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40400025/2018-42144 发文时间 2018-07-24
发布机构 固原市统计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统计知识100问
统计知识100问

统计知识100

    

  

一、常用统计指标

1、什么是GDP和绿色GDP?

2、什么是工业增加值?

3、什么是工业利润总额?

4、什么是资产负债率?

5、什么是总资产贡献率?

6、什么是产品销售率?

7、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

8、什么是能源消费总量?

9、什么是单位GDP能耗?

10.什么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和COD排放量?

11.什么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什么是进出口总额?

13.什么是外商直接投资?

14、什么是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

15、什么是R&D?

16.什么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17、什么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18、为什么房地产价格指数没有纳入到CPI里面?

19、为什么我们感受与CPI不一致?

20、什么是零售物价总指数?

21、什么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22.什么是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

23、什么是人口性别比?

24、什么是城镇化率?

25、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26、什么是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27、什么是就业人员?

28、什么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

29、什么是货物周转量?

30、什么是货币流通量?

二、常用统计口径及划分标准

31、三次产业是怎样划分的?

32、登记注册类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3、经济成分是怎样划分的?

34、城乡标准是怎么划分的?

35、信息相关产业包括哪些?

36、文化产业包含哪些?

37、高技术产业划分标准是什么?

38、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是什么?

39、轻重工业划分标准是什么?

40、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是什么?

三、常用经济分析术语

41、什么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42、什么是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和平均速度?

43、指数和相对数、发展速度区别有什么?

44、什么是百分数百分点”?

45指的是什么?

46现价可比价指的是什么?

47、什么是同比与环比?

48、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49、什么是基尼系数?

50、什么是弹性系数?

51、什么是贡献率?

52、什么是财政政策?

53、什么是货币政策?

54、什么是产业政策?

55、什么是增值税转型?

56、什么是泡沫经济?

57、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58、什么是财政分税制?

59、什么是循环经济?

60、什么是碳排放?

61、什么是低碳经济?

62、什么是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

63、什么是先进制造业?

四、统计工作管理

64、“统计”的由来?

65、统计工作的职能是什么?

66、什么是基本单位名录库?

67、什么是统计用区划和城乡代码?

68、企业申报“一套表”统计调查单位需提供哪些材料?

69、我国政府统计的管理体制是什么?

70、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71、“世界统计日”和“中国统计开放日”由来?

72、什么是统计“四大工程”?

73、什么是服务型统计?

74、如何阅读《统计公报》?

五、统计基础规范化

75、县级统计机构规范化基本要求是什么?

76、乡镇统计工作规范化基本要求是什么?

77、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基本要求是什么?

78、联网直报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基本要求是什么?

六、统计调查方法

79、什么是全面统计?

80、什么是抽样调查?

81、什么是重点调查?

82、什么是典型调查?

七、普查和重点调查项目

83、什么是经济普查?

84、什么是农业普查?

85、什么是人口普查?

86、什么是投入产出调查?

八、统计监测

8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体系是什么?

88  “八大工程”监测体系是什么?

89、农业现代化监测体系是什么?

90、乡镇目标考核体系是什么?

九、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

91、为什么要实施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

92、实施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将对统计工作产生的影响?

93、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的实施范围?

94一套表联网直报实施企业,其统计报表与以往的区别?

95一套表联网直报企业有什么要求?

96、如何保障企业独立真实上报统计数据?

十、统计相关法律、法规

97、规范统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哪些?

98、《统计法》规定了哪些主要内容?

99、保障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职权有什么意义?

100、《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包含哪些内容?

  

一、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1.什么是GDP和绿色GDP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 缩写,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省及省以下称地区生产总值或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规模,在诸多经济指标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情况的晴雨表。

GDP核算的对象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经济单位。如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中国的GDP,而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美国的GDP

GDP核 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三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如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娱乐服务企业提供的娱乐服务;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 自给性生产,如城乡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GDP是世界组织和各国官方普遍认可、广泛采用的重要经济指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感叹GDP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GDP自身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决定的: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行各业,计算简便,可操作性较强。它采用增加值的概念,剔除了传统总量指标——社 会总产值的重复计算,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别统计的新增投入及附加价值,理论上说不重复、不遗漏,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量,是政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经济实力比较的重要指标。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反映经济增长中的资源和环 境消耗情况。

绿色GDP:人 类的经济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 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2.什么是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是宏观经济核算指标,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般用于反映某区域或某行业的工业生产总量。

3.什么是工业利润总额?

工业利润总额是指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它等于营业利润加上补贴收入加上投资收益加上营业外净收入再加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在月度数据中看到的通常是规模以上工业利润。

4.什么是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全部负债总额除以全部资产总额得出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也称之为债务比率。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既是微观指标,也是宏观指标。它既可以反映单个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也可以反映工业行业的资产负债情况。

一般来说,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对经营风险比较高的企业,为减少财务风险应选择比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对于经营风险低的企业,为增加股东收益应选择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率。

5.什么是总资产贡献率?

总资产贡献率是反映企业总资产的产出情况的相对指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该指标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公式中:税金总额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与应交增值税之和;平均资产总额为期初期末资产之和的算术平均值。

6.什么是产品销售率?

产品销售率是指报告期产品销售量与产品生产量的比率。是反映报告期工业企业产品产销衔接情况,反映产品生产、销售、流通及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指标。产销率越大,说明产品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存留的时间越少;资金周转越快。计算公式为:

产品销售率(%)=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现价)×100%

7.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目前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

8.什么是能源消费总量?

能 源消费总量指一定地域内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包括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消费总量在消费环节上包括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运输和管理过程中损失量。能源消费总量统计的不仅包括实际用于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消费量(不包括用于加 工转换的能源),还包括能源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和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量,但不包括各种气体能源放空、发散量。

9.什么是单位GDP能耗?

单位GDP能耗,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创造)一个计量单位(通常为万元)的GDP所使用的能源。该指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能源消费总量是实物量指标,GDP是价值量指标,而价值量指标(现价指标)在统计比较中往往受价格变动的影响。为了保持单位GDP能耗在各个报告期的可比性,计算GDP指标必须使用可比价GDP

10.什么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和COD排放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指报告期内工业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与生活SO2排放量之和。工业SO2排放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在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入大气的SO2总量。生活SO2排放量指除工业生产活动以外的所有社会、经济活动及公共设施的经营活动中燃煤所排放的二氧化硫纯重量。

COD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是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与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之和。化学需氧量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COD值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污染越重。

11.什么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其中,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是指售予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金额;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是指售给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公款购买的用作非生产、非经营使 用的公共消费的商品金额。

理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有四点需要注意:1)它反映的是生活性消费而非生产性消费;2)它是一个商品销售金额的概念,不包括自给性消费和服务消费;3)它不仅包括居民生活用消费还包括社会集团用作非生产、非经营使用的公共消费;4)它是全社会口径的指标,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生活消费品来满足他们生活需要,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

12.什么是进出口总额?

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包括保税仓库、保税区或经济特区进出境的货物、加工贸易进出口的货物、租赁期1年及以上的租赁贸易货物、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的货物、国际间无偿援助的物资以及捐赠品等,不包括暂时进出口货物、租赁期1年以下的租赁进出境货物、进出境旅客的自用物品(汽车除外)、进出境运输工具在境外添装的燃料、物料和食品以及经过中国领土的直接过境货物。

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13.什么是外商直接投资?

外 商直接投资是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按有关政策、法规,用现金、实物、技术等在我省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或与中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所进行的投资(包括外商收益的再投资),此外还包括在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由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 与对外借款不同,外商直接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是要通过持有企业股份以获得红利和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

14.什么是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

国 际旅游外汇收入是指来华旅游的海外游客(包括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胞)在大陆(省、区、市)旅游过程中由游客或游客的代表交由宾馆支付的一切旅游支出。旅游支出包括海外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在宾馆(酒店、饭店)居住期间,由宾馆组织的游程中行、游、住、吃、购、娱等方面的旅游支出,但不包括以商业 为目的的购物、购买房、地、车、船等资本性或交易性的投资、馈赠亲友的现金以及为公共机构的捐赠。国际旅游收入分为商品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两种。

商品性收入:是指以实物形式为国际旅游者服务的收入,包括“商品销售”和“饮食销售”的收入。

①商品销售收入:是指销售给国际旅游者的商品,如工艺品、文物、字画、文房四宝、书报杂志、烟酒、花、化妆品、药品、服装以及旅游纪念品等的收入。

②饮食销售收入:是指为国际旅游者提供膳食、饮料等的收入。

劳务费收入:是指宾馆(酒店、饭店)为国际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收入,包括长途交通费、住宿费、市内交通费、邮政电讯费、文化娱乐费以及其他服务费的收入。

①住宿费:是指为国际旅游者提供住宿宾馆(酒店、饭店)的客房住宿服务的收入。

②交通费:是指为国际旅游者提供在市内交通服务及景点浏览往返的收入。

③康娱费:指用于健身、文化娱乐的费用。

④其他:指在劳务费收入中扣除住宿费、交通费和康娱费以外的其他费用。如邮政费等。

国内旅游收入指国内游客在国内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的全部花费。

15.什么是R&D

R&D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可译为研究与试验发展。反映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情况的指标是科技活动的核心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其成果形式主要有科学论文、专著、专利、样机、原理模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等。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是指调查单位在报告期用于内部开展R&D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实际支出。包括用于R&D项目(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比如,R&D活动人员的劳务费、非基建费支出的设备购置费及其它日常支出,以及间接用于R&D活动的管理费、服务费、与R&D有关的基本建设支出以及外协加工费等。

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16.什么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是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它是宏观经济分析和调控价格总水平监测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其调查内容既有城乡居民 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类消费品,也包括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服务项目,具体分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

17.什么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是PPIPPI是 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其中除包括工业企业售给商业、外贸、物资部门的产品外,还包括售给工业和其他部门的生产资料以及直接售给居民的生活消费品。通过工业生产价格指数 能观察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总产值的影响。

18.为什么房地产价格指数没有纳入到CPI里面?

从购买角度来讲,住房购买是一次性的投资,是多年消费。从国际核算角度来讲,一般把住房的支出直接体现在投资领域里面,这是国际通用的原则。把房价计算成投资以后,就不能用它反映消费价格变化。

实际上在CPI里 面,有一类价格可以间接反映住房价格的变化,即居住类价格。居住类价格包括人们为了住房进行装修而使用的材料价格的变化,包括物业管理费,同时考虑了住房折旧的变化。通过这些方面的变化,来间接地反映住房价格的变化。另外一方面,还有一部分可能需要继续完善,就是自有住房的租金怎样更完整地体现在居住类支 出的变化中。我们国家大多数住房是自有住房,由于租金市场不完善,租金价格的计算,我们采用的不是直接计算实际租金的办法来反映市场房租的变化情况,对自有住房来讲采用的是折旧的办法。当然对于租房的居民,他的租金支出还是算进来的。

因此,一方面,在CPI的计算中考虑了居住成本的变化以及住房价格变化的因素;另一方面,随着将来相关资料越来越完善,租赁市场越来越发达,住房租金将会逐渐地、比较完善地体现在住房价格之中,会更灵敏地反映住房价格变化。

19.为什么我们的感受与CPI不一致?

居民的日常感受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不一致是很正常的情况。  一般来说,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有这么几点原因:

1CPI在我国是13亿人平均水平的CPI。因而,当某个人谈对CPI的感受时是他(她)的个体感受,个体感受肯定会与平均水平的CPI有差异。

2)国家统计局公布CPI时,公布的大多是总指数和类指数,因此消费者做比较时,一般是用自身感受的某种具体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情况与CPI总指数或某类指数比较,从而得出CPI走势与感受不一致的结论。

3) 不希望价格上涨的潜意识在起作用。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蒸蒸日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因此总是希望市场价格不涨或者下降才好。在这种愿望下,一种情况是我们一般对市场上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的下降不敏感或者没什么反映,但对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比较敏感;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商品价格下降很大,但大 家日常生活中不常消费这些商品,所以对这些商品价格的下降就不敏感,而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消费的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反映强烈。

4) 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同导致了对价格指数感受的不同。高收入者消费水平高消费内容广,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强;反之,低收入者消费水平低、消费面窄,收入主要用于吃、穿、医疗和子女的教育等方面上,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低。近几年来,一些生活必需品不断涨价,因此低收入者居民反映敏感,感觉实际消费价格 上涨的幅度应该比公布的CPI数据高。

20.什么是零售物价总指数?

零售物价总指数又叫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etail Price Index)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其目的在于掌握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编制其他派生价格指数。

零 售物价总指数是通过商品零售价格的调查资料编制的。商品零售价格的调查范围涉及各种类型的工业、商业、餐饮业和其他行业的零售商品以及农民对非农业居民出售商品的价格。包括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纺织品、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日用品、体育娱乐用品、交通通信用品、家具、化妆品、金银珠 宝、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书报杂志及电子出版物、燃料、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等16个大类,229个基本分类的商品零售价格。

21.什么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财政支出通常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计划,将国家集中的财政资金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的活动,因此也称预算支出。

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一起构成财政分配的完整体系,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归宿,它反映了政府政策的选择,体现了政府活动的方向和范围。所以,它是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的环节。[

22.什么是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指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这类人口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有常住户口,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户籍人口数一般是通过公安部门的经常性统计月报或年报取得的。

常住人口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指半年以上)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主要包括:(1)在本地居住,户口也在本地的人口(含户口在本户,外出不满半年的人口);(2)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或离开户口地半年以上而调查时在本地居住的人口;(3)调查时居住在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如手持户口迁移证、出生证、退伍证、劳改劳教释放证等尚未办理常住户口的人,即所谓口袋户口的人。

23.什么是人口性别比?

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计算公式是:

人口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根据统计对象不同,人口性别比可分为以下各种。

总人口性别比;统计对象为总人口。

出生性别比:统计对象为出生时的婴儿。计算方法是:某年出生的男婴数÷该年出生的女婴数×100%。出生性别比又叫第二性别比。第一性别比是胚胎形成时的性别比。

结婚年龄人口性别比:统计对象为到达法定结婚年龄的人口。我国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的人口。结婚年龄性别比又叫第三性别比。

死亡人口性别比:统计对象为某年或某一时期内死亡的全部人口。

分年龄组人口性别比:统计对象为各岁人口或各年龄组人口。

24.什么是城镇化率?

城镇化率(又称城市化率、  城市化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指标)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镇驻地聚集区人口占全部人口(人口数据均用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人口城镇化率的统计方法,是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得到的城镇化率为基础,以每年的人口与城镇化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推算。

25.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人 口平均预期寿命是指假若当前的分年龄死亡率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它以当前分年龄死亡率为基础计算,但实际上,死亡率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平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假定的指标。这个指标与性别、年龄、种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常常需要分别计算。平均预期寿命是我们最常用的预期寿命 指标,它表明了新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可存活的年数,是度量人口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26.什么是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平均数,这是一项反映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综合指标,表现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现状和发展变化。按照现行各级教育年数的一般规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16年、高中12年,初中为9年、小学为6年、文盲为0

27.什么是就业人员?

就业人员是指在一定年龄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28.什么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

登记的失业人数是指报告期内按照《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在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登记的失业人员总数。登记的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劳动年龄(16周岁至退休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的人员。

城镇调查失业率是指调查周内,城镇调查失业人数占调查周内城镇调查就业人员与调查周内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

29.什么是货物周转量?

货物周转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货物数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总和。它是反映运输业生产总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编制和检查运输生产计划,计算运输效率、劳动生产率以及核算运输单位成本的主要基础资料。

计算货物周转量通常按发出站与到达站之间的最短距离,也就是计费距离计算。计算公式为: 货物周转量=货物运输量×运输距离。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作为计量单位。

30.什么是货币流通量?

货币流通量是指市场上实际流通的货币总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货币涵盖范围的大小和流动性的差别,把货币供应量家族划分成三类:

市场货币流通量(M0) 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狭义货币供应量(M1) 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广义货币供应量(M2) 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二、常用统计口径及划分标准

31.三次产业是怎样划分的?

三 次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三次产业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因此,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应注意范围上的差别。我 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 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国民经济行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

32.登记注册类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负责企业及各类单位登记注册的机关有三个: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各类营利性单位、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

编制部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负责各类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机构管理、事业单位的登记注册;

民政部门负责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管理、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的登记注册。

登记注册类型是指企业及各类单位在登记注册机关登记注册的性质。

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类型分为内资、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三大类。内资包括国有、集体、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及其他内资企业等,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包括独资、合资、合作三部分,通称三资企业。

国有企业: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

集体企业: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

股份合作企业:指以合作制为基础,由企业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会资产投资组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共同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

联营企业: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的经济组织。联营企业包括国有联营企业、集体联营企业、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和其他联营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其他企业:指上述企业之外的其他内资经济组织。

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企业: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企业: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内地由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原外经贸部依法批准设立,其中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达25% 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属于内资企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外资企业: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内地由外国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原外经贸部依法批准设立,其中外资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达25% 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外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属于内资企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类型为个体户和个人合伙。

编制部门和民政部门管理、注册的各类单位的登记注册类型,比照企业的登记注册类型确定。

33.经济成分是怎样划分的?

为了反映我国经济中所有制成分的构成情况,为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国家统计局专门制定了《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这一规定适用于综合加工和计算各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如产值、销售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的经济成分。

按照这一规定:

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

集体经济是指资产归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归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

私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的经济成分。

港澳台经济是指资产归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

外商经济是指资产归外商所有的经济成分。

经济成分是按企业(单位)实收资本构成确定的。

34.城乡标准是怎么划分的?

按照国务院《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由政府统计部门以我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社区)、村民委员会及类似村级区域为对象,以实际建设与周边区域连结状况为划分依据,认定城镇和乡村。

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与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不连接,且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及农场、林场的场部驻地视为镇区。

乡村是指城镇以外的其他区域。

35.信息相关产业包括哪些?  

为了统一和规范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相关产业的统计范围,准确提供相关的统计资料,同时与国际上相关分类进行比较,国家统计局制定了《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按照这一规定,信息相关产业主要是指与电子信息相关联的各种活动的集合。主要活动包括:

1)电子通讯设备的生产、销售和租赁活动;

2)计算机设备的生产、销售和租赁活动;

3)用于观察、测量和记录事物现象的电子设备、元件的生产活动;

4)电子信息的传播服务;

5)电子信息的加工、处理和管理服务;

6)可通过电子技术进行加工、制作、传播和管理的信息文化产品的服务。

36.文化产业包含哪些?

2004年,国家统计局与中共中央宣传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国统字[2004]24号)。

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及相关产业(以下简称: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文化产业的活动主要包括:

1)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如书籍、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游戏软件等的出版、制作、发行。)

2)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服务、电影服务、文艺表演服务、博物馆展览服务、网络服务等。)

3)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网吧、游乐园、室内娱乐、休闲健身娱乐等。)

4)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影碟机、音响设备、文具、玩具、纸张、磁带、光盘等生产经营活动。)

5)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电视机、收录机、乐器、游艺器材等生产经营活动。)

6)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活动等。)

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

为反映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文化产业分类》还可组合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

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四个行业大类;(新闻、书报刊、音像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及文化设施、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其他文化等);

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等三个行业大类;(互联网、网吧、旅行社服务、游览景区文化、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文化中介代理、文化社团、广告、会展服务等);

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两个行业大类。(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空白磁带、空白光盘、印刷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摄影等的生产和销售)。

文化产业核心层和文化产业外围层是文化产业的主体部分,相关文化产业层是文化产业的补充部分。

37.高技术产业划分标准是什么?

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知识、技术密集度高,发展速度快,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效益,并拥有一定市场规模和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波及效果等特征的产业。其中,核心特征是产业的高技术密集度。统计上规定为7大类:

1)核燃料加工;

2)信息化学品制造;

3)医药制造业中的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兽用药品制造、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

4)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中的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的制造、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假肢、人工器官及植()入器械制造以及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5)航空航天器制造中的飞机制造及修理、航天器制造、其他飞行器制造;

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涉及通信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7)公共软件服务中的基础软件服务和应用软件服务。

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及其他科技指标的计算范围为大中型工业企业及有科技活动的全部小型工业企业(包括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

38.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是什么?

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行业名称

指标名称

计量
             单位

大型

中型

小型

微型

农、林、
             牧、渔业

营业收入(Y)

万元

Y≥20000

500≤Y<20000

50≤Y<500

Y<50

工业

从业人员(X)

X≥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营业收入(Y)

万元

Y≥40000

2000≤Y<40000

300≤Y<2000

Y<300

建筑业

营业收入(Y)

万元

Y≥80000

6000≤Y<80000

300≤Y<6000

Y<300

资产总额(Z)

万元

Z≥80000

5000≤Z<80000

300≤Z<5000

Z<300

批发业

从业人员(X)

X≥200

20≤X<200

5≤X<20

X<5

营业收入(Y)

万元

Y≥40000

5000≤Y<40000

1000≤Y<5000

Y<1000

零售业

从业人员(X)

X≥300

50≤X<300

10≤X<50

X<10

营业收入(Y)

万元

Y≥20000

500≤Y<20000

100≤Y<500

Y<100

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X)

X≥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营业收入(Y)

万元

Y≥30000

3000≤Y<30000

200≤Y<3000

Y<200

仓储业

从业人员(X)

X≥200

100≤X<200

20≤X<100

X<20

营业收入(Y)

万元

Y≥30000

1000≤Y<30000

100≤Y<1000

Y<100

邮政业

从业人员(X)

X≥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营业收入(Y)

万元

Y≥30000

2000≤Y<30000

100≤Y<2000

Y<100

住宿业

从业人员(X)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营业收入(Y)

万元

Y≥10000

2000≤Y<10000

100≤Y<2000

Y<100

餐饮业

从业人员(X)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营业收入(Y)

万元

Y≥10000

2000≤Y<10000

100≤Y<2000

Y<100

信息传输业

从业人员(X)

X≥2000

100≤X<2000

10≤X<100

X<10

营业收入(Y)

万元

Y≥100000

1000≤Y<100000

100≤Y<1000

Y<100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从业人员(X)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务业

营业收入(Y)

万元

Y≥10000

1000≤Y<10000

  50≤Y<1000

Y<50

房地产开发经营

营业收入(Y)

万元

Y≥200000

1000≤Y<200000

100≤Y<1000

Y<100

资产总额(Z)

万元

Z≥10000

5000≤Z<10000

2000≤Z<5000  

Z<2000

物业管理

从业人员(X)

X≥1000

300≤X<1000

100≤X<300

X<100

营业收入(Y)

万元

Y≥5000

1000≤Y<5000

500≤Y<1000

Y<50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从业人员(X)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资产总额(Z)

万元

Z≥120000

8000≤Z<120000

100≤Z<8000

Z<100

其他未列明行业

从业人员(X)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39.轻重工业划分标准是什么?

轻工业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重工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1)采掘()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等工业;(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根据上述划分原则,修理业中以重工业产品为修理作业对象的划为重工业,反之划为轻工业。

40.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是什么?

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按市区(不包括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对城市规模进行划分。目前我国统计工作中将城市分为以下几组:

100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

50-100万人口为大城市;

20-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

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

  

三、常用经济分析术语

41.什么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在统计工作中,平均数(均值)和标准差是描述数据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两个最重要的测度值。

中位数是指将统计总体当中的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处于变量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就称为中位数,用Me表示。当变量值的项数N为奇数时,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即为中位数;当N为偶数时,中位数则为处于中间位置的2个变量值的平均数。

众数,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修正定义: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叫众数,有时众数在一组数中有好几个。用M表示。  理性理解:简单的说,就是一组数据中占比例最多的那个数。用众数代表一组数据,可靠性较差,不过,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选择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42.什么是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和平均速度?

发展速度是表示某一时期内某一指标发展程度的相对数。它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发展速度=(指标报告期数值÷指标基期数值)×100%

增长速度是表示某一时期内某一指标增长程度的相对数。它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又称增长率。增长速度指标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动的情况与趋势,应用比较广泛。计算公式为:

增长速度=(指标报告期数值÷指标基期数值-1×100%

平均速度可以用平均增长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来计算。平均速度是各个时期环比速度(即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对比计算的速度)的平均数,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速度变化的平均程度。平均发展速度表示现象逐期发展的平均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则是反映现象逐年递增的平均速度。

43.指数和相对数、发展速度有什么区别?

指数是综合反映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间内平均变动程度的相对数,一般以基期为100表示。

运用指数可以测定不能直接相加和不能直接对比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动态;可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可以研究总平均指标变动中各组标志水平和总体结构变动的作用。

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如个别商品的价格指数)、综合指数(如消费品价格指数);按其对比期不同,可分为定基指数、环比指数。如:某地居民消费价格中,201211月份以上年同月为基期的定基指数为107.810月份以上年同月为基期的定基指数为107.4,那么11月份对10月份的环比价格指数为(107.8/107.4×100=103.3

而一般的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值,它可以从数量上反映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相对数根据相互对比的指标的性质和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同,又可分为动态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等五种。

指数和一般的相对数的区别在于:一般的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之比,而指数却是说明复杂社会现象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可分析各种构成因素的影响程度。

指数与发展速度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指数和发展速度的区别在于:

一是从广义上说,凡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动的动态相对数都是指数,因此发展速度也是一种指数;相反,并非所有的指数都是发展速度,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二是指数是综合反映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或空间条件下平均变动的相对数,可以分解为各个因素对总指数的影响,而发展速度往往不能。

三是指数可以测定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动态,具有综合性,而发展速度是侧重于社会经济现象的某一方面。

44.什么是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是两期数据相除(或再减1),表示事物的发展速度(或增长速度),百分点是两个百分数(去掉百分号)相减,表示事物的增长量,是百分数的增长量(如比重等)。

例如:某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13.4%13.5%2009年增长速度比2008年提高0.1个百分点。13.4%13.5%就是百分数,0.1就是百分点。

45指的是什么?

增加一倍,就是增加100; 翻一番,也是增加100%。除了一倍与一番相当外,两倍与两番以上的数字含义就不同了,而且数字越大,差距越大。如增加两倍,就指增加200%;翻两番,就是400%,也就是增加了300%,翻三番是800%,也就是增加了700(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八)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是按算术级数计算的。

46现价可比价指的是什么?  

现 价是指报告期当年的实际价格,也称当年价格或现行价格,即产品和劳务在生产和交换时实际发生的市场价格。如: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商品的零售价格等。用当年价格计算的一些以货币表现的物量指标,如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等,反映当年的实际情 况,使国民经济各项指标互相衔接,便于考察社会经济效益,便于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间进行综合平衡。因此,当我们需要反映当年的实际情况时就应采用现价(当年价格)。

可 比价也称固定价格。即固定某一时期或某一时点的产品或服务价格不变,作为计算产品或服务发展速度时使用的价格。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以货币表现的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进行对比时,因包含各年间价格变动因素,不能确切地反映实物量的增减变动情况,必须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动态。因此,在计算 增长速度时,一般都按可比价格计算。按可比价格计算总量指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进行缩减。

47.什么是同比与环比?

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同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如,本期2月比去年2月,本期6月比去年6月等。其计算公式为:同比发展速度=本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发展水平×100%

环比发展速度是以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对比(相邻期间的比较),所得到的动态相对数,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变动程度。环比分为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等。如计算一年内各月与前一个月对比,即2月比1月,3月比2月,4月比3……12月比11月,说明逐月的发展程度。

48.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恩格尔系数的一般规律为:收入越低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就越大;收入越高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国际上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大于0.6时,居民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在0.5~0.6之间,居民生活水平处于温饱状态;0.4~0.5之间,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在0.3~0.4之间,居民生活水平处于富裕状态;小于0.3时,居民生活达到富有。

49.什么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1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50.什么是弹性系数?

弹 性系数是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的两个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比率,它是衡量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幅度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例如投资弹性系数和消费弹性系数就是经济增长率与投资需求增长速度和消费需求增长速度之比,分别反映投资增长、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作用,表明投资、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 带动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从计算方法上看,弹性系数又有名义弹性和实际弹性之分。名义弹性系数是用相关指标现行价格数值计算得到的速度之比;而实际弹性系数考虑了物价因素,是用不变价格或扣除了物价因素以后计算的速度求得的比率。

51.什么是贡献率?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科技进步贡献率能够从宏观上反映科技、资金和劳动力投入与产出增长的关系,以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三次产业贡献率: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量与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

52.什么是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准则。财政政策的分类包括:

1)按照财政收支和管理分类可分为税收政策、支出政策、投资政策、补贴政策等。

2) 按照财政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可分为总量政策和个量政策。所谓总量政策是只对经济总量发生作用,影响经济总量增减变化的政策。具体可以分为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财政政策。膨胀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降低财政收入或增加财政赤字以刺激社会需求增长的政策,也称为赤字财政。我国实行的扩大国内需求的积极财政政 策就是赤字财政。个量财政政策是只对有关经济个量发生作用、影响经济个量增减变化的政策。主要是通过征税范围和税率的调整实现的。

3) 按照政策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财政政策和短期财政政策。长期财政政策是为国民经济的战略目标服务的财政政策,具有长期稳定性的特点。如从长期看,我国应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短期财政政策属于战术性政策,适用于特定时期。如我国现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即是在目前需求不旺的特定时期实行的短期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总的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53.什么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货 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 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控制货币发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调整法定准备率、选择性信用管制、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

54.什么是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各生产企业部门均衡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手段的总和。

产 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能源政策、社会性资本政策等。其中,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政策的核心。产业组织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运动规律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结构,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使供给总量适应需求总量要求的所有政策措施及手段的总和。产业组织政策的任务是协调生产 者之间的关系及组织结构、规模结构,使之合理化和高效化,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和产业效率的提高,最终促进供给的增加。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利用规模经济、组织适度竞争秩序、提高产业技术等途径,实现产业组织的高效化和合理化。产业结构政策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而揭示一定时期内生产结构的变化 趋势及过程,并按照生产结构的发展规律规定各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提出协调生产结构内部比例关系及保证生产结构顺利发展的政策措施。产业结构政策包括产业计划、经济立法、税收结构、预算分配结构以及价格政策、信贷政策在内的调节系统。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提 高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从推动产业结构合乎规律的转换中求速度、求效益。科学的产业结构政策反映生产结构协调性发展规律,反映生产结构的整体性发展规律,反映生产结构在时间组合上的有序发展规律,反映生产结构的企业规模结构合理化发展规律。

55.什么是增值税转型?

增 值税转型是指将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按照“进项税额”的扣除方式,增值税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只允许扣除购入的原材料等所含的税金,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二是所有外购项目包括原材料、固定资产在内,所含税金都允许扣除。通常前者称为“生产型增值税”,后者称为“消费型增值税”。目 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征收增值税的国家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只有我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从满足财政收入需要看,生产型增值税因进项税额扣除的范围小,税基较大,在税率相同的条件下,比消费型增值税能取得更多的财政收入。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税款不予抵扣,造成了 谁投资谁就要纳税,不利于鼓励投资。二是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企业之间税负不平衡、不公平,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大,税收负担重,不利于产业政策的实施。另外,对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设备可以免税,而国内生产的设备所含税款不能抵扣,也影响内资企业的竞争能力。

56.什么是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泡沫经济主要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而言的。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企业股票或国家发行的债券等。虚拟资本有相当大的经济泡沫,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

2)地价飞涨,是泡沫经济的一种表现。如果地价飞涨,脱离土地实际价值越来越远,便会形成泡沫经济。

3)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4)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 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是个中性范畴。所以,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地划等号,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57.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 货膨胀一般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 价值。

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是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二是奔腾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三是恶性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对通货膨胀没有单独性的确实量测法,因通货膨胀值取决于物价指数中各特定物品之价格比重,以及受测经济区域的范围。通货膨胀的测量由观察一经济体中之大量的劳务所得或物品价格之改变而得,通常是基于由政府所收集的资料测算。通用的量测法包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GDP平减指数、商品价格指数等。

通货紧缩是指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通货紧缩通常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长期的通货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不是通货紧缩,一看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

通 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是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既有促退论,也有促进论。二是通货紧缩的财富收入再分配效益。通货紧缩使实物资产的持有者受损,现金资产将升值;企业利润减少,部分财富向居民转移;政府财富向公众转移等达到收入再分配。

解决通货紧缩的积极方法,应以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为优先,再辅以政府配合扩大公共支出,才可望舒缓通货紧缩威胁。如,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公众预期和信心;采用结构性调整,平衡供给与需求等。

58.什么是财政分税制?

财 政分税制是指按照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在科学合理地划分事权,明确中央和地方税收管辖权的基础上,依据各种税收本身的特征和税源大小,征管难易程度,划分和建立中央与地方两个税收体系,实行分级管理,分别发挥各自税收对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调节作用,以确保各级政府职能顺利实现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体制,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也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从1994年 起在全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所呈现的成效:一是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理财、抓效益、抓收入的积极性;二是在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打开了一个淡化“条块分割”式行政隶属关系的新局面,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开始走上不再按照企业行政隶属关系,而是按照税种组织财政收入的新轨 道;三是在中央、地方关系方面,大大提高了财政分配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59.什么是循环经济?

循 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 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 济。

60.什么是碳排放?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

20091126,中国政府第一次对全世界公开承诺量化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前一日,美国白宫宣布,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的临时性目标。

61.什么是低碳经济?

所 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 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62.什么是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

所谓产业结构,也称为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就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产业结构主要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决定和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类:(1)需求结构,包括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比例,社会消费水平和结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投资水平与结构等;(2)资源供给结构,有劳动力和资本的拥有状况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价格,自然资源的秉赋状况等;(3)科学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速度,以及创新方向等;(4)国际经济关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进出口贸易、引进外国资本及技术等因素。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

63.什么是先进制造业?

“先 进制造业”的说法,在统计分类和标准中没有确切的规定。从经济分析的理解看,它是“先进”的制造业,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产业的先进性。即在全球生产体系中处于高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通常指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二是技术的先进性,在技术和研发方面保持先进水平。三是管理的先进性, 即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

从技术角度说,先进制造业还包括三个特性:一是集群化。20世纪90年 代以来,全球制造业的集群化趋势不断发展,即同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制造企业在空间上有机地集聚在一起,通过不断创新而赢得竞争优势。二是信息化。当前,世界制造业正向全面信息化方向迈进,其新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化,产品的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智能化和系统化。三是服务化。在用户产业的需求进入 “多样化”阶段以后,制造业从以“硬件(生产)”为中心向以“软件(服务)”为中心的具有综合工程能力 (产品+服务)的产业转变。

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讲,先进的制造业应该是符合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的产业。

四、统计工作管理

64.“统计”一词的由来?

“统计”一词,英语为statistics, 用作复数名词时,意思是统计资料,作单数名词时,指的是统计学。一般来说,统计这个词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来源于统计工作。原始的统计工作即人们收集数据的原始形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它作为一门科学,还是从17世纪开始的。英语中统计学家和统计员是同一个(statistician),但统计学并不是直接产生于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每一门科学都有其建立、发展和客观条件,统计科学则是统计工作经验、社会经济理论、计量经济方法融合、提炼、发展而来的一种边缘性学科。

65.统计工作的职能是什么?

通常我们所说的统计工作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统计工作的性质要求我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如实、有效地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保障统计资料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揭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作用。

统计工作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客观性和科学性上。客观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用大量数量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科学性体现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统计制度和各项统计指标,从而对大量现象的资料进行研究,得出反映客观真实情况和合乎客观规律的科学结论。

统计工作的职能是通过正确地完成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及时地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和实现统计监督来实现的,具体表现为:

1)全面地正确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规模、结构、布局、速度、比例和效益,预测其发展趋势,阐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党政领导决策、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管理,提供依据。

2)系统地检查国家政策的实施和计划完成进度,分析执行政策和计划情况,阐明国民经济发展的平衡情况,考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实绩,揭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实行全面的、严格的统计监督。

3)深入地发掘发展社会生产力、繁荣科学文化的潜在力量,为总结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经验,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探索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途径,提供统计有力的研究成果。

4)广泛地向人民群众宣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阐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情况与存在问题,  便于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动员和鼓舞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设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66.什么是基本单位名录库?

统计系统基本单位名录库(简称名录库)是指在我国境内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分支机构)基本信息的数据库。单位基本信息包括识别信息、属性信息和数据信息等。

1)识别信息是指单位代码、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单位地址和区划,以及联系方式等;

2)属性信息是指单位所属行业、登记注册类型、机构类型、开业时间、营业状态,以及法人单位与其下属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等;

3)数据信息是指单位从业人员、资产和收支情况等。

67.什么是统计用区划和城乡代码?

《区划和城乡代码》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和国务院、民政部批准的行政区划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全部乡级区域和村级地域进行划分及代码编制。《区划和城乡代码》适用于各项统计调查和城乡管理工作。

《统 计用区划代码》的编制对象分为两种:其一,乡级区域,包括民政部门认可的乡、镇、街道,以及民政部未认可的类似乡级区域。类似乡级区域主要是开发区、工矿区、农场、林场等区域。其二,村级地域,包括民政部门认可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以及民政部门未认可的类似村级地域。类似村级地域主要是工矿 区的家属社区、科研单位的居民社区,以及农场生活区等地域。

68.企业申报“一套表”统计调查单位需提供哪些材料?

2013年季度全市“企业“一套表”调查单位增加审核确认的范围、申报条件、所需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一、当年新开业(投产)企业

1、审核范围。

2013年新建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3年新开业的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2013年新开业或拟纳入统计调查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和资质内建筑业企业。

2、规模或资质等级申报条件。

工业企业申报时须达到规模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申报时预计全年达到限额以上,建筑业企业申报时须有资质等级,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无资质等级限制。

3、所需申报材料。

所有企业均须提供:审核登记表、新开业(新建投产)企业申报书、基本情况表、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

工业企业还须提供:发改或经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批复(或备案)文件中带批复(或备案)“文号”页面的复印件,截至申报期最近1个月的资产负债表复印件、利润表复印件、在税务部门打印并加盖税务部门公章的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表一)。

建筑业企业还须提供:带有“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字样和住建部门公章页面的资质证书复印件、截至申报期最近1个月的资产负债表复印件。

批发业、零售业的企业还须提供:试填的连续3个月(至申报期止)的《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和库存》(E204-1表)、试填的最近1个季度的《重要商品购进、销售和库存》(E204-2表)。

住宿业、餐饮业的企业还须提供:试填的连续3个月(至申报期止)的《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S204-1表)。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还须提供:施工许可证复印件、项目开工现场照片(含有企业名称标牌的信息)、有资质的须提供在有效期内的资质证书复印件。

二、因改制、重新注册、合并或拆分产生的新企业

1、审核范围。

已在当年上一期调查单位库的企业,因改制、重新注册、合并或拆分等原因变动,产生了达到或预计达到规模或资质等级要求的新企业。

2、规模或资质等级申报条件。

以产生的新企业为准。工业企业申报时须达到规模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申报时预计全年达到限额以上,建筑业企业申报时须有资质等级,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无资质等级限制。

3、所需申报材料。

所有企业均须提供:审核登记表、证明企业变动的有关文件复印件、新原企业对应关系、原企业同期数如何处理的相关说明、基本情况表、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

工业企业还须提供:截至申报期最近1个月的资产负债表复印件、利润表复印件、在税务部门打印并加盖税务部门公章的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表一)。

建筑业企业还须提供:带有“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字样和住建部门公章页面的资质证书复印件、截至申报期最近1个月的资产负债表复印件。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还须提供:施工许可证复印件、项目开工现场照片(含有施工铭牌信息)、有资质的须提供在有效期内的资质证书复印件。

69.我国政府统计的管理体制是什么?

国 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依法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的统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独 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70.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政 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双翼,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综合统计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工作,主要是国情、国力基本情况调查,调查对象可以是辖区内全部行业、单位,也可以部分行业、单位;部门统计是部门统计调查,是指各部门的专业性统计调查。

部 门统计调查实行分级管理。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组成部门、直属部门、受委托有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协会、公司等组织实施的调查,由国家统计局或同级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管理。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由本部门领导人审批,报国家统计局或者本级地方政府统计部门备案;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 报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政府统计部门审批,其中重要的,报国务院或者同级地方政府审批。部门统计调查不得与政府综合统计调查重复、矛盾。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由政府部门公布;其中,与政府综合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有重复、交叉的,应当与同国家统计局或地方政府统计部门协商后,由国务院有关部门 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公布。部门公布统计数据,应当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报国家统计局或地方政府统计部门备案。

政府统计部门对同级政府部门的统计工作予以指导,对其业务技术培训、信息化等工作给予支持。

71.“世界统计日”和“中国统计开放日”由来?

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在重建和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官方统计对于政府决策、企业投资和发展、学术研究、媒体传播、公众知情和参与等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国家进行决策、管理的重要基础,成为现代社会运行的支柱。为了促进全社会对于官方统计的理解并动员全社会对于官方统计予以配 合和支持,一些国家开始设立统计日、统计周或统计月,对官方统计开展集中宣传。到目前,全世界共有约80个国家设立了统计日,每年均开展庆祝活动;另有一些国家举办统计周或统计月,每过若干年集中开展一次庆祝活动,或举办一次性的庆祝活动。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是协调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统计工作最具权威性的组织,积极倡导并支持各国开展统计日活动。1997年,在其第29届会议上,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对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展国家和地区层次的统计日活动表示支持”,并“鼓励其他国家也开展国家统计日的活动”。

在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支持下,联合国统计司自2008年起开始推动庆祝世界统计日的工作。20089月,联合国统计司请各国以及各区域机构和国际机构就关于在20101020日庆祝世界统计日的提案发表意见。20092月,在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40届会议期间,联合国统计司报告称,约有75个国家和国际机构表示支持。20102月,在其第41届会议上,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审议了联合国秘书长提交的关于世界统计日的报告,决定将20101020日定为世界统计日,并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同各国政府首脑进行沟通,转达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决议,并请各国政府支持开展世界统计日的庆祝活动。

20105月,阿曼常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提交关于确定和庆祝世界统计日的决议案,包括中国在内的55个国家作为共同提案国支持该决议草案。201063,第64届联合国大会第90次会议通过第A/64/267号决议,将20101020定为世界统计日。根据联大决议,世界统计日的主题是“庆祝官方统计的众多成就”,要在庆祝活动中体现官方统计的核心价值:“服务、诚信和专业”。

中国积极支持世界统计日的庆祝活动。中国是联合国大会第A/64/267号决议案的共同提案国,在20101020日世界统计日当天,在上海世博园联合国馆举办了世界统计日庆祝活动。

为庆祝世界统计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开展了一系列配套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2010920日组织了首个“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为了推动统计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家统计局决定,于 2011920日举办第二届“中国统计开放日”,并动员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以“统计和您在一起”、“走向规范统一的中国统计”为主题,通过建立并完善统计宣传网站、组织街头画册发放和咨询服务、开展统计文化建设等方式向公众宣传统计。

72.什么是统计“四大工程”?

    统计“四大工程”是指统计机构推进统计工作现代化,变革统计数据生产方式的四项重要的工作。

第一项工作是建立真实完整、及时更新的调查单位名录库。统计调查工作都要有调查对象,这些调查对象的户口就叫作基本单位名录库或调查单位的名录库。企业总有生生死死,有兼并、破产的情况,新增的我们就要纳进来,消失了的就要剔除出去。

第二项工作是建立统一规范、方便填报的企业“一套表”制度。把分散的报表、分散的指标整合在一起,把重复的取消,把概念定义不一致的规范起来,然后统一到“一套表”上去,统一布置给企业,让企业进行填报,这就叫统一规范、方便填报的“一套表”制度。

第三项工作是建立功能完善、统一兼容的数据采集管理软件平台。这样的平台有两个方面好处:第一,它是一个统一的平台。统计人员不需要在平台上倒来倒去。第二,这个平台,能够真实记录任何一个人在这个平台上上报数据、修改数据的痕迹。

第四项工作就是建设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联网直报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企业根据我们布置的报表填好数据后,不再是交给各级统计机构层层汇总,而是通过互联网直接传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管理中心和我们认定的十几个省级分中心,这就叫联网直报。

“四 大工程”不是孤立的,不是互相没关系的,它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在统一、真实、完整的名录库之中的调查对象,根据“一套表”的报表要求,借助于统一的软件平台,利用互联网,直接向国家统计局报送数据。“四大工程”中,名录库是基础,是我们报送数据的企业范围;“一套表”下的表格是数据报送的载体;软件 平台、联网直报是从事这项工作的物理手段、技术手段。

73.什么是服务型统计?

服务型统计是国家统计局在2012年 末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中国统计新概念。所谓服务型统计,是指政府统计机构以统计资料和再加工的统计产品为资源手段,以建议、咨询、信息提供的形式对社会公众、统计填报单位、政府公共部门、党政决策层等提供的优质高效的统计活劳动。当这种优质高效的统计活劳动成为政府统计机构的一种确定性、规范性的工 作和思维模式时,这就是服务型统计。

74.如何阅读《统计公报》?

阅读《统计公报》,首先应将几个部分联系起来,不能割裂地单看某一个部分,否则就不能从总体上把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面貌。其次,要弄清公报中一些概念和术语含义。如什么是第一产业?什么是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GDP) 到底代表什么含义?等等。第三,最好是将每一年的公报连续对照起来看,从历年数量变化的轨迹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性结合起来,从而在更高层上观察、分析、把握社会经济形势。第四,可以对公报中有关数据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从而了解社会经济生活的种种特色。如可从中计算出全国每天生产多少 煤、电,每天完成多少基本建设项目、新建多少公路,每个人每天创造多少收入,每天每时出生多少人口等等,这不仅使得枯燥的数字可以生动化、生活化,也可增添您对生活的量化概念。

五、统计基础规范化

75.县级统计机构规范化基本要求是什么?

2011414国家统计局第5次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试行)》。其主要内容包括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统计调查、统计服务、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法制建设和统计管理等方面。

一、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1、统计机构:设立统计机构的,有独立的办公场所;统计局负责人的任免未征求上一级统计局的意见,其中统计局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征求上一级统计局同意。

2、统计人员:45岁及以下统计业务人员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正式编制中统计业务人员(不包括司机、办公室勤杂人员等)比例高于70%

3、工作条件:办公用房人均使用面积高于10平方米,配有公务用车,统计业务人员计算机一人一台。

4、业务培训:每年制定年度业务及技能培训计划,并实施完成。

5、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并认真执行决策规则和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密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廉洁从政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度等各类制度。

6、业务工作制度:建立并执行统计调查工作制度、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统计数据使用和发布工作制度、统计资料管理工作制度、统计执法责任制和普法工作制度、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业务和技术培训工作制度等各类制度。

二、统计调查

1、组织实施:及时对基本单位名录库进行更新维护,建立业务网络并及时维护管理,参加上级统计机构业务培训;严格执行上级统计调查制度,有贯彻意见及督促检查记录;执行统计报表及报表填报说明发放登记及领取人签名制度;报表填报说明发放登记及报表领取登记册齐全并装订成册。

2、 数据采集与上报:各专业所有基层上报的单位建立花名册,上报的单位齐全;做好相关单位迟报、拒报记录;对迟报的单位实施催报并有记录,对拒报的单位要进行相关检查处理;迟报、拒报登记、催报记录以及检查督促记录等材料完整;经催报仍未上报或说明的,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查询。各专业有到企业现场指导情况记 录;各专业的报表应做到报送及时、完善。上报率100%;各专业杜绝代填代报和代改统计报表现象。

3、 数据质量:以纸介质上报的报表内容完整,没有缺项、漏报等;以磁介质、光存储或网络方式上报的报表,其名称规范、格式正确、无病毒、存储完好;该上报的单位应全部填报,不得遗漏。该填报的指标不得随意减少或漏报;数据准确、计量单位正确、逻辑关系无差错;建立数据质量评估办法并开展评估工作,有审核、评估 数据记录;建立分专业的定期检查制度;选择相关单位开展数据质量检查;检查资料完整;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检查要有记录和材料。

三、统计服务

1、统计资料发布:建立统计资料发布制度;及时对外发布和提供统计资料;没有越权、越级对外发布和提供统计资料,没有违反规定擅自公布统计资料;相关发布和公告资料完整。

2、统计网站建设:建立好统计网站,有内网和外网,外网域名规范,网站正常对外开放;网站信息能及时更新,有专人负责加载;更新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统计信息分析、工作动态和统计制度等材料齐全。

3、统计分析:每年按时印发统计年鉴;按时提供定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资料;每季度有简明数据手册;每年的统计分析信息装订归档,分析信息数量达到30篇以上(不包括工作信息)。及时发布统计公报,资料齐全。

四、统计信息化建设

1、信息网络建设:与上级统计机构联网;.每年至少一次内部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

2、 信息安全管理:成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信息场地安装独立空调(不包括中央空调)并正常使用;有符合要求的气体灭火设备,配备不间断电源;能做到网络安全接入、客户端安全管理、网络病毒防范,有严密的防火墙等安全措施;每年开展一次信息安全保密相关的技术或管理培训。

3、配备专业人员:局内配备专职计算机管理人员,专职人员业务过硬,工作认真负责,有相关学历或考级证书。

五、统计法制建设

1、统计法制基础建设:配备统计执法检查员,有必要的执法设备和条件。

2、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开展面向领导干部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开展面向本单位统计人员及乡镇街道统计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开展面向广大统计调查对象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

3、统计执法检查:建立统计法律事务告知机制;完成上级统计机构布置的执法任务;开展“联网直报”企业统计执法检查;对统计违法案件依法查处(近两年内执法案卷不少于5件)。  

4、统计执法人员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和要求执行公务;对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按照规定制作统计执法案卷;实行统计执法案件备案制度。

六、统计管理

1、县级部门统计管理:有本地区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及办事程序;对部门申请的统计调查项目按规定进行管理;定期公布经批准的县级统计调查项目。

2、乡镇街道统计管理:建立乡镇(街道、园区)统计基本情况台账,指导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文件;能按要求对乡镇街道开展业务培训;乡镇街道统计人员未持证上岗。

3、调查对象管理:开展“联网直报企业”分专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定期对调查对象开展统计业务培训。

4、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管理:完善统计从业资格各项报名、培训、考务工作,无违反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规则的行为;对统计从业人员开展统计继续教育。

5、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建立局内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制度,自行组织建立或与有关部门共同建立的统计调查项目、对上级布置的统计调查制度进行调整的要报省统计局审批。

6、 统计资料管理:严格执行统计资料管理办法,收集、整理和归档各种类型文件材料,相关文件材料齐全完整;规范化整理当年非网报基层报表资料,装订成册,无缺漏和间断;要求保留纸质档案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要并存,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能一一对应;统计资料保存时限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资料管理有专人负责, 机构变动、人员调整要办理资料交接。  

76、乡镇统计工作规范化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四有”

1、有主管领导:明确分管领导分管乡镇统计工作;对分管的统计工作发挥领导和监督作用;及时监督纠正辖区内统计违法现象;能保证统计机构独立行使法定统计报告权;为改进统计工作条件保障解决存在问题、做出新成效。

2、有工作机构:乡镇设立独立的实体型统计机构,街道和园区设立实体型统计机构或“三合一统计”模式统计机构;能独立行使统计报告权。

3、有统计人员队伍:乡镇在岗位业务人员正式编制专职人员少于3人;新任命的统计业务负责人从事统计工作不少于1年;乡镇统计人员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行政村(社区、企业)落实统计负责人和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统计工作;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统计人员参加上级统计机构组织的从业资格培训和统计专业继续教育。

4、有必要工作条件:有独立办公场所,集中统一办公,公用房人均使用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落实当年统计人员经费、专项调查经费、大型普查经费等;统计业务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统计业务人员有计算机(至少保证一台),并且实现省、市、县、乡四级统计网络互连互通;最近2年工作条件有明显改善。

二、“三化”

1、统计管理活动法制化:

①乡镇统计人员参加上级统计机构组织的统计法律、法规学习,依法履行其职责;

②统计站2年内有未发生被立案调查的统计违法案件;

③依法统一管理本乡镇范围内各类统计调查活动,2年内未有失职现象发生;

④开展面向本乡镇所属单位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覆盖率未达到90%

⑤依法开展本乡镇的统计检查活动;对在统计检查活动中发现统计违法行为及时移送并未积极协助依法查处。

2、统计业务活动制度化:

①建立统计原始记录、台账、报表管理制度,数据采集审核报送制度,统计资料管理工作制度,数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统计业务岗位责任制度,统计人员考核评比等制度;

2年内未发生被上级通报的统计业务责任事故;

③对辖区内基本统计调查单位进行动态管理,无虚报入库和漏报入库企业,基本单位名录库及时进行维护、更新工作;

④在规定时间内对缺报单位进行及时催报;

⑤对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报表进行审核、查询、录入、汇总,未出现明显差错;

⑥严格贯彻执行上级统计调查制度确定的调查单位;

⑦建立统计报表及报表填报说明发放登记及领取人签名制度,报表填报说明发放登记册及报表领取登记册齐全并装订成册;

⑧严格执行国家统一标准,设置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

⑨指导和规范辖区内基层单位依法设置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

⑩统计台账和统计原始记录一致;

对本辖区内的统计调查人员、辅助调查员和记账户及基层单位的统计业务进行督促和检查,采集、审核和统计数据与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数据一致;

以纸介质上报的统计报表内容完整、规范,以磁介质、光存储介质或网络方式上报的统计报表文件名规范、格式正确、无病毒、有密码和身份控制;

对外提供的重要的乡镇统计数据已经县级政府统计机构审核确认,与上级统计机构的相关资料一致;

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类管理,装订成册并妥善保管;

原始资料保存期限5年以上,汇总性资料保存期限10年以上;

磁介质资料备份,并刻录光盘存档;

电子台账留档纸介质资料。

3、统计数据处理信息化:

①与上级统计机构联通统计信息网;

②乡镇统计机构配备能适应现代统计信息自动化处理和网络传输需要的(至少1台以上)统计专用计算机及传输打印设备;

③统计数据处理实现计算机化、数据进行电子保存、数据传输实现网络化;

④配备专()职计算机技术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解决一般技术问题;

⑤建立健全统计电子台账;

⑥辖区内联网直报率未达到100%

77、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组织领导

1、有分管统计工作的领导。

2、统计工作纳入部门总体工作部署。

3、统计工作有经费保障。

4、建立健全本部门统计工作相关管理制度。

1)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制度;

2)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管理制度;

3)统计资料管理制度;

4)统计数据质量检查评估制度;

5)统计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制度;

6)统计监督检查制度。

5.组织指导本部门及其管辖系统内企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

1)年度有统计工作计划;

2)年度召开统计工作会议;

3)年度有统计工作考核评比办法;

4)年度有统计工作总结。

二、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1、设立或指定综合统计机构,指定综合统计负责人,履行综合统计职能;

2、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综合统计人员,其他内设机构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

3、统计人员具有必要的学历和统计专业技能,具有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对统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及分析的能力;

4、统计人员持证上岗;

5、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保持相对稳定,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变动,及时办理交接手续,防止统计资料丢失和损毁,同时及时报同级政府统计部门备案;

6、按要求参加政府统计机构组织的统计工作和业务会议。

三、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2、统计调查项目的设计符合完整、科学、规范的要求,调查频率适当;

3、统计调查项目按规定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4、严格执行统计报表制度,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标明法定标志;

5、未布置非法统计调查;

四、统计资料

1、按规定的内容、时间和方式及时向同级政府统计机构报送有关定期基本统计资料、财务资料和年度综合统计资料;定期公布的部门统计数据及时报同级政府统计机构备案;

2、与政府统计机构有交叉的统计数据,与同级政府统计机构协商一致;

3、开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统计咨询和统计监督4.统计资料立卷归档、保存、交接手续完善,对年度历史统计资料长期保存,对进度统计报表资料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5、严格遵守有关统计资料保密的规定。

五、统计信息化

1、建立健全和及时更新维护部门统计调查基本单位名录库,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送同级政府统计机构,实现名录库的共建共享;

2、统计人员每人一台适应工作要求的计算机,实现统计数据的网上报送;

3、实现统计数据的汇总、整理、存储、应用、管理和传输的现代化。

78.联网直报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组织建设

1、有负责统计工作的领导

①明确分管本单位统计工作的领导;

②对本单位分管的统计工作发挥领导和监督作用,未出现统计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统计违法行为或统计失职行为;

③未支持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履行统计职责,未发生人为干预统计数据现象;

④完成上级统计机构安排的统计调查任务。

2、有合格统计人员队伍

①有任命的统计负责人;

②有统计业务人员,其中大中型企业有专职统计人员;

③统计人员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2年内参加统计机构组织的统计业务的培训;

2年内未出现统计人员承担违法责任和业务事故责任。

二、业务建设

1、统计业务制度化

①本单位企业通过名录认证;

②本单位设置、保存完整的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账;

③统计报表与会计报表的数据衔接;

④所有上报报表表种齐全,指标无漏填,计量单位正确,数据无差错,并按制度规定时间上报;

⑤网上直报统计报表保留相关人员签名盖章的纸质报表;

⑥纸质报表有统计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审核签名,加盖本单位公章;

⑦对统计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统计调查分析、重要统计文件、重要会议材料进行整理归档,妥善保管;

⑧两年内未发生被上级主管部门通报的统计业务责任事故。

2、统计管理法制化

  本单位法定代表人、统计负责人、统计人员参与政府统计机构开展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学习;

②两年内发生统计违法案件;

③协助配合和支持县级以上政府统计机构的统计检查;

④对上级统计机构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本单位有具体的整改措施(书面)和整改效果;

3、统计处理信息化

①具备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

②配备满足联网直报技术要求的计算机及相关打印和设备;

③具备稳定的联网直报工作条件;

④按统计制度和有关规定实行统计报表联网直报企事业单位,实现并轨联网直报;

⑤业务人员掌握联网直报平台和操作规程,熟练进行数据填报、审核、修改、报送等实时在线操作。

六、统计调查方法

79.全面统计指的是什么?  

全 面统计,又称全面统计报表、全数调查,是由调查组织单位对其辖区范围内的所有被调查单位按照自上而下统一布置报表,由基层被调查单位调查填报,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这种调查方式是我国现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常用的。它包括全面定期报表和普查。全面定期报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常性统计 调查制度。

80.什么是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一种了解全面情况的非全面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按随机的原则抽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总体的代表,然后以样本指标数值来推断总体指标数值的一种调查方法。它是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的科学调查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能够获得每一个对象全面、丰富的调查信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调查样本少,成本低,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种调查方法是国际上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数据之所以能用来代表和推算总体,主要是因为抽样调查本身具有其他非全面调查所不具备的特点,因此,抽样调查被公认为是非全面调查方法中用来推算和代表总体的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

81.什么是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在所要调查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这些重点单位在全部单位中虽然只是一部分,但他们在所研究现象的总量中却占有很大比重。

其主要特点是:调查对象在总体中要占有重要地位或在总体的数量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调查比较省时、省力,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总体的数量状况。

82.什么是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出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的一种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调查对象要具备代表性;调查内容比较深入、全面;调查方式较为灵活,反应迅速;节省时间、人力、经费。调查易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倾向性。

七、普查和重点调查项目

83.什么是经济普查?

经济普查是指对我国境内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所有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全国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3、逢8年的年份实施。2004年在全国进行了第一次经济普查(因非典向后推迟一年),2008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将于2013年进行。经济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开展经济普查,是掌握国情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工作。对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拓新的就业渠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84.什么是农业普查?  

农 业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它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方法、统一时间、统一表式和统一内容,主要采取普查人员直接到户、到单位访问登记的办法,全面收集农村、农业和农民有关情况,为研究制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政策提供依据,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85.什么是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统一方法、统一项目、统一表格、统一时间对全国(或地区)人口普遍地、逐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是对人口数量、特征、结构等数据进行收集、汇总、评估、分析、发布的全过程。

人口普查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收集人口数据的科学方法,是了解一个国家人口基本状况的有效途径。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口普查工作,分别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过六次人口普查。

86.什么是投入产出调查?

对象范围:投入产出调查对象范围是按《全国投入产出调查方案》确定的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重点调查单位。投入产出调查是国务院部署的大型国情国力调查,主要研究和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经济技术联系。

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调查单位的成本费用结构、存货及流入流出结构、产值及投资构成等。

截至目前,我国投入产出调查进行了五次,调查年份分别是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第六次投入产出调查将于2012年进行。

八、统计监测

8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体系是什么?

根据中共江苏省委“[苏发(2003]14号”和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苏办[2006]25号”文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四方面1825个具体指标组成。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一、经济发展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城市化水平

4、城镇登记失业率

二、生活水平

  

5、居民收入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居民住房

  

(1)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

(2)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

平方米

7、居民出行

  

(1)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

(2)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平方米

8、居民信息化普及程度

  

(1)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

(2)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

9、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10、恩格尔系数

三、社会发展

  

  

11、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1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13、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

14、社会保障

  

(1)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城镇失业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

15、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

16、城乡村(居)民依法自治

  

(1)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2)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四、生态环境

  

17、绿化水平

  

(1)城市绿化覆盖率

(2)森林覆盖率

18、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88.“八大工程“监测体系是什么?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八项工程”监测统计实施办法〉的通知》(苏办发〔201132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统计局关于完善“八项工程”监测统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1247号)文件要求,“八大工程”监测考核体系由下列指标组成。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一、转型升级工程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人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

国际服务贸易增长率

%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速度

%

工业技改投入增长速度

%

消费率

%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

城市化水平

%

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

公顷/亿元

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下降率

%

二、科技创新工程

  

万人拥有人才资源数

人/万人

万人拥有高层次人才数

人/万人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

%

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

%

人才贡献率

%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每万从业人员中R&D人员数

人/万人

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

件/百亿元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万人

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数量

民营科技企业总数

创业投资规模

亿元

科技进步贡献率

%

三、农业现代化工程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亿元

粮食亩产

公斤/亩

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

乡镇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

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

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

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

高标准农田比重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

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的比重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财政支农支出增幅比一般预算支出增幅高百分点

百分点

涉农贷款增幅与贷款总额增幅之比

高效设施农业保险保费占农业保险保费总额比重

%

四、文化建设工程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率

%

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平方米/万人

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总藏量

册、件、种/万人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万人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

平方米/万人

千人拥有国际互联网用户

户/千人

有线电视入户率

%

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

五、民生幸福工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

%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

%

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1)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2)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

(3)失业保险覆盖率

%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张/千人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人/千人

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

%

区域供水覆盖率

%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

%

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张/千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

恩格尔系数

%

六、社会管理创新工程

  

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

个/万人

万人拥有社会工作人才数

人/万人

城乡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

  

(1)城市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

%

(2)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

%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人/亿元

法治建设满意度

%

公众安全感

%

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变动度

万分点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

%

食品检测合格率

%

七、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单位GDP能耗下降率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

单位GDP水耗

立方米/万元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

%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1)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

千克/万元

(2)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

千克/万元

(3)单位GDP氨氮排放强度

千克/万元

(4)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强度

千克/万元

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

%

酸雨频率

%

地表水水质

  

(1)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

%

(2)地表水劣于Ⅴ类水质的比例

%

城市(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

%

建制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覆盖率

%

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

%

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林木覆盖率

%

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

%

化学氮肥施用强度(折纯)

千克/公顷

化学农药使用强度(折100%)

千克/公顷

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

%

八、党建工作创新工程

  

新提拔厅局级以下委任制党政领导干部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比重

%

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参加培训达标率

%

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下基层参加“三解三促”活动比重

%

双强”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比重

  

(1)农村“双强”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比重

%

(2)社区“双强”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比重

%

(3)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双强”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比重

%

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

%

200平方米以上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覆盖率

%

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

%


89.农业现代化监测体系是什么?

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发(2011)13号)文件要求,江苏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由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经营、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支持保障等六方面21个具体指标组成,监测范围为:全省、省辖市、部分县(市)区。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一、农业产出效益

  

1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亿元

2、粮食亩产  

公斤

3、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      

4、农民人均纯收入  

二、农业科技进步

  

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6、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  

%

7、乡镇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  

%

8、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  

%

三、农业产业经营

  

9、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  

%

1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

11、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12、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  

%

四、农业设施装备

  

13、高标准农田比重  

%

14、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

15、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  

%

五、农业生态环境

  

16、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的比重

%

17、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18、林木覆盖率  

%

六、农业支持保障

  

19、财政支农增幅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之比  

20、农业贷款增幅与贷款总额增幅之比  

21、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  

%

农业基本现代化综合分数                          


90.乡镇目标考核体系是什么?

2013131,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2013年全市乡镇目标考核体系》,对乡镇、街道办进行评价考核。该考核体系设置了提高乡镇公共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三大收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三化进程和加快脱贫奔小康三大类13项指标,其中脱贫奔小康作为三大类中的重要一类项目,重点考核乡镇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人口减少幅度、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就业培训人数以及经济薄弱村集体增收项目当年新增收入3个指标。根据目标指标体系,宿迁市将围绕2015年全面达小康进而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进的总体要求,以减少低收入人口和实现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标准为工作重点,明确鲜明的工作导向、科学有力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督查考核态势,推动乡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九、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

91.为什么要实施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逐级汇总、层层叠加上报的统计调查制度、统计工作组织方式、统计工作环境、统计技术手段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委、政府宏观管理、宏观决策需要。实施企业一套表是一项重要的统计改革,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减轻调查对象和基层企业统计机构负担的迫切需要,也是全国统计科学发展和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积累经验的迫切需要,对当前和今后的统计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深远意义。

92、实施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对统计工作产生的影响?

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是统计数据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对统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一是再造生产流程,数据更加透明。由传统的纸介质层层上报转变为联网直报,企业统计数据直接报送到国家统一的数据中心,数据上报的全过程对于各级统计部门来说,都是开放、透明的,各级统计部门可以实时在线监控、审核、验收,相比传统的报送方式,无疑更加透明,开放性更高。二是规范统计制度,数据更加可信。企业一套表制度是统计四大工程建设的核心,通过完善企业一套表制度,整合归并统计报表,统一规范统计指标,增强统计数据的协调性;规范统计业务流程,统计部门无法修改企业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真实;完善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加强对企业数据的监控和检查,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93.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的实施范围是什么?

目前,纳入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实施范围的企业是: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建筑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或者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企业或单位;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其他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调查内容主要涵盖调查单位基本情况、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能源消耗等内容。同时,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必须及时向当地统计局申报纳入联网直报。

94一套表联网直报实施企业,其统计报表与以往的区别是什么?

凡被纳入实施企业一套表联 网直报范围的统计调查单位,统计报表上报工作都将以联网直报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纸质材料上报方式,所有上报的统计数据将直接进入国家数据中心,除了基层上报企业,任何部门、任何人都不能修改企业统计资料。这样一来,一方面减轻了企业负担,有效避免企业重复填报统计资料,另一方面也保障了企业真实独立报送统计 数据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95一套表联网直报企业有什么要求?

纳入实施范围的企业,必须依法履行法定的统计义务。企业统计人员要认真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和企业一套表相 关的统计调查制度,了解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和法定义务;各企业要依法保障统计工作条件,配备专用计算机、开通互联网专线、保障数据传输网络畅通;按照规定的时间和事先分配的用户名、口令登录联网直报平台,获取和了解相关的统计报表和填报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完成统计数据填报工作,并打印留存统计报 表。对于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人员,有关部门将依照《统计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严肃查处。

96.如何保障企业独立真实上报统计数据?

独 立真实填报统计数据是企业作为调查对象的权利和法定义务。根据《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企业独立报送统计资料,不得自行修改企业统计数据,不得要求企业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对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各级统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建和商务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坚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积极支持广大企业在联网直报中独立真实地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资料。要坚决守住联网直报四条红线,即坚持不在基本单位名录库不得填报数据,坚持由企业独立报送真实的统计数据,坚持由企业自己上报联网直报数据,坚持由企业修改差错或补填不完整报表的原始数据。

十、统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97.规范统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哪些?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行政法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规章:《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涉外调查管理办法》、《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98.《统计法》规定了哪些主要内容?

《统计法》于1983128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651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了重要修正,20096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发进行了修订。《统计法》是我国统计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共750条,对统计工作的基本原则、统计管理体制、统计调查管理、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统计监督检查、统计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规范。

99.保障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职权有什么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六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是政府统计活动的实施主体,只有依法保障其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侵犯,才能保证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客观地进行统计调查,提出统计报告,实行统计监督,才能充分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100.《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包含哪些内容?

《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由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制定,200951日起施 行。《处分规定》细化了统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领导干部、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统计调查对象的各类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增加了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员对统计数据严重失实的失察或者不作为行为,增加了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强令、授意统计调查对象弄虚作假或明知统计数据不实而不履行调查核实职责的行为。 对统计违法违纪行为规定了具体量纪标准,视情节轻重或危害后果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规定了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主体、程序、对象,完善了统计法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了查办统计违法违纪案件协作配合机制,建立了任免机关、监察机关和统计执法机关三方面案件移送制度。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