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40400017/2024-00241 发文时间 2024-10-16
发布机构 固原市农业农村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6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6号提案答复的函

九三学社固原市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8年以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认真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五清、两改、一绿化”为抓手,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为切入点,突出整治残垣断壁及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农村垃圾生活污水、抓实厕所革命等具体工作有力有效地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农村人居环境渐趋宜居宜业

(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参与各县(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制定下发了《固原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关于建立固原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长效机制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做好顶层设计。市级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督查组,采取不定期和“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各县区人居环境进行不间断的督查,并实行问题整改“回头看”,实现督查的问题闭环管理。原州区推行“12345”和“四个一”长效长治机制,坚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造林绿化工程作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坚持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岗双责”,确保环境卫生整洁有序。西吉县推行1+1+X+Y+N(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组长+保洁员+全体农户)的五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定人员、定职责、定地段、定时段的“四定”保洁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和保洁员包农户双重工作机制,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隆德县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组织领跑、党员带跑、群众跟跑,推动基层党建和人居环境治理“多网”融合,形成了“基层组织得人心、一线党员得锻炼、村容村貌得提升、农民群众得实惠”的叠加效应。泾源县发挥环境保护监管363机制作用,深化幸福农家123工程和乡风文明积分卡制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彭阳县推行“333”模式,常态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家园,统筹整合农村保洁员、乡村道路维护员等公益性岗位人员,在每个乡镇成立了专业保洁公司,并成功引入第三方环保机构,负责乡镇环境卫生保洁工作。

    (二)乡村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节、四季战役”,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累计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586个,全市97.6%的自然村通上了硬化路。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全市农村自来水入户率稳定在99%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95%,我市被水利部确定为“互联网+城乡供水”先行先试示范市。污水治理能力有效提升,202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两个60%算)达到22.57%。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卫生城市(乡、镇)创建工作,2020年固原市被为国家卫生城市,彭阳县、隆德县、原州区黄铎堡镇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三)农村改厕稳步推进。2013-2018年住建、卫生、民政等部门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32686户。2019-2023全市户厕改造共完成79521全市累计建成农村卫生厕所112299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59.56%。2024年,自治区下达我市农村户厕3925户(原州区800户、西吉县2300户、隆德县200户、泾源县250户、彭阳县375户)的改造任务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对农村改厕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8月底,各县区农村卫生厕所项目建设全面展开,全市累计完成新建农村卫生厕所2484户,完成全年任务的63.29%。同时,加大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力度,2022年、2023年两年共摸排问题厕所45385户,截至2023年底共完成整改34918户,占问题厕所的76.9%,纳入“十四五”整改的问题厕所10467户(其中:2024年、2025年计划分别完成整改4688户和5779),计划于2025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针对2024的4688户问题厕所整改任务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摸排整改3473户,完成全年任务的74.08%。

(四)垃圾治理成效明显各县(区)在镇村体系规划基础上,均编制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把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的突破口,截至8月底,全市拆除老旧房屋院落718处、维修残垣断壁693处;建立农村垃圾收集点45个、清理拉运垃圾22.83吨,农村垃圾处理村庄覆盖率达到98%;投入劳动力35.95万人(次)、投入机械7.99万台(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共绿化美化村庄植树256.13万株;整治废弃物秸秆3.50万吨、残膜3.59万吨、粪污15.48万吨;发送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微信11.24万条、张贴标语1.46万条,发放宣传资料9.06万份、电视宣传1131次、广播宣传3.36万次。

    (五)稳步推进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2024年,全市计划新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65个(原州区20个、西吉县19个、隆德县4个、泾源县7个、彭阳县15个),项目总投资1.82亿元,以60%的资金用于农村产业发展,以40%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用于人居环境整治、日光温棚、养殖棚圈、生产道路、巷道硬化等项目。截至8月底,所有建设项目均按实施方案的规划按时序推进。近5年来,全市累计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37个,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积累经验的效果。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落实《固原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部署要求,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健全管理机制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敲得开门、认得到人、说得上话、托得了事”的坚强堡垒,建立健全覆盖村到组“党总支(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将任务落实到人,划区域、分任务、明责任、严管理,重点围绕“道路沿线、田间地头、河塘沟渠、房前屋后、庭院内外”开展整治,形成上下联动、分片管理、齐抓共管的网格化治理新模式。二是强化督查评比,正反双面激励。严格落实农村人居环境“红黑榜”机制,结合乡村治理和“积分卡”制度,每月对农户家庭环境卫生进行评选,将评验结果纳入“积分卡”兑换范围,并在“红黑榜”上进行展示,“红榜”进行积分奖励,“黑榜”责令整改,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始终把宣传引导摆在突出位置,多渠道宣传动员群众参与,最大化激发广大群众内生动力。各村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宣讲,充分利用横幅、宣传单、广播、微信群等宣传途经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做好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和院内院外卫生整治工作,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进一步凝聚人心、达成共识,形成共同参与、群整群治的良好氛围。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