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40400006/2020-00036 | 发文时间 | 2020-10-15 |
发布机构 | 固原市科学技术局 | 文 号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标 题: | 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10号提案办理情况报告 |
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仿野生栽培新模式的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中药材仿野生种植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绿色种植模式,让药材返璞归真,回归原生态,既能提升药效,又能杜绝有害物质残留,是今后确保原药质量的创新途径。从试验探索到规模推进,已在隆德、彭阳和原州区仿野生种植秦艽和柴胡10万亩,在泾源县仿野生种植了党参和七叶一枝花,逐步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完整的种植管理经验,这为下一步我市走仿野生中药材产业发展之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加快推进中药材仿野生栽培新模式,我们做了下面系列工作:
一、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产业链,市委和政府加强规划指导,将六盘山仿野生中药材种植纳入六盘山生态经济区建设和黄河流域固原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年)。在我市正在起草的《固原市中药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过程中,充分考虑仿野生药材的布局天然道地性,按照适宜品种向最佳适宜区集中的原则,对仿野生种植秦艽、柴胡、党参和七叶一枝花等品种进行了区域布局规划。各县区通过产业补贴、整合财政扶贫资金等措施,引导群众开展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减少传统种植方式和减少耕地种植中药材。为给我市中药材产业把脉问诊开良方,2020年6月,市科技局局长周建设带队一行拜访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并在学会的引荐下拜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校长,当面汇报了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中华中医药学会表示将全力支持固原市发展中药材产业,特别是在人才技术方面优先予以倾斜,张伯礼院士提出固原要在中药材品牌宣传上发力,并安排我市领导将在今年10月份举办的全国中药材产业共建共享联盟会议上做固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推介演讲,树立品牌,2020年9月28日,在北京举行了《宁夏固原“十四五”中医药新基建规划方案》专家讨论会,充分挖掘我市中医药潜力和活力。
二、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道地药材品质。一是加大科技项目支持。近三年来,我市以宁夏六盘山区道地中药材资源修复、再生与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为着力点,重点围绕黄芪、秦艽、柴胡、艾草等中药材品种引种、野生驯化及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等方面立项20项877万元,开展了适宜种植区域的界定研究,针对不同自然气候类型区、不同生态环境、不同药材品种,科学界定优势布局区域;开展了最佳适宜品种的筛选研究,在现有种植的大宗药材品种中优选,和在人工驯化成功的品种和新选育的优良品种(系)中进行选择;开展了播种方式、机械耕种、种植密度、栽培模式、管理技术、最佳收获期等方面的综合集成技术研究,制定了秦艽、铁棒锤、葫芦巴等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开展药效成分检测评价研究,通过品质检测,综合分析评价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式、不同种植年限的实施效果,为改进完善栽培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开展种植环境评价研究,针对不同区域农田环境,对土壤进行化验检测,系统掌握土壤养分含量、农药残留等,进行野生资源保护、优良品种选育、绿色有机种植等基础研究,先后野生变家养人工驯化出以秦艽、柴胡、铁棒锤等适宜林药间作和草药间作种植的品种;在隆德县建立了中药材种植资源圃,形成了以围栏封育、人工补植和林药间作为关键技术的中药材修复、再生技术体系。今年新立市级科技项目六盘山野生药用植物引选驯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六盘山区林下仿野生秦艽种质资源收集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为仿野生中药材种植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二是加强技术指导。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科技人才团队和开展技术培训等途径,积极为种植主体提供技术服务,各县区积极组织种植大户和技术跨县观摩交流相结合,截止目前,今年已围绕药材种植及管理技术,产品销售与电商发展、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相关政策解读等内容。培训20场次786人次。三是加强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对接签订固原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理工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浙江理工大学在中药材、林果保鲜、精深加工、林药间作等产业领域的科研力量和技术优势,指导固原市对种植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品种引种、筛选、改良、推广、淬取,扩大中药材和林果产业种植面积,为固原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今年7月28日,邀请了中华中医药学会、自治区科技厅的领导,中国医学科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和区内外企业家参加六盘山中药材发展论坛,进一步推进中药材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造固原中药材产业升级版。8月12日,举办了东西部科技合作之高校院所科技处长宁夏行活动固原东西部科技合作对接会,让我市企业家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探讨和谋划中药材发展的新路和推进举措。
三、加强资源整合,打造道地中药材品牌。一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仿野生种植药材的基地主要分布在隆德县的陈靳乡陈靳村、沙塘镇、凤岭乡,原州区的张易镇马场村,泾源县的六盘山镇及彭阳县白阳镇青云湾流域、阳洼金鸡坪流域、草庙、孟塬、冯庄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区域,与历年林下药材种植区域连片,栽培的品种主要有柴胡、秦艽及七叶一枝花,留床面积达20万亩。二是积极探索种植模式。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探索种植模式,彭阳县按照“自然资源局确权,科技局组织实施,乡村户管护收益”原则,种子、种植采取政府采购方式进行。一些地区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方式,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品种、订单销售、利润返还”经营模式或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建设仿野生中药材种植基地,统一管理,确保种植采收达到规定质量和生态保护要求。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