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40400008/2020-00088 | 发文时间 | 2020-09-15 |
发布机构 | 固原市民政局 | 文 号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标 题: | 关于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18号提案答复的函 |
沙志花、马生礼委员:
首先感谢您们对全市民政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你们提出的关于解决农村老饭桌运行存在问题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5年起,自治区在全区实施了农村老饭桌项目,每个老饭桌投资25万元(基础设施投资20万元,设备投资5万元),每个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建设内容有餐厅、厨房、日间照料室、活动室等。目前,全市建成农村老饭桌248个,其中:原州区 14个、西吉县34个、隆德县89个、泾源县73个、彭阳县38个,占全市村委会总数的31.03%。2020年新建23个老饭桌(原州区5个、西吉8个、彭阳4个、隆德6个)。
二、运营管理情况
探索建立了“12345”老饭桌管理运营新模式,有效提高了农村养老服务的社会化、精细化水平,困难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升。一是成立老年饭桌慈善基金。将社会捐助的资金作为种子基金,基金每年产生的收益全部用于“老饭桌”运行补助。二是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泾源县老年慈善协会负责社会资金的募集和运营;村级老年协会负责就餐老人的评定和“老饭桌”的日常管理。三是发挥三支队伍功能。从低保和建档立卡人员中推选出“老饭桌”服务员,为老人提供一日两餐的基本就餐服务;卫生保健员为老人每月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日常卫生保健;村老年协会管理员负责老饭桌的日常运营及管理。四是健全四个档案。即个人基本信息、健康、就餐和慈善捐助管理档案。五是服务五个群体。实现鳏寡孤残和空巢老人“老有所帮、老有所助、老有所安”。 此项工作引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30多家国内权威媒体的高度关注,为我市脱贫攻坚社会兜底工作和农村养老服务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农村老饭桌既有社会养老的特征,又有居家养老的性质,契合了传统养老习俗,实现了“为父母解忧、让儿女放心、为和谐服务”的目标,成为了民政兜底的“压舱石”。主要成效有:小事办出大民生,释放发展活力。老饭桌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中鳏寡孤残及留守老人等特殊人群的“吃饭难”问题,打消了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将大量的劳动力从繁琐的家庭事务中解放出来,为想事干事搭建了有效平台。小钱办大事,改善一方民生。老饭桌让处境相同、情况相似的老人聚在一起,定时吃上可口的饭菜,聊聊天,说说话,生活上相互照顾,感情上相互交流,让老人留守不寂寞,空巢不空心,孤独不孤单。小桌积大德,净化一方民风。老饭桌不单单是一张桌子,也承载着党委和政府及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关注和关爱,搭建了政府引导和社会帮扶的平台,开通了奉献爱心的直通车,成为弘扬孝道、传递亲情、传播正能量的有效载体,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小院见大爱,赢得一方民心。老饭桌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使乡村干部在群众中说话有威信,办事有人帮,得到了群众的尊重。
今年疫情期间,全市农村老饭桌全部关闭,疫情好转后正常运营的老饭桌共196个(泾源县73 个、彭阳县27个、隆德县 89 个、原州区7个),其余49个老饭桌至今关闭。根据各县(区)农村老饭桌近几年的运营情况看,每一个老饭桌运营资金为:厨师工资报酬800元/月、为老人提供一日两餐的基本就餐服务(就餐老人每餐标准1元,每名就餐老人每年自付餐费约为500元-700元)、物资采购每年近4000元、水电暖等支出近4000元,正常运转需要两万元左右。自治区民政厅每年为每个老饭桌补贴运营资金1万元,其他资金要由县(区)民政局自筹解决。同时,有的乡村调动本地企业及社会组织参与,做好关爱老人志愿服务工作;有村集体收入的村委会拿出一定的资金等,通过多层面的参与保证老饭桌持续、良好运营。
三、存在问题
由于我市属于贫困地区,县(区)财政收入少,大多数村集体经济处于空白,老年人收入较低,无力支持老饭桌。老饭桌在运营过程中,除了米面油,还有水、电、暖和管理人员工资等费用支出,特别是冬季取暖费支出较大。致使部分老饭桌举步维艰,运营较为困难。经常会出现老年人缴纳的餐费不能弥补老饭桌全部开支,厨师工资低,难请难留,造成了老饭桌时开时停的现象存在。
四、今后工作建议
农村老饭桌是指由村民委员会进行监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就餐、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的公益性活动场所。针对全市农村“老饭桌”存在的问题,我局拟向市政府提出请示,建议市财政每年为每个老饭桌补助0.5万元,县(区)财政每年为每个老饭桌补助1.5万元,加上自治区民政厅每年给每个老饭桌补助的1万元资金,每个老饭桌每年补助3万元,用于支付老饭桌厨师工资、厨具更换和水、电、暖补助及物资采购,有效确保老饭桌持久运营。
热忱欢迎您们继续关心支持养老服务工作,为推动全市养老事业工作上台阶建言献策。
附件:县区检查名单:1.彭阳古城镇海口村农村老饭桌→古城镇挂马沟农村老饭桌→红河镇韩堡村农村老饭桌。
2.隆德县沙塘镇马河老饭桌——神林乡杨野河村老饭桌——陈靳乡新兴村老饭桌。
3.老饭桌简介
联系电话及单位:2688733 市民政局
固原市民政局
2020年9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古城镇海口村老饭桌简介
古城镇海口村位于古城镇政府以西9公里处,是古城镇的西大门,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348户1413人,总土地面积25.2平方公里。目前,全村共低保对象127人,院外五保5人,优抚对象4人,孤儿3人,高龄老人14人,残疾75人, 60岁以上长期居住老人140人。近年来,随着本村外出打工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增加,空巢、五保、独居和留守老人们的晚年照料问题日益突出,为缓解老年人吃饭难问题,2015年村两委积极争取项目,投资80万元,在村委会驻地建起了老饭桌,让孤寡老人走进“老饭桌”食堂吃饭。老饭桌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活动室、餐厅、休息室、文体娱乐室等,并配有服务人员1名,长期就餐11人。老饭桌实行一日一餐制,服务人员合理搭配菜谱,想方设法调剂饭菜花样,让老年群众不出村子即可尽享美食。老饭桌的运营,既让本村鳏寡孤残及留守老人能在一起吃一口热乎饭,让他们安享晚年,又能和老朋友们聚在一起,吃饭、打牌、聊天、下棋,参与精神娱乐活动,不仅解决了空巢、五保、高龄、老人等的吃饭问题,而且使老人们从精神上得到慰藉,弥补了他们的空虚、孤独,使其老有所依。
古城镇挂马沟村老饭桌简介
古城镇挂马沟村位于古城镇政府西南11公里处,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581户2256人,总土地面积25.2平方公里。目前,全村共低保对象315人,院外五保9人,优抚对象2人,孤儿2人,高龄老人21人,残疾86人, 60岁以上长期居住老人218人。近年来,随着本村外出打工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增加,空巢、五保、独居和留守老人们的晚年照料问题日益突出,为缓解老年人吃饭难问题,2015年村两委积极争取项目,投资80万元,在村委会驻地建起了老饭桌,让孤寡老人走进“老饭桌”食堂吃饭。老饭桌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活动室、餐厅、休息室、文体娱乐室等,并配有服务人员1名,长期就餐11人。老饭桌实行一日一餐制,服务人员合理搭配菜谱,想方设法调剂饭菜花样,让老年群众不出村子即可尽享美食。老饭桌的运营,既让本村鳏寡孤残及留守老人能在一起吃一口热乎饭,让他们安享晚年,又能和老朋友们聚在一起,吃饭、打牌、聊天、下棋,参与精神娱乐活动,不仅解决了空巢、五保、高龄、老人等的吃饭问题,而且使老人们从精神上得到慰藉,弥补了他们的空虚、孤独,使其老有所依。
红河镇韩堡村老饭桌运营情况简介
韩堡村是镇政府驻地所在地,辖5个村民小组,581户2053人,其中回族人口973人,占总人口的47.4%。总土地面积12.8平方公里。目前,全村共低保对象378人,院外五保5人,优抚对象1人,孤儿3人,高龄老人23人, 60岁以上长期居住老人168人。近年来,随着本村外出打工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增加,空巢、五保、独居和留守老人们的晚年照料问题日益突出,为缓解老年人吃饭难问题,2015年村两委积极争取项目,投资25万元,于2016年6月份,建设韩堡村农村老饭桌项目,占地2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平方米,设有活动室、餐厅、休息室等,并配有服务人员1名,长期就餐12人(其中:五保户5人,孤寡老人7人)。在运营管理上坚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理念,增强服务功能。自2016年老年饭桌建成以来,始终坚持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增进健康”为宗旨,充分利用老年饭桌这块阵地,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领域,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该村留守、孤寡、残疾人提供助餐。目前,有长期就餐老人15人,老饭桌实行一日三餐制,服务人员合理搭配菜谱,想方设法调剂饭菜花样,让老年群众不出村子即可尽享美食。二是强化管理,实现养老突破。在运营管理方面,该村严格按照《彭阳县农村老饭桌运营管理暂行办法》,为老饭桌正常、有序运营提供了保障。让老年人既能在一起吃美味的饭菜,聚在一起打牌、聊天、下棋等娱乐活动,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使老人们的精神得到了慰藉,让他们都拥有一个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三是强化责任,确保食品安全。在食材管理方面,该村实行食品专人负责、定点采购、做好台账、定期核算公示,有效预防有毒食品;服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保证室内卫生整洁,同时,村委会与服务人员、服务对象之间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确保老饭桌健康安全运行。四是加强培训,提高服务水平。针对农村老饭桌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素质低、用工风险大、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韩堡村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采取县内外学习、交流、观摩等形式,学习好的管理经验和运行方法,以达到保运行、提服务、懂管理的目的,确保其更好地为全村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服务。
隆德县沙塘镇马河村老饭桌简介
马河村位于312国道南,距沙塘镇政府驻地3公里。耕地面积4629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054亩。辖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00户995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65人,特困老人4人,敬老院入住2人,留守老人11人,享受农村低保113户143人,高龄老人20人。
为解决当前老年人日常就餐难的问题,不断提高本村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2018年9月,由扶贫办投资8万余元改建成位于马河村一组,占地60平方米的老年饭桌,民政局投资2万元配备了设备。老饭桌日常所需米、面、肉、油等食材均由县民政局、镇政府、帮扶单位提供。目前,老饭桌长期就餐老人有12人。老人用餐一日两顿,每顿交1元,老年餐桌为老人提供每日所需的营养,既保证了营养又保证了口味。老年饭桌实实在在解决了院内空巢、独居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
自老饭桌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达到了让子女安心,政府放心,老人开心的效果,农村老饭桌真正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乐园。疫情期间封闭管理未运营,5月开始运营,目前正常运营。
新兴村老饭桌简介
新兴村位于陈靳乡以北2公里处,距县城3公里,全村面积大约10.5平方公里左右。辖4个村民小组,全村有耕地面积3759 亩。退耕还林1695亩,现可用耕地2116亩。2020年全村户籍人口为315户1076 人,其中低保户138户165人。集中供养1户1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13人,全村60周岁以上领取养老金人数为176人,孤儿人数为零,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324人,现已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近年来,由于子女外出务工等原因,农村留守老人普遍存在用餐难的问题,为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本着为民办实事的原则,我村于2016年3月由政府投入资金30万元开始修建老年饭桌,建筑面积约为104平方米,2016年底竣工,2017年开始运行,为老年人提供一日两餐的就餐服务,老饭桌运行至今,有8位老人就餐,其中6人长期就餐,一是为老服务,定价低,每人每餐仅收费2元,二是暖心服务,保障到位。用于贴补购买蔬菜和其他必需品。三是加强监管合规运营。村干部,村监会主任定期对老饭桌各类物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监督,做到各类物资管好,用好,作用发挥好。彻底解决了部分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也彻底解决了子女在外的后顾之忧。
神林乡杨野河村老年饭桌基本情况
神林乡杨野河村是隆德县2016年整村推进村之一,总耕地面积4346亩,退耕还林面积1738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290户1026人,低保户103户132人,享受高龄津贴22人,60岁以上老人192人,特困老人5人(其中敬老院入住4人,分散供养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343人,现已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杨野河村老饭桌位于杨野河村二组,于2018年建成并投入运营,覆盖全村鳏寡孤独老人11人,长期服务的9人。一是为老服务,定价低。老年饭桌定价2元/顿,即使肉、菜涨价,每顿饭的价格不上涨。二是暖心服务,保障到位。老饭桌的日常运营,主要由县民政局、乡政府采购和爱心人士捐助为主,确保了老年饭桌米面油蛋肉等各类物资充裕。三是加强监管,合规运行。村干部、村监会主任定期对老年饭桌各类物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监管,做到各类物资管好、用好,作用发挥好。
农村老饭桌不仅有效解决了村里老人日常吃饭难题,还营造了敬老、爱老、孝老的良好氛围,真正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乐园。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