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40400019/2020-00038 发文时间 2019-07-01
发布机构 固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固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2019年上半年 艺术工作总结及2020年重大艺术活动 重大项目工作打算
固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2019年上半年 艺术工作总结及2020年重大艺术活动 重大项目工作打算

2019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以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统揽,以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奋力推进全市文化艺术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上半年艺术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

1、举办2019年春节电视联欢晚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了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繁荣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于1月31日举办了“春染六盘 追梦远航”2019年固原市春节电视联欢晚会,整场晚会以喜迎新春为主线,以歌舞、小品、曲艺、魔术、戏曲联唱等老百姓喜闻乐见且独具固原民俗特色的形式创作、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热烈喜庆、健康向上的节目内容,展现了一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固原人民不忘初心、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

2、组织2019年元宵节社火巡演大赛。2月19日举行了2019年“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社火巡演大赛。以县区为参赛单位组织17支队伍带着对全市人民的诚挚问候,倾情表演,彰显民俗特色,为市民献上民俗文化盛宴。各县区精心组织的高台社火、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赶毛驴、扭秧歌、功夫扇、扛社火等民俗特色的表演,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固原市广播电视台启用新华社“现场云”等近十家直播平台全程实时网络直播,浏览量突破300万,吸引了国内外网友关注固原的热情。随后开展了“迎新春·闹元宵”秦腔精品剧目展演活动,并开展了元旦春节期间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文艺演出,丰富了节日文化生活,传承、丰富和发展了民俗文化形式。

3、启动2019年度全市广场文化活动。5月21日,举行了2019年广场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广场文化活动将以“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为主题,以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惠民演出、节庆活动、主题纪念为载体,吸引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4、组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3-4月份组织开展全市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摸底排查工作,向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保护中心详细汇报情况。6月3日,举办了2019年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非遗传承人带着自己的非遗代表作品来现场展示、进行技艺表演,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了解非遗的窗口和交流平台。活动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群众,大家在说文化遗产、唱文化遗产、展示文化遗产、宣传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中感受了一次文化遗产的魅力。市非遗保护中心还对固原市及各县(区)15名优秀传承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5、举办“扫黑除恶治乱 共建平安固原”专场文艺演出。6月11日,举办了“扫黑除恶治乱 共建平安固原” 专场文艺演出,整台演出寓教于乐,赏心悦目,弘扬社会正气,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提高了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知晓率,激发了全社会广泛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热情,壮大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攻势,展现了“扫黑除恶治乱共建平安固原”的时代强音,为强力推进扫黑除恶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推动文化惠民活动有序开展

为不断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局按照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和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扎实推进2019年度“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活动。上半年,全市完成送戏下乡165场,广场文艺演出123场次戏曲进乡村119场次制定“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为全市“戏曲进校园”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已开展戏曲进校园35场次,促进了传统文化传承发扬。

(三)开展市级文化大院创建提升工作

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向2018年扶持发展的17家市级文化大院(原州区5个,西吉县5个,隆德县3个,泾源县2个,彭阳县2个)发放了价值100万元的设备器材,提高了文化大院服务水平和能力。

(四)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根据创文工作有关要求,做好市县区创文工作的督促引导,每天保证在微信平台上推出一条工作信息,积极向外宣传我市创文工作动态。5月上旬,市文旅广电局组织人员学习吴忠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学习人员更进一步掌握了示范区创建标准,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力争在短期内补齐,开创新局面。5月22日,组织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推进会,总结、通报市县(区)创建以来工作进展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创建工作中的问题和短板,对市、县(区)创建工作再动员、再鼓劲、再加压,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示范区创建各项任务。5月30——6月5日,选派科室负责人到河北省北戴河参加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全国旅游公共文化服务专题培训班,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培养人员。6月11日,市、县(区)文旅局创文分管领导、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负责人,村级文化站站长共25名干部在重庆参加自治区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乡村文化振兴、政府购买文化服务、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等,提高了创文工作者的业务能力。6月27日,召开市创文办半年工作总结会,安排部署了下半年工作。

(五)注重提升干部职工能力素质

按照市委干部培训教育计划,结合闽宁协作扶贫项目,组织科室两名工作人员和县区部分创文工作者参加5月25日—30日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固原市文化旅游产业人才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旨在依托厦门大学的优质资源,帮助市、县(区)文化旅游工作骨干和基层文化旅游工作者了解沿海地区文创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规划、区域旅游文化资源构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强我市文化旅游人才自身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我市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落实好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

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活动,我局将继续开展广场舞大赛、“花儿漫六盘”青年歌手大赛、秦腔大赛、文化大院文艺调演、小戏小品大赛等品牌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文化氛围。

1、继续做好2019年“欢乐宁夏”全区群众文艺会演。6月28日,组织选调的精品文艺节目在银川光明广场举行固原专场演出暨颁奖文艺晚会,随后再固原人民广场将整台节目进行再次呈现,并组织获奖文艺节目赴基层进行巡演。

2、扎实开展2019年全市广场文化系列演出活动。以“壮丽七十年、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组织市直各部门(单位)、中央、区属驻固各单位在市人民广场举办16场(次)广场文化活动;组织县(区)在辖区文化广场和乡村文化大院开展广场文艺演出,活动不少于50场(次)。通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惠民演出活动、节庆活动、主题纪念活动,开展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形成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文化繁荣兴盛发展的良好氛围。

3、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展演展示传承活动。将秦腔、眉户、道情、花儿等我市戏曲剧种以及非遗传承项目送进校园和学生身边,全市安排100场“戏曲进校园”展演展示传承活动,让广大学生充分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激发广大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爱好,以期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4、开展“多彩固原·梦幻梯田”花儿节活动。组织开展“民俗花儿唱梯田”实景演出活动、“最美梯田在固原”专场文艺演出活动、“聚焦固原拍梯田”摄影展示活动、“诗文曲赋赞梯田”文学作品朗诵活动、“新闻媒体看梯田”外宣展示活动、“漫步原野浪梯田”群众健身活动等,举办“多彩固原 梦幻梯田”花儿节。着眼文化旅游融合,着力打造最美梯田花儿节文化旅游品牌,不断开发固原梯田壮丽景色,不断丰富固原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不断提升固原文化旅游品味、趣味和吸引力。宣传固原梯田农耕生态文化魅力,讴歌固原梯田融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美丽画卷,弘扬固原人民战天斗地、不屈不挠、淳朴厚道的艰苦奋斗精神,将固原人民脱贫致富的载体——梯田开发成为固原文化旅游新品牌。

5、举办固原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合唱大赛及千人广场舞表演暨第七届群众广场舞大赛活动。7月举办“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固原市千人广场舞表演暨第七届群众广场舞大赛活动大赛。8月举办固原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合唱大赛,以各县(区)、市直舞蹈协会和体育舞蹈协会为单位,选派13支参赛队参加比赛,开幕式举行千人广场舞表演和“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展现市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我市群众广场舞表演水平。

6、开展第十一届“花儿漫六盘”青年歌手大奖赛。7月下旬举办固原市第十一届“花儿漫六盘”青年歌手大奖赛,挖掘本土优秀声乐人才,进一步推动非遗项目“六盘山花儿”保护传承力度。

7、开展秦腔大赛。8月中旬举办固原市第六届群众秦腔大赛,为我市广大秦腔爱好者提供展示交流平台,繁荣固原市秦腔艺术事业,推出秦腔艺术传承新人。

8、举办固原市文化大院文艺调演。9月上旬举办固原市第二届文化大院文艺调演,以舞蹈、花儿演唱、快板、小品小戏、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脱贫攻坚、移风易俗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搬上舞台,为繁荣发展农村文艺,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强做大固原文化大院品牌奠定基础。

9、开展全市小戏小品大赛。10月中旬举办固原市第六届小戏小品大赛,打造一批反映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移风易俗等主题的优秀消息小品节目,全面展示我市文艺创作的新成果,不断推出新人新作,为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营造良好氛围。

10、举办非遗项目(花儿、剪纸)培训班。7月份举办固原市非遗项目花儿传承人(爱好者)培训班、剪纸传承人(爱好者)培训班,每期培训班为期5天,每班60人,邀请国家级、区级传承人或专家为学员授课,学习结束后举办汇报演出和作品展览。

(二)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1、规范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档案资料整理及报送工作。市直各成员单位,市、县(区)创文工作办公室、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严格参照《第四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期督查项目和指标》、《第四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和指标对照表》,对本辖区(单位)承担的创建工作任务及资料进行认真梳理,做到内容详实,资料完善,及时整理归档。

2、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市级督查。在市委督查室组织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或市创文办负责领导带队,对各县(区)创文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督促检查。督导检查按照“实战演练”方式进行,即按照市县乡村四级进行督查。

3、举办固原市示范区创建工作培训班。对市直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信息员;各县(区)文化局分管局长,文化馆长、图书馆长、博物馆馆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村级文化专管员开展培训。解读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标准;辅导培训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档案管理工作;辅导培训示范区创建全过程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工作。

4、开展制度设计课题研究调研工作。联系浙江大学阮可教授来固原签订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合同,开展深度调研工作,形成阶段性制度设计课题研究成果。

5、推进文化馆及图书馆建设进度积极推进市文化馆、图书馆建设进度,申请设立固原市图书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承担全市文化、科技信息资源及地方文献收集、文化普及、辅导、培训、研究、信息交流及地域文化传承等职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三)落实好市级文化大院提升工作

对66家市级文化大院逐院进行考察,摸清地鼠,确定22家扶持对象,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为扶持对象采购文化器材,打造提升市级文化大院服务基层文化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四)不断提升干部职工能力素质

为学习外省(区)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切实提升我市公共文化发展水平,推进我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为示范区创建中期验收积累经验,组织市县(区)创文骨干赴外地考察学习。

(五)组织固原市第四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申报工作

积极组织各县(区)申报固原市第四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行列,形成完备合理的传承人梯队,确保传承好、保护好、弘扬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2020年艺术工作打算

各项活动经费总概算3497万元。

举办2020年春节电视联欢晚会。为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繁荣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举办2020年固原市春节电视联欢晚会。通过喜庆、热烈、向上的节目,展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固原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经费概算100万元)

组织2020年元宵节社火巡演大赛。举行2020年元宵节社火巡演大赛。以县区为参赛单位,组织参赛队伍表演踩高跷、舞龙舞狮、跑旱船、毛驴、秧歌、功夫扇、扛社火等颇具民俗特色的节目。(经费概算60万元)

开展“迎新春·闹元宵”秦腔精品剧目展演活动。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迎新春·闹元宵”秦腔精品剧目展演活动,通过喜庆、热烈、向上的节目,为群众献上民俗文化盛宴。(经费概算10万元)

开展全市广场文化活动。举办2020年广场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广场文化活动以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惠民演出、节庆活动、主题纪念为载体,吸引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经费概算10万元)

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6月中旬举办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非遗传承人通过现场展示、技艺表演,展示文化遗产、宣传文化遗产,使群众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市非遗保护中心对固原市及各县(区)优秀传承人进行表彰奖励。(经费概算15万元)

举办广场文艺演出活动。根据活动主题,举办专场广场文艺演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我市强力推进重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经费概算50万元)

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将秦腔、眉户、道情、花儿等现存戏曲剧种以及非遗传承项目送进校园和学生身边,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经费概算100场×5000元=50万元)

参加2020年“欢乐宁夏”全区群众文艺会演。组织选调精品文艺节目在银川参加决赛暨颁奖文艺晚会,获奖文艺节目将赴市、县(区)基层进行巡演。(经费概算40万元)

开展“多彩固原·梦幻梯田”花儿节活动。展示固原梯田壮丽景色,欣赏固原本土花儿风情,宣传梯田生态文化魅力,讴歌固原梯田融生态建设和生产发展于一体的美丽画卷,弘扬固原人民不屈不挠淳朴厚道的艰苦奋斗精神,将固原人民脱贫致富的载体——梯田开发成固原文化旅游新品牌。(经费概算150万元)

举办固原市合唱大赛及千人广场舞表演暨第八届群众广场舞大赛活动。以各县(区)、市直舞蹈协会和体育舞蹈协会为单位,选派13支参赛队参加比赛,举行千人广场舞表演,展现市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我市群众广场舞表演水平。(经费概算50万元)

十一举办第十二届“花儿漫六盘”青年歌手大奖赛。举办固原市第十二届“花儿漫六盘”青年歌手大奖赛,挖掘本土优秀声乐人才,进一步推动非遗项目“六盘山花儿”保护传承力度。(经费概算15万元)

十二举办全市秦腔大赛。举办固原市第七届群众秦腔大赛,为我市广大秦腔爱好者提供展示交流平台,繁荣固原市秦腔艺术事业,推出秦腔艺术传承新人。(经费概算12万元)

十三举办固原市文化大院文艺调演。举办固原市文化大院文艺调演,以舞蹈、花儿演唱、快板、小品小戏、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脱贫攻坚、移风易俗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搬上舞台,为繁荣发展农村文艺,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强做大固原文化大院品牌奠定基础。(经费概算25万元)

十四开展全市小戏小品大赛。举办固原市第七届小戏小品大赛,打造一批反映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移风易俗等主题的优秀消息小品节目,全面展示我市文艺创作的新成果,不断推出新人新作,为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营造良好氛围。(经费概算10万元)

十五举办非遗项目(花儿、剪纸)培训班。举办固原市非遗项目花儿传承人(爱好者)培训班、剪纸传承人(爱好者)培训班,每期培训班为期5天,每班60人,邀请国家级、区级传承人或专家为学员授课,学习结束后举办汇报演出和作品展览。(经费概算10万元)

十六“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活动,全年完成送戏下乡340场,广场文艺演出260场次。(经费概算340场×5000元+260场×10万元=2770万元)

十七打造提升文化大院打造提升文化大院,将文化大院打造成人民群众的精神乐园,提高了文化大院服务水平和能力。使之成为演出乡土节目的阵地、展示传统才艺的阵地、倡导文明乡风的阵地、传播科学知识的阵地。(经费概算100万元)

十八开展文艺人才培训。举办文化艺术人才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加强我市、县(区)文化艺术人才自身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我市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经费概算2期×10=20万元)


固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2019年7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