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40400025/2025-00003 | 发文时间 | 2025-01-22 |
发布机构 | 固原市统计局 | 文 号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标 题: | 凝心聚力谋发展 精耕细作谱新篇---2024年固原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2024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存量政策有效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进,“百日攻坚战”成效明显,生产供给稳定增长,消费需求继续恢复,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市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63.7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增速比全区高0.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5.82亿元,增长7.5%,比全区高1.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06.65亿元,增长12.2%,比全区高5.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71.26亿元,增长3.6%,比全区低0.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8.5:23:58.5。从主要指标看,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59亿元,增长3.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7亿元,下降1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2亿元,增长1.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91.37亿元,增长1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77.26亿元,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13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12元,增长7.6%。从县(区)看,原州区地区生产总值196.33亿元,增长6.5%,拉动全市增长2.7个百分点;西吉县103.87亿元,增长6.2%,拉动全市增长1.4个百分点;隆德县40.84亿元,增长5.5%,拉动全市增长0.5个百分点;泾源县25.63亿元,增长6.3%,拉动全市增长0.3个百分点;彭阳县97.06亿元,增长5.7%,拉动全市增长1.2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力,生产形势总体较好
(一)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31亿元,同比增长7.6%,比全区高1.3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13.41万亩,同比持平。其中,夏粮播种面积36.35万亩,增长1.3%,秋粮播种面积277.06万亩,下降0.2%。粮食总产量85.64万吨,同比增加2.51万吨,增长3.0%,其中,夏粮5.72万吨,增长3.4%,秋粮79.92万吨,增长3.0%。分品种看,小麦产量5.41万吨,增长5%;玉米产量50.73万吨,增长2.9%;马铃薯产量23.69万吨,增长0.5%。“菜篮子”供应充足。蔬菜播种面积46.63万亩,增长0.2%,产量195.06万吨,增长2%;其中,叶菜类播种面积同比增长6.4%,产量增长4.4%,白菜类播种面积同比增长8.8%,产量增长12.6%。畜牧业保持平稳增长。牧业产值56.63亿元,增长7%。全市生猪饲养量30.21万头,同比下降7.2%,出栏17.83万头,同比下降4.4%;牛饲养量103.79万头,增长2.8%,出栏量36.46万头,增长4.9%;羊饲养量214.94万只,增长13.1%,出栏量116.44万只,增长15.2%;家禽饲养量592.62万只,增长7.2%,出栏301.76万只,增长12.6%。肉类产量10.05万吨,增长7.4%;蛋产量3.45万吨,增长8.5%。
(二)工业生产稳中趋缓。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4.49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比1-11月回落2.2个百分点,比全区低0.1个百分点。制造业支撑有力。全市规上工业三大门类呈“1升2降”。其中,制造业增长28.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0.1个百分点;采矿业下降1.0%,下拉规上工业0.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0.3%,下拉规上工业增长0.1个百分点。食品和化工行业拉动明显。全市工业18个行业大类中,有1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77.8%,比1-11月份提高5.6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增长95.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6.8%,拉动增长5.6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3%,纺织业增长71.8%,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5.4%,文工体娱制品业增长11.4%,医药制造业增长4.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46.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7倍,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长1.2倍,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3%,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0%。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贡献突出。占全市规上工业43.5%的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24.5%,拉动规上工业增长9.5个百分点;规上小微企业增加值增长26.5%,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3个百分点。重点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全市重点监测的27种主要产品产量中,呈“17增10降”,增长面63%。其中,原煤产量增长4.3%,发电量增长2.0%,水泥增长0.9%,硅酸盐水泥熟料增长13.8%,碳化钙增长37.2%,石灰增长37.8%,纱增长17.5%,焙烤松脆食品增长1.4倍,烧碱增长9.0%,初级形态塑料增长9.0%,塑料制品增长32.8%,鲜、冷藏肉增长8.4%,原盐增长0.7%,方便面增长4.5%,熟肉制品增长1倍,水泥混凝土电杆增长1.9倍,饮料实现净增长。县(区)实现全面增长。原州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8.1个百分点;西吉县增长9.7%,拉动全市增长0.3个百分点;隆德县增长22.4%,拉动全市增长0.6个百分点;泾源县增长18.9%,拉动全市增长0.1个百分点;彭阳县增长0.8%,拉动全市增长0.4个百分点。
(三)建筑业保持快速增长。建筑业增加值42.19亿元,同比增长12.8%,占GDP比重为9.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4%,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建筑业占全市第二产业的比重39.6%,拉动第二产业增长5.9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71.26亿元,同比增长3.6%,比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增长3.1%,批发零售业增长7.2%,住宿餐饮业增长6.2%,金融业增长6.4%,房地产业增长2.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5%,其他服务业增长2.8%。
三、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消费潜能加快释放
(一)有效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2%,比1-11月回落0.2个百分点,高于全区4.3个百分点。地方投资贡献突出。地方项目投资增长37.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7.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0.7个百分点;厅局投资下降29.9%,占15.1%,下拉全市投资7.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下降6.2%,占17.6%,下拉全市投资1.3个百分点。二产投资持续发力。全市地方项目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8.2%,占全市地方投资的比重为18.7%,拉动地方投资增长7.1个百分点;二产业投资增长128.5%,占42.8%,拉动增长33.1个百分点;三产业投资下降4.5%,占38.5%,下拉地方投资2.4个百分点。县区投资进展均衡。原州区增长12.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6个百分点;西吉县增长12.2%,拉动全市增长2.7个百分点;隆德县增长11.5%,拉动全市增长1.6个百分点;泾源县增长12.8%,拉动全市增长1个百分点;彭阳县增长11.3%,拉动全市增长2.3个百分点。
(二)消费市场承压前行。全市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59亿元,增长3.8%,比前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6%。从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5.89亿元,增长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7亿元,增长1.9%。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111.86亿元,增长2.8%,餐饮收入21.73亿元,增长9.5%。从限上零售商品看。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增长2.5%,汽车类实现零售额增长41.2%,汽车和石油合计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8.3个百分点。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烟酒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金银珠宝类和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8.3%、2.4%、30.4%、45.7%、7.9%、27%、10.8%和34.1%。
四、财政收支增速放缓,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一)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7亿元,同比下降16.8%,比1-11月回落25.9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2.04亿元,增长1.8%,比1-11月回落3.5个百分点。其中全市民生支出246.26亿元,增长1.5%,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87.3%。
(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13元,同比增长4.4%,低于全区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12元,增长7.6%,高于全区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3.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2.28,比上年同期缩小0.07。
(三)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53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98万人。托底安置城乡公益性岗位540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9亿元,培育创业实体1798个,创业带动就业7110人。
五、要素保障较有力有效,消费价格总体平稳
(一)电力保障有力有序。全社会用电量5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其中,工业用电量35.37亿千瓦时,增长15.2%,比1-11月回落0.7个百分点。
(二)金融存贷保持增长。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91.37亿元,同比增长10%,比11月末回落0.1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77.26亿元,增长10.8%,比11月末提高2个百分点,全市贷款增速快于存款0.8个百分点。
(三)货物运输平稳运行。全市公路货运量6865万吨,同比增长7.0%,比前三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公路货物总周转量104.13亿吨公里,增长1.1%,比前三季度提高5.1个百分点。六盘山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0.69万人次,同比下降26.1%;完成货邮吞吐量48.9吨,同比增长21.3%。
(四)消费价格保持平稳。 1-12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下降0.2%。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累计呈“三涨四降一持平”态势,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分别上涨0.2%、1.9%、5.5%,食品烟酒、衣着、居住、交通通信分别下降0.6%、0.2%、0.6%、2.1%,医疗保健价格持平。12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9%,环比上涨0.1%。
总的来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下一步,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两个市”的建设,精耕细作,扎实开展“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用足用好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及时跟进并落实配套措施,紧盯短板弱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以良好开局奠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注: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全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固原市生产总值修订为440.05亿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