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40400017/2024-00184 发文时间 2024-09-13
发布机构 固原市农业农村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固原市2024年粮食生产形势分析
固原市2024年粮食生产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着力提高单产,全力为自治区粮食二十一连丰贡献固原力量。经业务调度,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14.22万亩,超额1.32万亩,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00.42%预计产量86.33万吨,同比增加3.19万吨,增长3.8%

一、生产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11日至98日),全市平均气温10.0℃,较常年同期偏高1.2℃,较2023年同期偏高0.6℃,其中西吉县、隆德县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1高值;原州区、泾源县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2高值,彭阳县为2007年以来同期的第1高值。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94.4mm,2023年同期偏多22%。春播最关键的45月份,降雨量分别为43.7mm43.8mm,月平均气温为10.9℃15.5℃,日照时数为189.2小时和236.1小时,降水较2023年同期值分别多0.4mm8.1mm,气温较2023年分别偏高3.1℃2.8℃4月日照较2023年偏少6.4小时,5月份较2023年偏多82.1小时。今年降雨合节且雨热同期,有效降雨区域分布相对均匀,晚霜、冰雹、病虫害等危害程度相对较轻,对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一)夏粮生产形势。全市完成夏粮面积37.36万亩,(冬小麦29.42万亩、春小麦5.66万亩、夏杂2.28万亩)。由于去年秋播和今年春播时期雨水较多,小麦普遍出苗整齐,苗全苗壮,据调查小麦平均亩穗数25.6-38.4万穗,穗粒数22.6-28.9个,千粒重32.6-37.4g,分别高于2023年亩穗数3.6-8.2万穗、穗粒数2.1-5.6粒、千粒重2.2-4.6g,预计小麦平均单产168.6kg,较2023年亩产增加8.6kg,总产量5.91万吨;夏杂平均亩产90.4kg,总产0.21万吨;夏粮总产6.12万吨。

(二)秋粮生产形势。全市种植秋粮面积276.86万亩(玉米152.91万亩、马铃薯79.48万亩、大豆11.9万亩、秋杂32.57万亩)。今年4-5月全市降雨偏多,气温偏高、日照充足,秋粮田间出苗率普遍在87%以上,均高于正常年份5-8个百分点。6-7月气温适中、降雨均匀,适宜玉米、大豆、谷子、糜子、荞麦等作物开花授粉需求,有利于作物产量形成和积累,平均亩穗数增加3.2个百分点,穗粒数增加1.3个百分点、千(百)粒重增加2.9个百分点。据调查,玉米平均亩产340.6kg,较2023年亩产增加9.6kg,总产52.08万吨;大豆平均亩产76.6kg,总产0.91万吨;秋杂平均亩产102.4kg,较2023年亩产增加2.89kg,总产3.34万吨;马铃薯平均亩产300.4kg,较2023年亩产增加9.4kg,总产23.88万吨;秋粮总产80.21万吨。

二、增产条件分析

(一)农田基础条件有效改善。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狠抓现代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同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42.73万亩(其中旱作高标准农田265.5万亩,高效节水农业77.23万亩),占全市永久基本农田401.59万亩的85.34%。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农田抗灾减灾、旱涝保收能力明显增强,耕地质量至少提升了1个等级,单位面积产量稳步提升。粮食作物平均产量提高了50-100公斤/亩,平均产能提高了10%2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

(二)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全市建立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及展示园区5个,面积720亩,承担国家、自治区冬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小杂粮等作物27820多个品种试验任务。种植冬小麦株系材料92份,品系鉴定材料62份,品种比较11份,参加宁南山区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系4份,展示新品种6个;指导种子企业建立冬小麦扩繁基地2280亩;在西吉县、隆德县、原州区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12个,面积13.2万亩;在彭阳县建设大豆繁种基地980亩。小麦种植品种均为近几年选育的高产抗旱抗病新品种,如宁冬16号、宁冬19号、宁冬20号、兰天134、陇育10号、宁春50、宁春58号等,能够有效抵御小麦锈病危害。瑞普686、优迪919、德育丰568、润丰1601、和育187、先玉698、种星619、高玉2300等一大批高产、抗旱、抗病、优质玉米品种占到主导地位。大豆品种全部种植近两年试验筛选的垦豆64号、垦豆43号、东生2号、绥农26、晋豆55号等;糜子主要种植品种为固糜21号、固糜22号、宁糜17号,谷子主要种植品种为张杂谷19号、张杂谷13号,荞麦主要种植品种为信农1号、黔黑荞1号,燕麦主要种植品种为固燕1号、固燕2号。全市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

(三)新技术新装备集成应用。2024年全市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绿色技术模式》遴选发布粮食类主推技术16项、绿色技术模式7项。全市创建小麦高产示范基地3个、玉米高产示范基地19个、小杂粮示范基地10个。小麦宽窄行精量垄沟种植、一喷三防防控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侧播、控释肥、芽前封草、膜下滴灌、机械化轻简种植技术;马铃薯配套全程机械化种植+高垄黑膜覆盖+膜下滴灌+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大豆玉米3+4”模式下膜下封草、控释肥、机械化收获等先进配套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不断优化农技服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从农资调运储备、种植、田间管理等方面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服务。无人机、无人驾驶、北斗定位导航等先进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推广。全市农机服务组织86家,拥有植保无人机311台,加装北斗导航及自动驾驶装置的机械180台,农作物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4.4%

三、下一步工作

(一)强化防灾减灾,避免灾害损失。九月以来我市多降雨天气,降水对土壤增墒、马铃薯薯块膨大有利,但持续阴雨天气可能造成玉米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喜湿病害发生,下一步要做好田间管理,加强病害监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防止病害滋生蔓延。尤其关注915日以后全市气温降水情况,严防低温冻害对马铃薯生产造成影响。

(二)加强宣传指导,指导科学贮收。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公众号,结合村部广播,入户走访等多种宣传方式,指导农户根据天气动态合理安排秋收秋种,组织农机开展机械收获,加快收贮进度,做到成熟及时收获,天晴晾干归仓,并做好秸秆禁烧和还田宣传工作。

      6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