业对贫困群众增收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在草畜产业上,对建档立卡户从肉牛购进到饲养全程进行补贴,先后引进安格斯肉牛1.4万头,其中为3767户建档立卡户引进7396头。在苗木产业上,创新推行小苗上山一批、中苗留圃一批、大苗入市一批的“三个一批”苗木产业发展模式,通过采取政府定向采购、群众投工投苗、干部跟班作业的方式,采购建档立卡户苗木12318户1376万株,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实现了山绿与民富双赢目标。在中蜂产业上,大力推行“1+10”养殖模式和“大手连骨干拉小手”机制,发展养殖户1521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115户,全县中蜂养殖规模稳定在2.5万箱左右,今年养蜂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达到了“一箱蜂两亩地”的增收效果。在旅游产业上,充分发挥20公里旅游服务带辐射带动作用,启动运营旅游驿站5个,发展特色农家乐等业态188户,建成旅游扶贫车间8个,发展农村手工作坊3317户,实现贫困户家门口就业脱贫。

(四)补齐发展短板,全面提升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承载力”。筑牢贫困群众、贫困村稳定脱贫根基,大力实施“九个一”工程,新建改造农村道路28条205公里,开通农村公交路线13条,行政村通公路、通客车实现全覆盖;实施安全饮水工程4处,铺设供水管道268.7公里,建档立卡户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农村安全饮水全面保障;实施电力项目50个,彻底解决了7个乡镇96个行政村动力电不足问题,实现村村通动力电、户户通电目标;新建改造标准化村卫生室96个,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建设金融网点96个,农村金融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6825户,贷款余额 3.77亿元,户均贷款5.5万元,贷款覆盖率达到87.05%。易地搬迁全面完成。县外移民66户299人全部完成搬迁,县内劳务移民546户2737人全部搬迁入住,统筹安排公益性就业岗位600个,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每个行政村安排30万元资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96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集体性质的经济运营公司,村集体收入都达到了3万元以上。

(五)紧盯教育医疗住房,织密脱贫攻坚“保障网”。突出抓好教育扶贫。加大控辍保学,全县无因贫失学辍学。积极落实学前幼儿“一免一补”、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及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大学生资助等政策,实施“雨露计划”,解决了贫困家庭后顾之忧。精心抓好健康扶贫。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和“一站式”结算等健康扶贫政策,建档立卡户患者年度内合规医疗费用报销90%或自付费用累计不超过5000元。开展大病慢病管理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服务率和上门问诊率均达到95%以上,建档立卡户免费健康体检2.5万人。全力抓好危房改造。改造农村危房9009户,C级房屋485户全部加固,实现了所有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重点抓好社会保障兜底。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将全县102名失能人员纳入集中供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家庭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主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和肉牛、中蜂、苗木产业保险,为贫困户稳定脱贫保驾护航

(六)强化教育引导,激发干群脱贫“新动能”。大力开展“三大三强”促脱贫富民行动和“两个带头人”工程,加强“第一书记”管理考核,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农民教育培训年”活动,创办“农民夜校”、“党员微课堂”、“带头人讲座”和扶贫政策宣讲“大比武”等活动,挂牌成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99个(其中社区居民讲习所3个),做到按需培训、应培尽培,增强了全县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持续开展“讲改学”活动,通过政策宣传、移风易俗、评先选优等形式,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下大气力解决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陋习,弘扬时代新风,推动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提高。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深入治理贪污侵占、截留挪用、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扶贫领域问题,受理问题线索130件,初核了结57件,初核转立案63件7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6人。

(七)加大金融扶持,破解产业融资难题。落实扶贫免息贷款政策,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6825户,贷款余额 3.77亿元,户均贷款5.5万元,贷款覆盖率达到87.05%。积极推行财政支出“双审制”、预算单位会计轮岗制、事前事中审计制等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三级审核、三级公开、一个平台监管”制度,项目资金使用县乡村公示公告率达到了100%,保证了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八)注重多方联动,社会帮扶不断深入。推动闽宁协作,两地各级干部相互考察调研301人次,争取闽宁协作帮扶资金3360万元,建设闽宁示范村10个,引进厦门制衣企业,解决县内就业110人。争取中国建材集团项目资金2000万元,援建村史馆、农家乐、康养中心、肉牛育肥场等基础设施。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围绕“三保障”建立教育、爱心、住房三个帮扶基金,吸纳社会各类捐款480万元,帮扶大学生62人,援建住房75套。

虽然泾源县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产业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泾源县大力培育草畜、旅游、苗木、中蜂等特色产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特别是发展草畜产业由于饲草短缺,养殖成本较高。二是部分群众内生动力还不足。有些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主动性还不够、能力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个别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和小富即安的思想还不同程度存在,有些缺乏创业致富的激情、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三大三强”促脱贫富民行动,大力推行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党员“评星定格”活动,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持续提升脱贫富民产业。要紧盯市场所需,强化产销对接,突出示范带动,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利益链接机制,不断提升产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持续做大做强草畜、苗木、中蜂、旅游和劳务等产业。

(三)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完善正向激励机制,依托“农民讲习所”和“一约四会”等,开展诚信教育、家风培育、移风易俗、评先选优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致富奔小康。

附件:1.泾源县脱贫退出市级初审抽查村情况汇总表

      2.泾源县脱贫退出市级初审“三率一度”情况汇总表


  泾源县脱贫退出市级初审抽查村情况汇总表(一)  

  汇总时间:2019年1月10日

乡镇

抽查村(个)

一、基本情况

二、达标情况

总户数

(户籍)

总人数(户籍)

常住户

常住人

建档立卡贫困户

建档立卡贫困人数

已脱贫户数

已脱贫人数

剩余贫困户

剩余贫困人

行政村通硬化路

(是/否)

所有农户有安全的饮用水

(是/否)

有生产生活用电,行政村通动力电

(是/否)

有标准化村卫生室

(是/否)

有脱贫增收的主导

产业

(是/否)

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

(是/否)

贫困发生率(%)

合计

10

2378

9253

1786

7396

545

3132

514

2269

26

79

0.85

泾河源镇

涝池村

395

1429

287

1260

50

200

45

178

5

22

1.54

六盘山镇

杨庄村

167

596

120

280

42

159

40

149

2

10

1.68

香水镇

思源村

132

476

119

444

28

111

27

105

1

6

1.26

大湾乡

绿源村

237

918

176

680

51

194

41

184

5

10

1.09

武坪村

285

984

140

580

64

984

59

194

5

6

0.61

新民乡

王家沟村

243

1154

192

899

73

416

72

414

1

2

0.17

张台村

353

1451

284

1255

91

409

89

401

2

8

0.41

先锋村

141

562

107

459

41

176

40

172

1

4

0.71

黄花乡

胜利村

189

767

149

657

47

209

44

202

3

7

0.91

平凉庄村

236

916

212

882

58

274

57

270

1

4

0.49

泾源县脱贫退出市级初审“三率一度”情况汇总表(二)

  汇总日期  2019 年1月10日

乡镇

抽查村

抽样户数

脱贫人口错退率

贫困人口漏评率

综合贫困发生率

群众认可度

合计

脱贫户

非贫困户

其中

错退人口数

抽样脱贫人口数

退

(%)

漏评人口数

未建档立卡农业户籍人口

(%)

未脱贫人口数

错退人口数

漏评人口数

农业户籍人口数

综合贫困发生率(%)

调查总人口数

认可

人数

认可度         (%)

普查组

普查户数

合  计

10

405

224

181

3

91

0

1039

0

0

3375

0

79

0

0

9253

0.85

402

402

100

泾河源镇

涝池村

40

10

30

五组

30

0

38

0

0

155

0

22

0

0

1429

1.54

40

40

100

六盘山镇

杨庄村

37

25

12



0

96

0

0

55

0

10

0

0

596

1.68

37

37

100

香水镇

思源村

41

11

30

城边村

30

0

48

0

0

115

0

6

0

0

476

1.26

40

40

100

大湾乡

绿源村

41

28

13



0

115

0

0

724

0

10

0

0

918

1.09

41

41

100

武坪村

40

11

29

四组

31

0

39

0

0

920

0

6

0

0

984

0.61

41

41

100

新民乡

王家沟村

56

39

17



0

203

0

0

90

0

2

0

0

1154

0.17

53

53

100

张台村

54

36

18



0

227

0

0

86

0

8

0

0

1451

0.41

54

54

100

先锋村

28

19

9



0

52

0

0

30

0

4

0

0

562

0.72

28

28

100

黄花乡

胜利村

32

21

11



0

103

0

0

558

0

7

0

0

767

0.91

32

32

100

平凉庄村

36

24

12



0

118

0

0

642

0

4

0

0

916

0.49

36

36

100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