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40400017/2024-00232 | 发文时间 | 2024-10-16 |
发布机构 | 固原市农业农村局 | 文 号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标 题: |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4号提案 答复的函 |
沙建龙、海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区域农产品标识和商标使用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布局,持续补齐增强产业链条。一是肉牛产业坚持“家家种草、户户养牛,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基础,整村整乡推进,引导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打造万头肉牛养殖乡镇32个、千头肉牛养殖示范村200个、大中型养殖合作社310个,培育肉牛养殖户9.16万户,进一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强“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牌联育,积极申报“宁夏六盘山牛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培育注册“固原黄牛”“泾源黄牛肉”地标品牌,其中“泾源黄牛肉”品牌已享誉区内外,品牌价值达到33.2亿元;培育宁农兴牧场、村业牧园等企业品牌和宁草之苑、六盘春等产品品牌60个以上。二是冷凉蔬菜产业集成配套先进装备,推行“五化六统一”管理模式,引进优新品种,推广精准施肥、精确灌溉、健康栽培、农机农艺融合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建设蔬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园区6个,打造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5个,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9万亩,上市量148万吨,新建冷凉蔬菜示范基地(园区)25个,高质量培育蔬菜种苗8亿株。主要蔬菜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0%,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普及率达80%以上,机械化装备水平达38%以上。争取自治区农财项目资金600万元,用于打造“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编制《“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总体发展规划(2024—2027年)》,开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品牌创新设计、制定健全“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标准与授权机制、规范“六盘山冷凉蔬菜”品牌使用与管理体系。组织举办6场外出推介宣传活动,目前已举办“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1场,区内外宣传推介活动5场〔浙江德清、安徽合肥、陕甘宁蒙革命暨固原市和美乡村农民篮球大赛(村BA)市级决赛、成都、长沙农文旅宣传推介〕。在冷凉蔬菜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加强区域公用品牌标识的统一应用与推广,依托中国国家品牌网的国家级平台,协助固原市做好产投对接、产研对接和产销对接等工作,组织农产品产业领域的科技研发、产业投资、冷链物流、农业服务、市场销售等头部企业走进固原,推动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马铃薯产业建立新业态新模式营销体系、冷链流通保质贮藏体系、科技创新应用体系。争取自治区项目资金,通过免费发放原原种、补贴基地建设、奖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奖补马铃薯深加工等措施,调动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性。种植马铃薯79.48万亩,年均产量125万吨以上。生产薯饼薯条等冷冻马铃薯制品5.25万吨,建设种薯生产基地12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3个,建成标准化马铃薯贮藏窖3万余座,贮藏能力110万吨以上。四是中药材产业以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为抓手,种植结构渐趋合理,优势产区初步形成。已完成中药材种植17.9万亩,争取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项目资金220万元,支持建立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集中连片中药材基地12个,建成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3个,以中药材产地初加工、饮片加工、药食同源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达到17家,设计加工能力4.83万吨,初步构成以中药材产地加工为基础、以中药饮片加工为主体、药食同源产品加工为补充的中药材加工体系。
(二)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强化农产品品牌支撑能力。一是强化农业绿色生产。2024年自治区下达我市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5.44万亩,已完成10.2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任务9.64万亩,已完成3.44万亩。全市耕地地力补贴已于6月底全部兑付结束,强化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持续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旱作节水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机械化起垄覆膜覆土栽培、地膜精量穴播等作物高产优新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2%以上。重点推广使用一喷多防、免疫诱抗、农药减量助剂、水肥药一体化、天敌防治等农药减量和绿色防控技术,大力减少农药使用量,主要农药利用率达到42.5%以上。积极推进以秸秆饲料化调制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推广普及耕地保护技术和秸秆堆沤还田、生物反应堆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09%。二是拓展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针对产业关键技术需求,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围绕肉牛、中药材、小杂粮等重点产业组建了8个技术研发中心。组建涵盖我市特色农业、绿色食品、新材料等领域的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50家。全市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其中农业领域12家、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2家、各级科技型企业80家。不断壮大社会化农技服务力量。聚焦农业生产、信息、销售服务领域及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农机作业、加工储存等各类新型服务主体,为广大农户精准提供良种统供、农资供应、饲草料配送、疫病防治等各类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农技服务。申报创建全区星级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站11家。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00多个,服务农户达到8.5万户以上。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开展各层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1091批次,合格率98%以上;县(区)监管单位及农产品经营主体开展速测9421批次,合格率99.9%。建设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示范基地40个;农产品经营主体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38万张,带证上市农产品20000余吨。
(三)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强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认证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必然要求。目前,我市共有绿色食品33家企业62个产品(其中原州区6个,西吉县26个,隆德县20个,彭阳县8个,泾源县2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2家;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共12个(其中原州区2个,西吉县3个,彭阳县3个,隆德县2个,泾源县2个);良好农业规范企业10家(其中彭阳县1家,隆德县4家,泾源县5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固原胡麻油、固原马铃薯、固原黄牛、彭阳红梅杏、朝那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14个(其中市本级1个,原州区2个,泾源县2个,西吉县2个,隆德县4个,彭阳县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我市累计持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个(其中市本级3个,西吉县2个,彭阳县3个,泾源县1个)。
(四)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业品牌影响力。按照《2023年固原市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实施方案》安排,拟对2023年以来,在国内大中城市新建“六盘山牛肉”直销店、外销窗口50平方米以上,2023年9月-2024年9月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标准,按销售额由高到低以奖代补2家,每家补贴30万元,目前企业正在进行申报。充分发挥闽宁协作、宁浙合作优势,在杭州、广州、厦门等地建设牛肉产品旗舰店、直营店52家,继续引导鼓励经营主体建设区外体验店、营销店13家,目前已建成10家。以“销售”推动“宣传”,进一步提升“宁夏六盘山牛肉”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支持企业打造固原“泾源黄牛肉”抖音店铺4家,销量达2000余单。
(五)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提升固原农特产品知名度。
全市现有电商直播基地5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5个,乡村服务平台756个,电商产品生产企业230家,市级电商龙头企业12家。村级综合服务站701个,新打造了六盘众创直播(孵化)基地、伊鑫瑞牛羊肉电商平台直播基地、泾源县农特产品展销中心3个电商直播基地。深化“数商兴农”活动,推进农特产品销售。围绕固原特色产品,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为本地特色产业开展直播带货32次,推动优质农特产品线上销售。培育宁夏生龙肉制品有限公司等牛肉线上销售额超千万的加工销售企业3家。泾源县利用闽宁协作产业发展农民素质项目,组织开展了农产品直播带货营销培训班,培训人次达100人次,培训过程中,现场销售农产品五百多单,成交额达一万多元。彭阳县举办农村电商培训班1期,培训人次达100人次。通过创新营销方式,培育电商直播人才,更好的宣传农特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