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40400008/2023-00086 发文时间 2022-10-14
发布机构 固原市民政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市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打算
市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打算

2022年,市民政局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传达学习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正确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形势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区、市党委、政府工作要求,聚焦基本民生保障、补齐社会福利短板、强化基层治理服务,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一、全力兜牢底线,做实基本民生保障

(一)社会救助突出“三聚焦”。一是聚焦完善机制。指导县(区)落实落细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暂行办法》,结合实际,新修订《固原市城乡低保投诉举报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低保民主评议工作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低保公开公示工作的通知》等5个文件,为规范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提供有力依据。二是聚焦创新提升。全面落实中央及区、市关于扎实稳住经济大盘、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要求,以“五大提升行动”为抓手,创新民政领域救助帮扶方式,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严格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全面落实好“渐退期”“单人保”“刚性支出”等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及时纳入相应政策保障范围,进一步增强社会救助的可及性和时效性,切实打通政策落实和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三是聚焦审计整改。2021年11月-2022年2月,国家审计署对我市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审计,之后又开展专项治理,共反馈8类57个问题。市民政局党组高度重视,将57个问题细化为70项整改措施,抽调专人负责,实行台账管理,严格整改标准,狠抓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审计发现问题已完成整改49个,整改率为85.96%;未完成整改8个,剩余问题正在有序整改中。共追缴资金767.74万元;移交纪委办理7件,已查处1件1人、其余正在开展核查工作。

2022年,全市共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1.25亿元,其中:为全市城乡低保对象8.91万户13.94万人发放低保资金89147.6万元;为全市3323名特困老人发放供养补贴3664.0633万元;为11071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4632.265万元;为全市39115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资金6214.64万元;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8805万元。

(二)社会福利实现“三提升”。一是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强化部门协作,建立权责清晰、监管高效、保障精准的长效机制,切实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今年以来,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7.7万人次8878万元;二是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儿童收养、落实评估制度,加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完善源头预防发现机制,让更多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三是建设未保工作体系。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能力建设,通过设立工作站,健全信息台账,开展宣传月活动,实施“管教护”项目等方式,着力在儿童福利关爱保护上彰显民政情怀。截至目前,全市有孤儿166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563人、留守儿童1655人,配备村(社区)儿童主任902人,乡镇儿童督导员65人。

(三)养老服务做实“三强化”。一是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日常运营管理,在办好公办养老机构的基础上,加快盘活养老服务资源。加快推动养老床位改造升级,加大养老服务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力度,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二是强化项目引领。以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为依托,持续开展县(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嵌入式、互助式养老服务等项目,及时满足老人多样性、多元化需求。三是强化安全服务。严抓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常态化及安全生产工作,集中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民政领域福利机构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切实筑牢养老机构安全屏障,有力保障老年人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全市运营公办敬老院19个。集中供养老人1171人,分散供养老人2120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4个,农村老饭桌273个,农村幸福院互助院85个。共有养老床位6386张(含护理床位1786张)。

二、创新体制机制,做细基层社会治理

(一)城乡基层治理筑牢根基。一是发挥党建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网格(小区)、院落(楼 栋)”三级党组织,以基层组织建设引领基层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划分社区网格621个,配备网格人员621名,配备社区综治人员259名,专职社区工作者583名,评定社区星级党组织66个,组建社区联合党委67个,488个部门(单位)7411名党员干部分配到农村党支部设岗定责,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强化社区治理。“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扎实落实“一书三单”,强力推动驻社区单位与社区优势互补、共享资源。通过开展民主协商、社区减负、“家门口服务站”建设等工作,进一步理顺社区治理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三是加强乡村治理。持续抓好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落实,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协商规范村级“小微权力”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探索建立村规民约奖惩机制,优化村级网格设置,推动服务、管理、资源向网格聚集目前,全市所有村共划分网格4426个,网格员4653名,建设一站式便民服务站795个。

(二)社会团体治理规范有序。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双向交叉任职”制度,推广“联建共育”。截至目前,市本级共注册监管社会组织110个,建立党组织51个,功能型党组织26个,覆盖社会组织99个,党组织覆盖率90%,比去年提高40%。党组织工作覆盖率100%。二是突出全面监管。严格做好年度检查、执法监督和抽查审计等常态化监管,全面开展规范收费、评比评奖、非法集资等治理,加大培育孵化力度,引导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

(三)社工志愿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持续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现全市65个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全覆盖。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服务项目化带动人才专业化。二是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完善政府购买服务、人才保障等社会组织扶持政策,精心策划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社会工作日、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等活动。三是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在产业振兴、科技助农、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切实提升社团治理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市盘点社工人才1226名,新招录社工工作人员544名。全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871家,实名注册志愿者10.3万人,服务时长90万小时。统筹整合各类资金660多万元,实施社工志愿服务项目290个,辐射各类困难群体5000余人。

三、全面统筹推进,做好基本社会服务

(一)加快推进殡葬事业发展。一是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印发《固原市殡葬业专项整治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配合协作,整治查处违法违规殡仪服务中介22家,非法接运遗体车辆8辆,殡葬领域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加强。二是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坚持殡葬服务公益性,广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全面推行火化费、骨灰寄存、骨灰播撒、整容等殡葬免费惠民政策。截至目前,共火化遗体150具,免除各类费用16.1万元;兑付节地生态安葬奖补10万元。三是不断强化殡葬管理。认真开展2022年经营性公墓年检。大力倡导厚养薄葬、移风易俗,营造生态文明安全殡葬氛围。2022年,全市清明节接待祭扫人数5.3万人次,祭扫车辆7528车次。

(二)加快推进婚丧礼俗改革一是持续深化婚俗改革。指导县(区)794个行政村全部修订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持续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法律援助进驻婚姻登记处,引导村民倡导文明向上婚俗文化。二是规范婚姻登记工作。全面加强婚姻管理规范化建设,优化政务服务。提高婚姻登记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续开展历史数据去重纠错补录工作,提升服务水平。

(三)稳慎开展行政区划地名管理。一是审慎优化调整。坚持审慎与稳妥原则,严格按照条例相关规定指导完成县(区)社区优化调整工作。二是规范地名管理。及时传达学习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分析研判固原市在地名命名更名申报程序、地名使用规范、地名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初步完成对固原市区内有路无名的街路摸底工作,与固原市公安分局交警二大队及其他利益关联体会商命名工作。

(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固原市汉民殡葬建设项目。目前,市殡仪馆项目建设跟踪审计结算基本完成;殡仪馆已投入使用。二是固原市回民殡仪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附属施工。三是固原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已进行了工程竣工初步预验收,下一步将按建设项目工程完工验收流程进行竣工验收。四是固原市精神卫生福利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于2022年3月中旬开工建设,目前,理疗楼、康复楼主体已封顶。

四、凝心聚力赋能,做深全面从严治党

(一)加强机关内部建设。一是突出理论武装。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压实各方责任。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提高依法决策水平。认真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抓细抓好“三强九严”工程,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切实将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高质量推进和落实民政工作的强大动力。2022年,召开党组、局长办公(局务)等各类会议70余次,研究和依法决策重要事项议题90余项。全面转变作风。印发《关于广泛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方案》《市直民政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以学习促业务,以实践提能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效。四是建立健全制度。通过“立、改、废”,对原有制度进行一次全面审查,制定完善了5个方面44项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强化了权力制约。

(二)充分调动干部创业干事激情一是精心开展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提拔交流调整。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流程,对事业单位6名干部职工进行提拔和交流调整,进一步盘活干部资源,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二是有序开展干部职级晋升。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聘用管理工作规定,6名干部职工进行职级晋升。三是统筹推进群团建设。今年3月、6月,分别进行机关妇委会、工会委员会换届选举。8月,对局党总支、各支部进行换届选举,形成了党建引领、群团共建的良好机制。

(三)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固原9.20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民政局积极履职,冲锋在前,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切实筑牢疫情防控网,有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市直、区直2256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设岗定责;社区工作者、社工人才、志愿者作用充分发挥,配合社区开展环境消杀、物资配送和心理疏导等工作。突出摸排老年人、残疾人、重症患者、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基本生活需求,按需快速反应。临时管控区15000余名重点人员需求保障到位,55余名病患转运救治及时。

五、亮点工作

(一)集中精力办好民生实事。一是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2022年1月,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每人每年5520元,机构内养育孤儿津贴和社会散居孤儿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同步提高城乡特困供养标准和临时救助标准,全市受益群众18万人。二是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6月份开始,为全市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连续3个月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对重点困难家庭,以实物形式进行补贴。截至目前,补贴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涉及14.68万人8805万元。

(二)多措并举优化养老服务模式。依托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项目支撑,经过前期多方调研论证,精心准备,固原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于8月份上线试运营。创建了“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实现了养老需求与服务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优化了养老服务新领域新路径。3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对固原市老饭桌开展情况进行了采访报道。

(三)转型升级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能力建设,在全区五市首个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多部门、跨领域、管长远的政策措施,建立了抓落实、强督查长效机制。持续深化改革,实施创新转型工程,推动儿童福利机构市级提质发展、县级转型发展。

四)审慎开展社区优化调整。坚持审慎与稳妥原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指导县(区)完成社区优化调整工作。全市新设立社区居委会5个,撤并调整社区居民委员会13个,增核社区工作者职数39个。通过优化调整,我市社区规模设置、管辖范围更加合理,基层治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社区治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高质量完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质量建设行动。对全登记审改的地名数据进行质量筛查、修正,重点对标准名称、罗马字母拼写、地名来历、地名含义、历史沿革、地图坐标、地名类别等7个“重点字段”进行审核,做到逐条核对,发现存有错误或其他质量问题的地名5753条数据逐一进行修正。全年共修改审核27473条,率先在全区完成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质量建设行动。该项工作受到民政部(简报第42期)通报表扬。

六、存在困难问题及2023年工作打算

2022年,市民政局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民政工作仍面临诸多新挑战、新情况,存在一些困难问题、短板弱项,主要表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够系统深入,立足新阶段谋划民政事业发展还不足、统筹重点任务落实还不够;疫情影响仍在持续,民政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任务复杂艰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履职尽责情况与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期盼还有差距等。

2023年,市民政局将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始终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准确把握民政工作政治性、时代性、群众性、协同性,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补齐社会服务短板,用心用情用力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

(一)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笃行笃信学。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以厚实的理论认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深入推进社会救助规范。以当前民政服务保障对象中易返贫致贫等低收入人口为重点,以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等制度落实为补充,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大低保核查力度,强化临时救助“救急难”功能;持续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做好社会救助政策宣传,织密编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若干措施,结合固原市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守底线43条措施,全力保障因疫情影响导致收入下降的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三)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民政工作全过程,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持续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严抓养老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严厉打击整治民政领域养老诈骗,全方位提升我市养老服务水平。

(四)加大社会组织管理力度坚持党建统领,巩固深化社团治理成效,继续推动建立依法依规、权责明确、登管衔接的社团登记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落实向公益性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实施购买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动员有关社会组织参与到专业化的乡村振兴服务队伍之中,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支持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组织发展。

(五)巩固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做强区域化、网格化党建,做实社区治理“一书三单”,扎实推进“联合党委”建设和“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强化乡镇(街道)为民服务、议事协商等能力建设。创新“五社联动”机制,探索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深化村代会制度“55124 模式”,深入开展“协商民主月”活动,做好村委会、村监会成员、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培训工作。

(六)促进社会事务管理服务发展。持续深化殡葬领域改革,做好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积极构建基本服务托底、综合监管有力、文明生态节地新格局。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强化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健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做好孤弃儿童康养救治,推动儿童福利机构市级提质发展、县级转型发展。认真开展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强化主动巡查、拓宽“寻亲”渠道,实现工作提档、质效升级。开展全市第四轮县级界线联检,更换陕宁线部分界桩。加强地名管理工作,规范命名更名、巩固整治成效。依法依规做好婚姻登记工作。

(七)狠抓重点项目建设

1.固原市回民殡仪服务中心项目,争取2023年3月交付使用。

2.固原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争取2023年3月交付使用。

3.固原市精神卫生福利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争取2023年8月底完成全部主体工程建设任务

4.全面完成智慧社区建设项目任务。

5.按照《固原市“五特五新五优”15个产业专班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争取山东水发浩海固原康养中心项目2023年完成总投资额60%的建设任务。

6.按照与世纪长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投资健康养老产业框架协议,2023年做好项目实施前期选址、规划、设计等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54)2088900 电子信箱:gysdzzw@126.com

宁ICP备19000827号-3    网站标识码:640400002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6号