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40400008/2024-00086 | 发文时间 | 2024-09-13 |
发布机构 | 固原市民政局 | 文 号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标 题: |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80号提案答复的函 |
何成江代表:
非常感谢您对地名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将固原对外简称改为“雁”城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地名应保持稳定性
我国现行地名管理政策主要是2022年修订施行的《地名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53号)和2024年施行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民政部令第71号)。其中,《地名管理条例》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第二章第十条规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
二、固原地名的来历及历史沿革
固原之名始于明朝,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因唐代广德元年(763),今固原一带陷于吐蕃,原州先后侨居于今甘肃的灵台、镇原,因而固原地方就只好称之为“故原州”;明初以“故原州”废城为固原里,隶陕西布政使司平凉府开城县。正统十年(1445)七月,增设固原巡检司。十四年(1449),蒙古各部大举入犯,遂于景泰二年(1451)修复故城驻军戍守,并依“古原州”“故原州”转音定名为“固原”,取“固若金汤”之意,是为固原得名之始。二是以地险得名。因固原城周围,历代均由雄关固锁。如汉代的萧关,实为关中北面的门户;唐代的陇山关,是当时全国六个上关之一;唐代的原州七关,也都在原州周围。因此,“以其城池险固,因名固原”,名曰固原,为巩固中原之边界也,“三边雄封,金汤乃古”。“固原”一名文化源远流长,它贯穿了疆域的易主、国家的兴衰、王朝的更迭,既是历史时期人类向大自然拓荒足迹的反映,又是战乱、迁徙、民族融合的写照,象征着固原地区独特的人文情怀,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篇章。
作为宁夏副中心城市,宁南中心城市和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中心,“固原”一名反映了当地地理、历史和文化特征,符合当地群众意愿,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同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本着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则,则“固原”及其简称“固”应不予更改。
因此,您提出的关于将固原对外简称改为“雁”城的建议不符合我国现行的《地名管理条例》中“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的要求。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我市地名文化保护工作,进一步擦亮“固原”文化宣传名片,提升固原知名度。
固原市民政局
2024年7月24日
联系电话及单位:0954-2088916 固原市民政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政府督查室。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