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40400017/2025-00040 | 发文时间 | 2025-03-17 |
发布机构 | 固原市农业农村局 | 文 号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标 题: | 科技创新赋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
近年来,固原市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聚焦保障粮食安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不断提升粮食产能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优化整合科技资源,持续提升科研水平。立足保障粮食安全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通过建立科研基地和院地合作,提升育种技术创新能力,强化新品种推广应用,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遴选发布农业主导品种133个、主推技术80项、绿色技术模式15项,良种、良田、良法、良技、良机融合发展,冬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等种质资源进一步丰富,选育的一大批新优组合综合性状佳,田间表现良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成功选育“宁薯19号”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的抗旱高产特性,使得它能够在干旱少雨的西海固地区广泛种植;原州区彭堡镇彭堡村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密植高产技术生产示范现场实测亩产1296.46公斤,实现了玉米产量的新突破;建立“固原黄牛”资源场,推广优质肉牛品种冻精,肉牛良种化率达85%,显著改善本地牛群生长速度和肉质,隆德牛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闽宁食用菌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科研团队攻克了母种扩繁、无菌化管控等关键技术,实现从香菇菌种母种到栽培种的全过程本土化培育。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赋能绿色农业发展。注重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作用,积极推广应用废弃物高值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绿色低碳发展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品质双提升。通过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新模式新手段,化肥减量增效明显,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2.63%。通过集成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提升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精准度,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42.74%。推广机械粉碎还田、畜禽过腹还田等多种模式,推动农作物秸秆绿色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09%。推广生态养殖、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等技术模式,推动畜禽粪污堆肥还田,实现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6.4%。将回收后的废旧农膜进行有效分类、破碎、清洗等处理后加工成颗粒,再次投入到农用物资生产中,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强化智能装备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大力推进新型智能化农机的应用与普及,助力农业实现节本增效。无人机、北斗导航耕种、自动驾驶装置等智能化、自动化农业机械广泛应用,播种、施肥、灌溉、植保、收割等环节逐步实现智能化管理,农业生产的精准度和效率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农机作业”“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农机服务新业态模式已覆盖农作物耕种收全过程。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73.4万千瓦,农机装备总量达16.5万台(套),植保无人机127台,加载北斗定位终端、监测终端和辅助驾驶系统的大型、高端、智能农机0.8万台,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园区2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6.02%。去年补贴机具13188台(套)万台(套),补贴资金7884万元。
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提升科技应用水平。今年以来,在全市农业农村系统部署农牧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增加农民收入活动,全市农业农村系统1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包县包村包主体的形式,以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农民技能培训、技术指导服务为重点,到村到户到田到场,因地制宜开展科技服务,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引导农户在种植端和养殖端增效益。积极配合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服务团在县(区)开展技术指导,组织农技专家采取“集中授课+课堂交流+实地实操”等线下培训和利用“中国农技推广”“云上智农”以远程诊断、在线咨询、技术普及、问题解答等线上指导等形式,累计开展各类培训2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指导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解决生产难题86个,完成在线问题解答、咨询指导1500人(次)。
下一步,固原市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深化“科技+农业”融合,通过技术集成应用、人才支撑、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全产业链升级,推动农业向高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方向转型。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